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医疗队:义无反顾,把最好的都送往荆楚大地
经历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数十个日日夜夜,青海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和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完成使命,19日飞抵西宁。“湖北首次新增确诊病例数为零”这则消息,成为当日送给白衣天使的最好礼物。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在没有硝烟、事关生死的抗疫战场,来自三江源的249名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日夜奋战,舍生忘死;六百多万青海儿女齐心协力,支援荆楚,携手同行,共同谱写“一江连心,‘青’囊相助”的战“疫”壮歌。
义无反顾
“把最好的都送往荆楚大地”
从武汉返回西宁的飞机上,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戴春对当初报名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接到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时,我正在接诊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此时的武汉,疫情突如其来、快速蔓延,发热门诊排成长队,医院收治一床难求。很多人都没想到,这场疫情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我参加!”尽管已知有医护人员被感染,可从医34年的戴春报名参战斩钉截铁。她说,大疫当前,医护人员就是战士。“更何况十年前,玉树地震全国人民帮助青海;十年后,湖北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也一定倾囊相助”。
一份份“请战书”热血涌动,一批批白衣天使挺身披甲。从青藏高原到江汉平原,六百多万青海儿女与湖北人民心手相连,共同投入没有硝烟的战斗,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湖北是英雄的故乡。”青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援英雄故里人民战胜疫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青海人民愿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起战胜疫情、战胜困难。
逆行出征、昼夜兼程。249名医务人员迅速集结、整装出发、向险而行,分批赴武汉进驻定点医院与方舱医院,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摆渡生命;一批批支援物资星火驰援,从江源跨越千里,迈过重峦运抵荆楚……
目睹疫情肆虐的残酷,亲历生离死别的悲恸,让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护士朱娅婷常常夜里情绪波动,辗转反侧。但第二天她继续坚守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我们生在长江源头,武汉人民在长江中游,共饮一江水,一直心连心,抢救患者就如帮助家人”。
“这11万元的特殊党费,请替我交给武汉。”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乡共产党员索南和妻子商量着从省吃俭用的积蓄中,用特殊党费表达自己支援武汉的心愿:“这不仅仅是武汉的事情,更是关乎全国各族人民的大事。我们应该携手共渡难关”。
全省只有10个呼吸治疗师,5个前往武汉救助重症患者;玉树藏族自治州牧民群众自发组织,捐献冬虫夏草;冷链货车搭载牛羊肉、牦牛肉干、酸奶,驰骋30多个小时运抵武汉。青海各族群众发自内心、质朴表达的这份温暖,被网友称为:“有一种支援叫‘把最好的都给你’”。
救死扶伤
铸就“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开放气道、插入套管、连接机器……不到30秒,一名危重患者完成紧急气管插管。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石青军与队友密切配合,对这类高暴露、高风险操作早习以为常。
“插管过程中,病人可能呛咳。我们和患者脸跟脸挨着,防护稍有漏洞就容易被感染。”石青军说,但抢救过程中根本不会顾虑这些,“就是想解决患者的困难,把管子顺利插上,让他们更好呼吸”。
悬壶入荆楚,白衣作战袍。青海医疗队医务人员千里驰援、不畏生死、英勇奋战。他们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医者仁心的大爱,铸就一个个“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次医护转运中,一名女患者因呼吸困难,全身蜷曲。这个特别无助的场景,让参加过汶川和玉树地震、菲律宾海啸、古巴飓风救灾的青藏高原汉子王海涛,一个人偷偷地待在车里流泪、哽咽。
“那么多患者需要帮助,那么多家庭都在等待,必须咬紧牙关,豁出去!”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队长王海涛和队员们,挺过适应期后,坚守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累计转运超过2000名患者。
舍生忘死,不负重托。“妈妈要去打‘怪兽’,把它们消灭完,妈妈就回来了。”告别懵懂的儿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俞凤琴参加医疗队前往武汉,一直坚守在重症监护室,护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每天裹着笨重的防护服,在病区内都是缓慢挪动,怕走得太快带起灰尘,引起患者不适。”俞凤琴说,每次看到与病魔抗争的患者,让她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武汉人民太不容易了,我们全力以赴,就能带给患者更多康复希望”。
安排心理咨询师为援鄂队员们开展心理疏导,细化医护人员职称评聘倾斜措施,年内将组织为期15天的休养活动,组织队员家属接受免费综合体检……青海省出台多项政策,解决援鄂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支持他们在一线全身心开展救治。
一个多月的生死救援中,青海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病例346例,护理住院患者328人,全体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沈军回忆说,看着病患治愈出院,“我们付出有回报,再苦再累都值得!”
这段战“疫”经历,让很多医护人员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勇气。“之前一直觉得护士就是份普通的工作。”朱娅婷说,现在对自己的岗位、工作都有了全新的认识,遇到啥困难都能勇敢面对,“往后回想起这段时光,都能自豪地说:我们战斗过,凯旋了”。
同舟共济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在这个难忘的春天里,来自青海的不同民族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和当地患者、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成为疫情中鼓舞人心、激励前行的动人场景。
2月24日,藏历新年初一。45岁的羊赞措一大早来到方舱医院开始忙碌。往年的这天,她和家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道吉祥语,敬酒、唱歌。但一整天的工作让她第二天打开朋友圈,才想起这个特殊的日子。
“家人怕影响我工作,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我都没和他们说声‘洛萨桑’(藏语新年快乐),但这是最难忘的藏历新年。”羊赞措说。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7.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千百年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各民族在青海这片热土上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和衷共济。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战“疫”一线。据统计,青海支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中,共有少数民族队员41人。跳锅庄、吃肉干、喝酸奶……来自青海各民族的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同时也把青藏高原的风情带到湖北,为病人带来温情与欢乐。
38岁的马怡睿是撒拉族,他是青海省第一批赴湖北医疗队的联络员。青海省支援物资运抵武汉后,他将这些辣酱、牛羊肉、青稞酸奶等青海风味美食,分享给病区的患者们,“在武汉,我们没有民族、语言之分,大家都是中华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力以赴”。
在医院里,队员与患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卷。“谢谢你们!青海的姑娘,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们的精心照顾,希望疫情结束后你们还来武汉。”听到一名女患者出院前对自己说的这番话,蒙古族姑娘马振华难掩泪水。
青海医疗队领队刘建华介绍,医疗队到达武汉市新洲区后,当地指定专门的酒店和厨师,保障队员的住宿和每日三餐。此外,还经常收到当地政府部门发放、爱心企业捐赠的羽绒服、保暖内衣、草莓、蜂蜜、奶茶,“大家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无处不在。”
回到西宁,沈军脑海中依旧是武汉查房巡诊的日夜。“看着患者出院,就像是我们青海枯黄的草原上,长出了绿草,整个草原逐渐由枯黄变成翠绿。”沈军说,患者都希望医疗队员能再回武汉,我们也邀请他们来大美青海看看,“这是春天的约定”。(记者 江时强、李劲峰、央秀达珍)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