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叶永烈
著名作家叶永烈于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叶永烈是一位高产的作家,著作丰硕。《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算作他的成名作,很多报刊编辑在这套书出版后纷纷向他约稿,而他的人生命运也从此与之相连。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发天地出版社《历史在这里沉思》一书中的相关文章,以示纪念。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我的幸运还不只在于第一本书《碳的一家》顺利、迅速出版,而且还因此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真是机缘凑巧,由于《碳的一家》文笔活泼,我竟然因此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了!
当时,曹燕芳正在编《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的责任编辑,同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责任编辑。她看中了我,邀请我参加写作《十万个为什么》——这就是远在北京的我参加上海《十万个为什么》写作的缘由。
我记得,曹燕芳给我寄来一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要我试着写几个。
我写了五个“为什么”寄去,曹燕芳一面热情地给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要我继续写下去。我当时就像学生答题似的,按照那张清单所列的“为什么”一个个写下去。每写好十几个,就给他们寄去。他们看毕,又随时告知意见。就这样,我竟一口气为化学分册写了一百多个“为什么”。也有的“为什么”是清单上所没有的,我也就自己提出“为什么”,自己回答“为什么”。
当时,我并不知道编辑部的“内幕”。直到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我寄那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时,其实每一个“为什么”都已经有稿子了。他们组织7位上海学校的化学教师花了一年时间,写好了化学分册。由于化学老师们写的“为什么”像教科书,编辑部不满意,曹燕芳找我重写。可是我一点也不知道这“内幕”,也就一个个写下去。编辑部后来大批采用了我的稿子,为此得罪了一批上海的中学化学教师……
《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我写了163个——只有12个“为什么”是别人写的。
接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撰稿,即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编辑潘勋照、洪祖年、张伯文向我约稿,我又为这些分册撰稿。我为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 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
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947个“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20岁,出书时我只21岁。
《十万个为什么》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为了写好这些“为什么”,“逼”着我看了大量的参考书。好在北京大学有着极为丰富的藏书,使我如鱼得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另外,在写作时,我注意每一篇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这样使我的写作技巧得到了迅速提高。
我常说:“要喝一杯水,就得挑一缸水。”为了写好一篇“为什么”,往往要查看好几本以至10多本参考书。写了那300多篇“为什么”,使我的知识范围迅速扩大,织出了一张张横跨各门科学之间的知识之网。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不是像现在版本那样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写作多少为序,在书前署名。由于我是化学分册和农业分册写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这两册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个。
叶永烈与曹燕芳看《十万个为什么》
我小小年纪,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委以重任,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开国元勋”……那时的我,跟读者的年龄相差并不大。正因为这样,如今很多四五十岁的《十万个为什么》的老读者见到我,都很奇怪,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我该是个“老爷爷”了——连《十万个为什么》都已50多“岁”了嘛!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中国青年报》等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各省、市出版社租型翻印,成为当时印刷量最大的畅销书。初版本在短短的两三年间,竟然印行了580多万册!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能够一炮打响?
这是因为《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题目林林总总,来自生活和生产,来自读者身边,读之十分亲切;内容广泛,无所不谈;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说古道今,趣味盎然。这套书以“大众化的、小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为特色,受到读者欢迎。《十万个为什么》虽然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但是,由于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所以青年读者以至成年人也喜欢这套书。这样,使《十万个为什么》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 首届天津·汉沽草莓文化节启动 推动乡村振兴数字化发(2023-12-29)
- 全面展示竹产业发展成果 首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2023-12-29)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进入二审 充分保障农村集体经(2023-12-29)
- 全国内陆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现场会在黑龙江大庆召开(2023-12-29)
- 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总结会在北京召开(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