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网抑云”这个梗
2020 年 08 月 05 日 15:48 琼海之窗
从嘲讽装抑郁,到对所有抑郁情绪无差别攻击,只需要一场网络狂欢。
满屏的痛苦、难过,甚至哀求,求求大家不要再玩这个梗。
他说,感觉又回到初三,我跟我爸说我有抑郁症,我爸嘲讽地叫我别装了,滚回学校读书。
“感受过身体躯体化吗?感受过整宿整宿睡不着吗?感受过睡着了半夜莫名其妙醒来好几次吗?感受过吃药吃到手发抖,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吗?感受过记忆里一天天记忆减退吗?感受过不吃药就头晕无力吗?”
病友在抖音评论里哀求:“适度玩梗……我求你们了……”
“13岁就能得抑郁症???”
“呜呜呜呜呜我好抑郁哈哈哈哈哈哈妈的笑死我了小学生”
梗不会因为,它的初衷是“嘲讽矫情怪”,就停止对“抑郁症患者”的伤害。
玩梗的人不会因为,对方一句“我是真的很难过”,就停止“哈哈哈抑郁症”。我当然也体谅,很多玩梗的人,只是觉得搞笑,跟风发一发玩一玩。
因为他们没注意,网抑云的内核。
也没意识到,网抑云迟早有一天也会嘲讽到他们。
网抑云这个词,它真正的内核是,悲伤是需要资格的。你才12岁,懂个屁的难过?
你连社会都没进过,谈什么辛苦?
你,一个初中生,没死爹死妈,怎么可能得抑郁症?
它充满了成年人的傲慢。我们每个人都曾被这种傲慢所伤,因为,我们都曾“非主流”。
那时候,,我们力量很小,我们的世界也很小。暗恋对象跟别人好了,于是在空间发一条又一条的矫情说说。
也许现在的我们,长大了成熟了,笑侃当年好非主流。
但这代表那时我们的悲伤,都是假的吗?都是不值一提的吗?
不。
那些依然是真真切切的痛,那时的我们是真的觉得世界灰暗。
时间流转,我们变成傲慢的成年人,一如当年的长辈嘲讽当年的自己。
初二的时候,我爸妈吵架闹离婚,喜欢的人不理我,成绩不好天天被老师点名站起来。
交周记,我写了篇近乎黑色的散文交上去。
发下来一看,语文老师用红笔在散文上划了几个大字:“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那天哭得很惨,我以为我会被理解。
没错,现在看来我那篇散文矫情得要死,那段时间我以为天塌了的事情也不过如此。
但我一点不想嘲讽当年的自己。
我只想回到过去,蹲下来,摸摸那个小男孩的头,抱着他说:“没关系的,这些不是你的错,一切,都会变好的。”
玩梗的他们说:“不不不,我们只是嘲讽那些,明明不抑郁却假装抑郁的人”。
但我们往深里想想。
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在网络上,装抑郁,博同情,求关爱。
只能是:
一个没有关爱的人,一个在人际中没有存在感的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甚至找不到一个朋友去装的人......我们的社会,对悲伤实在太过苛责。
抑郁症是“装的”,是“心理太脆弱”。
年轻人是“吃不了苦的”,是“特别容易就崩溃的”。
在生活中难过的我们,找不到朋友诉说。
连在深夜,发条悲伤点的朋友圈,都要担心会不会被人说矫情非主流。
我们羞于表达自己,难以体会别人,便将一切看起来夸张的悲伤归成非主流。
悲伤是不需要资格的,我们也不需要拿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
你这有什么好悲伤的,你看我曾经如何如何......
像你这种惨事,顶多自己哭一哭,不许发朋友圈。
我们能不能对悲伤更宽容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在被该死的生活,不断提高悲伤的阀门。
我们并不需要被别人指着鼻子说幼稚和脆弱。
不要去在乎他经历过什么,不用去管他此刻是自怜还是自恋的。
只要那一刻的他是难过的、流泪的、缺乏关爱的,就请给他一个拥抱,好吗?作者:唐一水,尚未下海的清纯男大学生。最近在营销的人设是00后,希望以幼齿做招牌,多骗几个心上人。【自由】【平等】。-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