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

移动版    时间:2020-02-02 19:42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①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②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③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明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④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着于财物,进而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⑤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害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⑥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叫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⑦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阅读题:

  1、作者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这种对人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2分)

  2、文章最后说“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3、假如你要和周国平先生对话,针对“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进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3分)

  4、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富有进取心的人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B、文章第一段,从“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入手,提出问题,下文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要习惯于失去”这一中心论点。

  C、作者反复强调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人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自己,文字中流露出宿命和消极悲观的情绪。

  D、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失去,习惯失去,使自己避免遭受失去的打击,这样,我们就能在不断的得而复失中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滋味。

  参考答案:

  1、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

  2、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因遭受重大失去而一蹶不振,不会计较小损失;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能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从而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

  3、示例:①我们是不是对对所有的“失去”都要“习惯”?②当然不是,比如理想、信仰、诚信、尊严、操守等。

  4、D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由美文阅读网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15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