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家園·差別考核調研①:差別化考核,為忻城鬆了綁
十八大報告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制度建設離不開頂層設計,頂層設計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到實踐中尋找答案。從本期起我們推出“差別考核調研”系列報道,展示幾個地方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有益探索,敬請讀者關注。
——編 者
石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生態癌症”。廣西來賓市的忻城縣位於紅水河下游大石山區,是廣西乃至全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曾在忻城考察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感嘆:“這是不毛之地,不適宜人類生存!”
脆弱的生態亟待特別呵護。但是,過去上級考核GDP、財政收入和工業化等指標,忻城在保護生態環境上顯得捉襟見肘。
現在,忻城逐漸擺脫窘境。2012年12月底,記者實地探訪了當地發生的變化。
對忻城來說,比發展經濟更重要的是遏制石漠化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2008年,來賓市首先對金秀瑤族自治縣實行差別考核。
2009年,時任忻城縣縣長的韋鳳雲給市委書記張秀隆寫信,請求將忻城也納入差別考核試點。張秀隆連夜派秘書長去忻城調研。不久,來賓市對忻城也實行差別考核,重點考核生態環境保護、旅游產業發展、城鎮化等指標。
“忻城是石漠化十分嚴重的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時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對於忻城來說,比發展經濟更為重要的,是治理生態環境,遏制石漠化。”張秀隆說,建設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成效和經濟發展狀況要體現在同一張成績單上。對各級黨委、政府來說,保護生態環境不再是可為可不為的選擇項,而是職責所在、須有作為的必答題。
如今的韋鳳雲,是來賓市的宣傳部長、副市長。她回憶道:“得到了市裡的尚方寶劍,我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關閉了紅水河畔環保不達標的一家錳廠。要知道,這家錳廠每年給縣財政貢獻400萬元,其他哪個企業貢獻也沒這麼多。”
錳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忻城的錳礦儲量約184萬噸,當時國際錳價很高,很多人都在發“錳財”。
“差別考核之前,為了財政收入,我們不得不想辦法保住那個錳廠﹔差別考核之后,它整改之后還不達標,我們主動要求關停。”韋鳳雲說,是差別考核讓他們有了如此底氣。
經過大刀闊斧的整治關停,忻城的錳廠從6家縮減為1家。縣長李朝暉說:“那些錳廠能耗巨大、破壞植被、污染環境,盡管能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但是毀掉的是子孫后代的未來。我們不能犧牲資源環境換取經濟增長。”
“實行差別考核,政府決策有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可以騰出手來,去做更符合忻城實際的大事。”李朝暉說,這兩年忻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快速推進“桂中治旱和土地整治”兩大工程。
忻城縣共12個鄉鎮,這些鄉鎮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產業特點都有較大差別。原有鄉鎮考核辦法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導致一些資源條件差、底子薄的鄉鎮工作再努力,考核結果也排不上好名次,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差別化考核,給干部群眾鬆了綁。
各鄉鎮不再一哄而上搞工業,形成良性競爭態勢
來賓市對忻城實行差別化考核后,忻城也對12個鄉鎮實行差別考核。
根據不同區塊的空間結構、功能定位、生產力布局、區域特色等,忻城縣將12個鄉鎮劃分為領先發展鄉鎮、跨越發展鄉鎮、特色發展鄉鎮3種類型。領先發展鄉鎮,重點考核城鎮化建設和工業化﹔跨越發展鄉鎮和特色發展鄉鎮則根據各自不同產業重點考核特色養殖業和生態高效農業。
另外,忻城還在各鄉鎮開展不同類型的產業標准化建設檢查評比活動,建立不以GDP為核心的考核體系。縣裡將評比結果折算成分值,與評優評先、經濟利益、干部使用“三挂鉤”。
這種獨特的分類考核辦法激發了鄉鎮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各鄉鎮的發展目標更明確,不再一哄而上搞工業項目,避免了資源浪費,有利於大石山區的生態保護,形成了良性競爭態勢。
思練鎮屬於跨越發展鄉鎮,縣裡重點考核其生態建設。現在,鎮裡工作的重點就是讓荒山披綠。在這個鎮的廠上村,村委會主任鄭晶仁告訴記者,,全村利用退耕還林錢糧補助1600萬元,加上80萬元左右的國外援助,建設沼氣池、地頭水櫃,在忻思公路沿線的荒山坡地上種植了荏豆、枇杷、板栗等林果1萬多畝,初步形成了萬畝綠色長廊,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
“荏豆樹是做家具的上好原材料。我們家房前屋后都種滿了荏豆樹,最早種植的那批最大單株胸徑可達22厘米。目前市價每立方米高達1500元。”村民藍瑞平說,他們家共種植了28畝荏豆樹,都長在90度以上的坡地上。按照現在的錢糧補助標准,每畝可以補230元﹔同時在樹林裡種桑養蠶,發展林下經濟,也是一筆收入﹔將來賣木材又能得一大筆錢﹔由於荏豆樹很好打理,他們還可以抽空外出務工。
城關鎮作為縣城所在地,以前不用太努力都會在考核中名列三甲。現在不一樣了,縣裡重點考核城鎮化建設,全鎮干部壓力加大,熱情也空前高漲。他們積極招商引資,改進各項服務,促進城南新區征地、縣城民族改造和城鄉風貌改造等城鎮化項目,縣城面貌大變樣。
走特色發展的路子,同樣可以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不考核經濟指標並不等於經濟不發展,走特色發展的路子同樣可以產生良好經濟效益。踐行科學發展觀,不能搞一刀切。”來賓市市長楊和榮說。
忻城石漠化嚴重,生態脆弱,特色發展之路怎麼走?
這裡是廣西著名的“金銀花之鄉”。金銀花攀附石頭生長,一些大的單株能覆蓋10平方米裸岩,被農民稱為“種在石頭上的雜優稻”。據介紹,每畝喀斯特山地可以種植70棵金銀花植株,按每棵金銀花植株可涵養水分約200千克計算,一畝金銀花可涵養水分14000千克。
這幾年,城關、新圩、紅渡、果遂、北更、遂意等鄉鎮的39個村,在山地和石漠荒山上種上了金銀花。縣裡還成立了金銀花協會,新建的金銀花脫水加工廠,被確定為國家級金銀花標准生產基地。
“家有千蔸金銀花,不愁手中沒錢花。”郁郁蔥蔥的金銀花在綠化美化石山的同時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實現了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的雙贏。
目前,忻城縣金銀花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形成大石山區一道特有的風景。利用石漠荒山種植金銀花的農戶中,金銀花的收入佔到大多數農戶收入的13以上,全縣有27戶農民成為金銀花種植大戶,單項收入達5000元以上,9戶實現金銀花萬元收入。
不僅是金銀花,其他特色產業也紛紛興起。紅渡鎮的甘蔗林如綠色屏障,馬泗鄉連片的果蔬大棚錯落有致,城關鎮“農家樂”鄉村游風生水起……
馬泗鄉依托膜下滴灌優勢,打出了“馬泗哈密瓜”的招牌。馬泗村黨支部書記歐高龍驕傲地告訴記者,他們村的果蔬大棚達到了629個。“方圓幾十裡,誰不知道我們馬泗的哈密瓜甘如蜜、香襲人!”
忻城縣壯族人口佔90%以上,縣裡完成了縣城主要街道兩側建筑民族化改造。小青瓦、坡屋面、翹屋檐,大街小巷座座白牆青瓦的樓房錯落有致,特色鮮明的壯族土司建筑扑面而來。
日漸變好的生態環境,帶火了忻城的鄉村旅游。漫步城關鎮內城屯,一幅美麗畫卷映入眼帘:湛藍湛藍的芝江源,民族風情濃郁的莫曼廣場,繪上了壯錦圖案的農家院落……當地人依托這個屯獨特的生態條件和濃郁的壯鄉風情,打造了一個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於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點,讓小鄉村從“窪地”向“高地”跨越。
2012年,忻城接待游客100.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58億元。
- 习言道|从习近平署名文章中看中秘情谊(2024-12-17)
- 第四届语文教育大会在厦门举行(2024-12-17)
- 公示!2024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2024-12-13)
- 法轮功事件网上直播(2024-12-13)
- 问政山东丨国企层级过多 压减瘦身难 省国资委:一企一(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