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自愿”买平板,就能上实验班?

移动版    时间:2020-11-05 06:02



| 常莹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很多家长被要求购买一整套“平板教学”系统,这当中包括“平板电脑”、相关的教辅软件和上课所需要的流量包,总费用共计6500元。并以购买平板与否划分“实验班”和“普通班”。面对如此“霸王条款”,有家长将此事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给了国务院。

一些家长向督查组反映,平板电脑和教辅软件等均为学校指定,学生及家长事先对硬件性能、软件功能等一无所知,既无选择权又无议价权,有时连销售主体是学校还是公司都搞不清楚。3日,关于浙江省嘉兴市部分初中学校推行“平板教学”存在违规分班变相强制捆绑销售监管缺位等问题的督查情况通报发布。

为了孩子上学 ,学校规定的平板电脑买还是不买 ,买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不买就“被分班”。的确,校方的集中购买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在资源设备上的适配成本,然而按“平板教学”分班,有悖教育公平。

学校变相强制购买也违反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规范教育移动应用的进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的规定。

除此之外,部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学信息化资源如平板设备或APP软件的使用中,乱收费、良莠不齐、强制垄断的现象也曾见诸媒体。

戳中家长的点并不是使用平板电脑本身,而是购买选择的自由,只要上学,就要购买。这样的变相强制,家长情绪很复杂,为了孩子只好被动接受。如此一来,家校关系变得非常微妙,学校定义游戏规则,家长有苦难说。

前述事件的学校,涉嫌偷换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明明是改变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却硬是变成了强买强卖平板电脑的消费,还用平板分班,用金钱决定了教育资源分配。如此一来,家长的负担重了,老师的焦虑重了,学生的攀比重了,此事反映出的教育生态值得警惕。

现代的教育体系,需要越来越多的角色参与其中,工具也是其一。不难发现科技走入课堂之后,教学模式的颠覆与变化。从疫情时候的云端网课到如今老师每天上课用的幻灯片,信息技术手段早已走入课堂中。科技进课堂,这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信息化设备让课堂更丰富了,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值得发问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平板电脑是学生的必需品还是学校下达的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基层教学中,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就出现了为了存在而使用平板,为了统一去强制购买。显然,对平板设备的使用不能成为家庭的经济的负担,学校也不应剥夺家长购买选择的权利。伴随着各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如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容易滋生寻租空间,这和当年屡屡曝出强制交费、买教辅本质无异,只是金额更大。

梁启超曾说:“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无论是现代化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主动拥抱科技的选择,校方都应明确一点,,课堂这种教学形式的存在和延续,本就不是以平板电脑为前提的。

教育要回归常识,常识性教育也包括教育公平的理念,包括公平与选择,除了实实在在的课堂之外,学校与家长、学生的互动也是一个课堂。

入学时变相强制购买平板设备,这样的现实课堂有点讽刺,想必家长和学校都不愿孩子在校园学到的第一课是用买平板来分配教育资源。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文字:常莹
图片:焦点访谈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常莹 孙岱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30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