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广告打的响!海洋展变小鱼缸,琼海这场活动当即被叫停

移动版    时间:2019-12-24 00:03

这几天,琼海的吴先生发现,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转发一条链接,链接的内容是一则有关海洋生物展览活动的宣传。吴先生也被链接里绚丽的宣传画面吸引,于是他便带着家人一块去看展览,可哪想,进入不到2分钟,他便直呼“上当了”。

copyright http://www.0668bo.com

【电话录音】琼海居民 吴先生:就十来个鱼缸那样,就没什么了,,有好多(生物)都没有,不合理,就是夸大宣传,欺骗人家。
在这则名为“海洋公园12月14日隆重开业!电子门票无限送”的链接里,记者注意到,里面有鲨鱼、水母、魔鬼鱼、小丑鱼等诸多海洋生物的精美动图,并宣称这是精心打造的海洋盛宴,能和自然最亲密接触。活动页面显示,只要凭此文章或优惠券,均可享受半价优惠,原价58一人,优惠价20一人。同时,市民只要识别链接上的二维码并转发推送,就可以免费领取电子门票。这样的活动真的靠谱吗?记者根据推送上标注的地址,来到了琼海市爱海南路步行街商场的一楼,在一个角落,记者找到了海洋生物展的售票处,此时,不少人正在买票。

广告打的响!海洋展变小鱼缸,琼海这场活动当即被叫停

在购买门票时,记者发现,不管有没有出示微信上的推送,门票都是一律20元。也有不少市民凭借转发微信推送链接来换取免费门票,不过,工作人员告知,想要领取免费门票,转发链接必须要达到十二小时以上,而大部分人都不符合这个条件,就只能是买票进入。记者购票进入发现,里面展出的情况跟宣传上所谓的“海洋公园”差别较大。


所谓的海洋公园,竟然只是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房间,屋子内零零散散摆放着十几个鱼缸,其中多数鱼缸,放有体型较小的水母,剩下的水缸,有一些魔鬼鱼、小丑鱼等海洋生物,所谓的亲密接触,也只是透过鱼缸看生物,不到十分钟,就能将整个房间看个遍,不少来观展的人也都忍不住吐槽。

广告打的响!海洋展变小鱼缸,琼海这场活动当即被叫停

消费者:上当了,60块钱你看这个东西你觉得值吗,拍的我以为像那水族馆那样,(结果)进来看鱼缸,赶紧发朋友圈叫人家不要来了。


消费者:没什么好看,上当,全都说上当。


消费者:有几个鱼缸,没什么好看的,你看我进去就出来了,里面热的啊(记者:它不是海洋公园吗?)哇塞,就两个破鱼缸。

广告打的响!海洋展变小鱼缸,琼海这场活动当即被叫停

现场执法主办方却逃离 无备案手续活动被叫停

微信推送内容和实际展出差距很大,这也难怪不少消费者,大呼上当。那么,这场活动的主办方是谁,有没有相关的报备手续,这样的宣传是否符合规定呢?现场,我们也联系了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来到现场。哪想,刚到现场,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后,还没等细问,在场外售票的工作人员竟将售票箱以及相关的票证全部收走。

记者:这个为什么叫海洋公园,它只是一个房子,为什么叫公园?)(记者:对 这个你解释一下,这个怎么叫公园?)海洋公园(记者:你知道海洋公园是多大,公园是什么概念?)这个公园,你问我我又不是负责人。

虽然这名工作人员声称他们有营业执照,但他既提供不出营业执照,也说不出公司的具体名字,就连负责人的信息他也表示不清楚。那么,这个活动宣传是谁发的,收的门票钱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记者了解到,这个场地是他们向商场管理方承租的,为了核实情况,采访当天,记者也联系上了对接此事的商场管理方工作人员王先生。

广告打的响!海洋展变小鱼缸,琼海这场活动当即被叫停

商场管理方表示,活动主办方没有提供任何活动申请手续,只是交了租金,租借了场地。而执法人员明确表示,开展展览活动,必须要向辖区市场监督部门提供营业执照进行备案,经确认,他们并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海洋生物展的备案手续,已属违规。随后,记者也根据物业公司提供的主办方负责人联系方式,拨打了过去,哪想对方电话已经关机。而同一时间,原先在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已经消失无踪。由于主办方工作人员不配合执法,当场,市场监督执法人员也向辖区南门派出所进行反映。

市场监督人员和民警:本来没有营业执照经营,我们对他进行处罚,但是没有经营主体,看见我们就跑,因为人我们控制不了,他们跑,所以请你们来,就是说情况是这样,本来就是说他只要是没有营业执照了,好像是黑店一样,那他所经营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欺骗消费者了。

广告打的响!海洋展变小鱼缸,琼海这场活动当即被叫停

目前,警方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介入此事,对涉事的主办方进行调查。同时,经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定,主办方宣传的内容和实际展出的内容不符,已经涉嫌违法。

琼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门市场监督所 所长 云静:整个宣传上看,本来就是涉嫌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虚假宣传,我们要求他们马上停业,我们会继续跟踪。

不可否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像这类海洋生物展等科普性文艺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市场有需求,就更不应该滥竽充数,这样只会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其实,这类坑人的“奇葩展览”在各地也曾出现过,我们也曾报道过多起,如何杜绝此类事情发生,除了要加大打击力度外,更应加强源头的监管。因为按照目前规定,举办类似活动虽然要进行备案,但活动宣传是否和实际相符,并没有相应的审核机制,这也给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我们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完善监管机制,切断违法渠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13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