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福州“筷子大王”张国天:让中国筷子文化薪火相传

移动版    时间:2019-11-04 12:07

  中新网福州10月31日电 题:福州“筷子大王”张国天:让中国筷子化薪火相传

  作者 郑江洛 彭莉芳

  “5000年灿烂的华夏明,民族风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双小小的筷子里就能得到体现。”有着福州“筷子大王”之称的福州市仓山天天筷厂董事长张国天如是说。

  张国天出生于号称“筷子村”的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从高中毕业后就进了筷子厂学习工艺制作,到如今,他已在筷子行业打拼四十余年。

  在张国天的记忆中,在上世纪末期,福州有许多筷子厂,漆箸作坊遍布乡村。

  “当年,筷子支撑着福州经济的发展。”张国天告诉记者,曾经福州筷子市场很大,“热闹时,国内东南西北的筷子都是我们福州的。”

  2000年后,大的筷子厂接连倒闭,到如今更是寥寥无几。张国天的筷子厂,目前是福州为数不多的大厂,而坚持生产“漆箸”的筷子厂,更是屈指可数。

  张国天的筷子厂内,现有四十几名老手艺人,工龄大约都在四十年上下,他们是“漆箸”生产的专家,每个人都掌握二十几套制作筷子的工序。

  这些老艺人们所生产的筷子,不仅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至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漆箸”,也就是俗称的漆皮筷子,融入了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并吸收日本若狭塗箸工艺特点,传承至今百余年,被列入福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多年来,在漆箸传承的过程中,,张国天在传统的工艺上不断加入时代元素。他表示,“世界筷子的发源地在中国,漆箸的传承在我们福州。”

  “做人一定要像筷子,顶天立地,拿得起放得下。”“筷子成双成对寓意着‘合则利,分则伤’。”张国天清楚记得孩童时期,家中长辈在餐桌上的教诲,“点点滴滴的文化注入脑海,是家人的教导而形成的。”

  早在1998年,张国天就提出“妈妈教我用筷子”的概念,将中国筷子提升到文化传承层面,并在个人企业中推广。他认为,妈妈教孩子用筷子吃饭时,一双筷子就是最好的教科书;筷子的图案、色彩、款式、造型、花色记载着一个时代的文明。

  2007年,筷子文化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次年,张国天成为福建省非遗项目漆筷制作工艺的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弘扬筷子文化,在漆箸传统的工艺上进行现代化的创新。

  张国天不仅是一名专注于筷子工艺的老手艺人,同时也是一名热衷于收藏各朝各代、不同样式筷子的老“收藏家”。

  他收藏的第一双筷子“花竹”产自民国时期,这也是张国天长达数十年的收藏之路的起点。

  张国天最昂贵的藏品,是成吉思汗时期的一双刀筷。为了这双刀筷,他连续三年联系西安古玩的卖家谈价格,最终以6万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购得。

  如今,张国天收藏的筷子数量逾两千双,成本达两千多万。但对他来说,藏品是无价珍宝。

  张国天已年过六旬,几乎将半生都倾注在筷子事业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成立一个融入体验馆、学生教学等内容的中国筷子博物馆。

  “筷子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他希望将筷子文化传播出去,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如果有需要,会将藏品奉献给国家。”张国天时刻准备着,将一双筷子做成文化,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筷子文化,这也将是张国天余生继续奉行的“道”。(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00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