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收藏更要有 “中国眼光”

移动版    时间:2015-03-11 09:38

  曾听有跨界演讲的学者说,收藏要具有“世界眼光”。这里,我却要说说“中国眼光”。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收藏?说到底,首先是为了继承文化传统,留下文明物证。一代代深受后人景仰的中国收藏家,他们具有或毕生努力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国眼光”。

  什么是“中国眼光”呢?我想,它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感知和洞察。中国的收藏家,甚至是为数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应该知道甲骨文记载着什么天时和人事,赫赫宗周的青铜器上“宅兹中国”出现在什么时候,中国的英文名字为什么和瓷器一样;他们应该知道平原君绣像、泰山经石峪,楚简、北魏北齐造像,陆机平复帖,宋代五大名窑和山水画,还有明代家具、青花瓷;他们应该知道五弦琴、汉代印信、唐人写经、宋版书,颜柳苏辛墨迹;他们还应该知道民国文人信札等。作为一个中国收藏家,除了他收藏的专题和领域之外,还应该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众多的文明物证,有一个大致会心的浏览。这就是“中国眼光”。只有努力具有“中国眼光”,收藏才称得上是收藏。只有渐渐具有了“中国眼光”,中国收藏家的心,才会像中国文字那样温暖和富饶起来,才会对先人和前辈从心底里产生敬畏和景仰,才会对中国文化的前程自觉担当起来。

  说了“中国眼光”,再来议一下“世界眼光”。对中国人来说,塔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哪个更重要?圆明园中的瓷器和大水法,哪个更重要?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在中国的博物馆要看到体系化的欧洲文物”,这样的新奇提议,除了新奇以外,近乎玩笑。还有所谓“中国明清至今的瓷器不如欧洲,明清大量出口欧洲甚至那儿宫廷的外销瓷,仅仅是因为对方感觉价格低廉”的说法,是把话说反了。景德镇引进欧洲的瓷器流水线,生产的是日用的瓷器产品。为什么要引进呢?景德镇倒真是考虑到了合算的问题。所谓“世界眼光”,说穿了,不过是有点“潮”的一种说法。对任何国家的人来说,世界眼光历来都只是国家眼光的外延而已。不具有中国眼光,而奢谈世界眼光,正应了鲁迅的两句诗:“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

  而这正应明了一个真正的问题。世界变小了,大家喜欢谈“世界眼光”。谈起来煞有其事,其实还不如不谈。

  陈鹏举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0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