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南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

移动版    时间:2020-11-23 00:30

海南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风帆正举

海南日报记者 陈雪怡 况昌勋

2020年海南经济,有两个小故事值得一提:

——琼海“80后”王俏返乡创业,建设“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选育了冰淇淋果、燕窝果等近20种热带名优水果上市供应,获得市场青睐,吸引众多游客“探奇”。

——“袋子上还有玉米的香味呢!”金塑(海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普东,拿起一叠刚生产出来的全生物降解材料袋子开心地说。这家今年3月才落户海口高新区的企业,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禁塑替代品能力。

一个是传统产业,一个是新兴产业,两个故事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海南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主题,一直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海南路径”。

算好“全局账”

把准高质量发展指挥棒,沿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方向,海南笃定行进

“只要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项目,即使创造再多的税收都坚决不要,决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关注海南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经常被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各种会议和场合中反复强调。

这句话传递出了海南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建设什么样的自贸港的强烈信号。“我心目中的自贸港,一定是生态优美,使人向往的,是四季花园,是产业兴旺,是度假天堂。”刘赐贵说。简而言之,海南需要的就是高质量发展。

目标明确,举措随之落地。其中有两项重要举措,引发全国关注:实施新的市县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取消12个市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业依赖,实行全域限购。

刘赐贵说,取消对部分GDP等指标的考核,并不是说海南就不要GDP、不要投资、不要收入,而是希望用考核的指挥棒来引导应该发展什么、重点发展什么。比如对资源节约、耕地保护、扶贫成效、城乡居民收入、12个重点产业等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考核。

也就是说,海南算的不是局部账、而是全局账,算的不是近期账、而是长期账,算的不是显性账、而是隐性账。海南人明白,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海南人明白,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自贸港;海南人明白,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要留有更多的空间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海南人明白,我们追求的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GDP,而不是显性的GDP……

把准高质量发展指挥棒,海南笃定行进。无论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调控的“阵痛”、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还是面对短期利益的“诱惑”,海南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不计一时得失,主动转型调整经济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房地产调控进行到底,坚决不上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项目,专注于高质量发展。

“全局账本”在坚持中熠熠生辉——

2019年全省GDP5308.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4.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1.1亿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28.8%、29.7%、38.4%。特别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3:20.7:59.0,十二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7.4%;投资结构更趋优化,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为58.4%;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连续两年翻番。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其中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1%,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0.4%。

做好“加减法”

聚焦“三大主导产业”“五大平台”“十个重点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发展动能

“奋斗者”号挑战全球海洋最深处,成功完成万米下潜任务;文昌航天发射场,“长五”和“嫦五”就位,将从这里飞向太空;7000多名育种专家,再次聚集南繁基地,研究农业新品种……

2020年的秋冬,“陆、海、空”喜报频传,让人们对海南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充满信心与期待。

推进高质量发展,海南不是简单做“减法”,更多的是做“加法”。海南贯彻“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发挥自贸港建设优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安排产业项目,引导更多产业项目向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集聚,延长产业链,完善价值链,提升国内外竞争力。

——释放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建设美丽海南“百镇千村”,推进环岛旅游公路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019年海南接待游客总人数83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7.8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55.8%、84.8%。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4个月,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20亿元,同比增长214%,平均每天销售额约1亿元。

——用好自贸港政策,大力发展金融、航运、康养医疗、教育、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医疗健康产业愈发“健壮”,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进口特许药械品种首例突破113例。现代物流业更加“畅通”,洋浦加快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港建设,2019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7%,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26%。

——围绕新技术、新业态,积极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南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三年增长近50%。三大科技城建设稳步推进,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成立运行,中科院遗传所、中科院南海所、上海交通大学等落户海南。2019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亿元,同比增长4.5%。

海南落实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三大主导产业”“五大平台”“十个重点领域”加强招商引资,举行集中签约和开工活动,为新的产业体系“强筋健骨”。两年来,我省累计集中开工项目1331个,总投资6077亿元。

市场主体也纷至沓来。2018年4月13日至2020年10月底,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3.62万户,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累计市场主体(68.57万户)的63.6%,至此海南全省市场主体超过113万户。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海南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近1000家。外资企业也呈现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新设外资企业达540家,同比增长130%。

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海南也催生出新的商机。

全面禁塑,为替代品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海南就立足省内需求、面向全球市场,把禁塑看成是产业升级、新产业发展的机会,制定了《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积极吸引国内外技术先进的行业内企业落地,争取把海南建成全球标杆意义的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

清洁能源岛建设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为海南发展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创造了机遇。省长沈晓明就要求,要谋划好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清洁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从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会展、赛事等环节,将新能源汽车打造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商机,新的产业,成为海南新的发展能力,支撑着海南高质量发展。

铺好“基底石”

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织密“五网”,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7月30日,海南航空A330宽体客机安全平稳降落,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实地试飞成功。

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正式由基础建设阶段全面转向准备投运通航阶段。该工程通航投运后,美兰机场将实现双跑道运行,可保障最高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60万吨。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是“基底石”。刘赐贵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全岛自贸港,实现“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要以完善的“五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要着眼于自贸港建设需求,以全局观念和前瞻意识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责任,一项一项扎实推进,确保“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实施一批“五网”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持续提高“五网”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路网“网”起新世界。琼海博鳌机场正式通航,推进美兰机场二期、三亚新机场、儋州机场建设,第七航权开放政策落地,助推海南“飞”得更远;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通车,为“田字型”高速公路网填上最后一“横”,G360文昌至临高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我省高速网迈向“丰字型”;20278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交通网络“毛细血管”进一步完善;洋浦内外贸航线已增加至33条,航线布局进一步加密和优化。

光网、气网“网”起新生活。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通5G,4G网络、光纤宽带进村入户。环岛天然气管网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工程开建,推动海南岛环岛闭环管网形成,努力实现全省供气一张网;开展天然气下乡“气代柴薪”试点。

电网、水网“网”起新动力。完成电网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年户均停电时间大幅下降;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海南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二回联网工程投产运行,启动建设全国首个省域智能电网示范区。红岭灌区主干渠全线贯通,推进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琼西北供水工程建设,水网均衡调蓄能力不断增强。

路网更通畅、光网更快速、电网更明亮、气网更充足、水网更润泽……海南不断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基础、利长远。迈向“十四五”,海南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放松,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动能转换要潜力,在加快建设自贸港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

(本报海口11月21日讯)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31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