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视窗:为什么“窗口期”检测不到艾滋病毒

移动版    时间:2015-03-11 13:49

    

         琼海视窗公益提示: 最近,福建5岁的小姑娘疑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是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对献血、输血安全表示疑惑,输血真的会感染上艾滋吗?血液检测时难道就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还是工作检测人员有所疏忽呢?

  “窗口期”感染

\

  其实,输血会感染上经“窗口期”血液途径感染艾滋病属于临床小概率事件,概率大约为五十万分之一。

  所谓“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仍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

  所以,血站检测人员在进行血液检测时,各项目指标都是合格的。而血液被送出并输注到毛毛的体内后,艾滋病毒抗体继续繁殖生长。

  保密性弃血

\

  事件中的陈先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捐献了血液,使5岁的小姑娘感染艾滋病毒。但在国家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个人隐瞒危险行为实情,造成传染病传播者,将会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所以,建议有危险行为者,请尽量避免参与无偿献血。

  危险性行为,是指使人感染并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的行为。一些社会行为如吸毒、卖淫、嫖娼、男男性行为等可能会使献血者感染可经血传播的传染病,诸如艾滋病等。随着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播传染病感染者的增多,经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性会随之增大。

  知道或者认为自己血液有问题的献血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献血后,应及时向血站工作人员告知。血站工作人员应按规定确保献血者隐私,并在保密情况下处理该血液。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咨询热线:83321999。

  安全的血液

 

\

  为确保血液安全并输入到受血者体内,WHO《安全输血与血液安全》教材中明确指出从低危人群中选择献血者,低危人群这里指的就是无偿献血者,尤其是多次无偿献血者。

  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给受血者带来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的血液称为安全的血液。只有输注安全的血液,才能避免受血者感染病毒,不仅保障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保障了是中国输血事业的发展。

  献血安全

 

\

  受血者不应因受血而受到损害,献血者也不应因献血而招致风险。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确立了我国无偿献血制度,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

  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抽血检验和采血时使用的注射器和采血器材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一次性医疗用具,其生产厂商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严格验收并批准,使用后的血袋、针头等医疗废弃物要集中销毁,集中统一处理,不会重复使用。

  在窗口期尚无法检测出来的今天,在献血前自我筛查时,有高危行为历史的人,应自动不参加献血。杜绝病毒感染病人和献血高危行为的人参加献血,才能将输血风险进一步降低。除了相关条例或措施保护献血者和输血者之外,国家也在努力提高血液检测的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0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