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地方出现雨雪等不利出行的天气,今年春节假日旅游仍然火爆,多地景区游人爆棚。
中国旅游研究院估计,2015春节全国将接待游客2.5亿人次。汹涌的客流使全国主要景区面临一场大考。笔者认为,在保证游客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建立健全景区客流控制机制十分必要。
旅游法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根据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春节之前,京沪等地的景区纷纷公布部分景区和公共场所的最大人群承载量。
笔者观察到,应对今年春节旅游客流高峰,一些景区在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确狠下苦功。如杭州西湖景区坚持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正月初一到初六,景区临时开辟公交专用道。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调整了巴士通行时间,增加班次,发车时间缩短一半。上海豫园商城规定,旅游高峰时段内,核心景点九曲桥单向通行,如果城区内游客达到2万人临界值,进一步对3米以下的狭窄通道实施单向或双向禁行。这些措施,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景区拥堵,保证游览秩序,提升接待能力。
防止景区游客爆棚,实施客流监控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光有承载量的规定,没有精确的监控,就无法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在这方面,天津市的各大景区目前已经建成“客流预警”体系,该体系可以帮助游客选择线路、避开拥堵,后期将铺开预订量预警、售检票预警、景区实时人流预警等。据报道,“客流预警”体系的子项目“智慧票房”已经在国内2000多家景区内完成,其原理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一套景区与游客互动反馈的机制,游客在景区的预订、购票、消费以及地理位置的移动,都可以通过微信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既可为游客提供有效的旅游解决方案,又可达到客流监控预警作用。
笔者认为,春节假日旅游井喷现象对景区的考验严峻,景区必须把客流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当作日常功课来抓。
第一,建立“预约旅游”机制。“说走就走”的旅游看起来很美,但缺乏计划性是造成拥堵的主因之一。春节前,已有国内旅游电商推出半年乃至一年的预约旅游,成为在线旅游发展的新态势。依照旅游法规定,景区“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
第二,进行旅游产品创新。要加大景区周边以及景区所在城市的景观与休闲产品建设,实现从单纯的观光景区到休闲度假景区转变。
第三,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要“逐步形成方便实用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此,要进一步推进旅游大数据研究,打造大数据旅游产业智库,实现游客精准营销,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快景区管理智慧化进程。 (中国旅游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