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可加地理君为微信好友
参与线上、线下活动
查找特惠杂志、文创
藏族青年丁真的爆红
让人们开始关注他的家乡
——四川甘孜州理塘县
是318国道的必经之地
这让很多人回想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十月刊
率先推出的「景观大道」珍藏版
用410页加厚版
详实的文字、海量精美的照片
2幅318国道全线完整版地图长卷
为世人呈现了属于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G318
一条从上海到西藏樟木
长达5700多公里的国道
是中国乃至于世界的一条
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
这条国道
从现代文明繁华的国际化都市
一路向西
奔向地球第三极人烟罕至的荒野
就如同丁真之所以爆红的原因
——不论是这位藏族青年清澈的眼神
还是举手投足间
所展现的藏族同胞淳朴与纯洁的气质
满足了我们对原始美的渴望与追求
在318国道沿线南北200公里范围内
从中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到第一阶梯
从平原到丘陵、盆地、
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
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景并存
自东向西
一路上,脱去繁华的装点
回归最原始的自然
如果你完整地走过G318
就一定能理解这样的体验是如此不可多得
如果你还未走过G318
就跟随我们的脚步
一起完成一次感官与心灵的极致之旅
下图请横屏观看
制图/王岩 责任编辑/刘晶 李志华
地图顾问/钱金凯 陈建军 科学顾问/杨勤业
318国道与北纬30°线并行
我们在其沿线南北200公里的范围内
划分了36个景观中心
自东向西前行,你将到达
上海
摄影/陈纯
上海地处大江和大海的交汇处,是“沧海桑田”生动写照的典型地区,崇明岛便是一个例证,长江泥沙的不断淤积,崇明岛从一群沙洲,发展为1200余平方公里的岛屿。而在黄浦江沿岸的升滩,则是上海的精华。
——汤建中(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教授)
舟山群岛
摄影/陈忠和
中国岛屿最多的群岛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上,群岛上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有多处花岗岩侵入,被风化或波浪侵蚀后沙源丰富因此形成了多处形态奇特的地貌景观,,普陀山便是这类地貌景观的代表。
——程玉申(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
太湖
摄影/黄皓
由太湖水系冲积而成的太湖平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河湖相率,纵横交错,51个岛屿散布湖中,周围环绕着众多具有水乡文化特征的名城古镇,其中以同里和周庄最具代表性,同里还是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江南古镇。
——沈道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
杭州湾
摄影/童本立
杭州湾面向东海,海岸弯曲多变。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涌潮,它的形成除月球引力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状如喇叭的入海口,潮水从宽阔的江口涌进之后,江面迅速变窄,潮头受阻,后潮急速推进,致使潮头陡立,加之水下沙石对潮流的阻挡摩擦,推波促浪,当潮波破碎时,浪花四溅,轰声如雷。
——余之祥(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
巢湖
安徽省境内长江北岸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中值积最小的,是风光绮丽的“鱼米之乡”。巢湖湖岸曲折,港汊颇多,水网密布,是一个断陷凹槽积水形成的浅水型湖泊,属长江水系,与长江北岸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菜子湖和白荡湖及江南的太泊湖、升金湖、石臼湖、太湖和淀山湖等构成长江下游湿地景观。
——姜加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
千岛湖
摄影/邱华
“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郭沫若诗中所写的便是浙江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千岛湖是1959年新安江水库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面积相当于3000多个西湖,湖内有大小岛屿1078个,在海拔108米以下,沉睡着遂安古城和淳安县城以及村落、农田和山地。而湖
上则是千锋竞秀。
——程玉申
黄山
摄影/华仲明
黄山是由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的花岗岩组成的山脉,在距今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发生强烈的地壳隆升,形成了海拔千米以上的断壁悬崖地貌,由于节理、裂隙的强烈风化和第四纪冰川作用,黄山被雕刻得千姿百态,成为中国最美的花岗岩山体。因孕育出了一批国画大师,所以有“中国山水画的故乡”之称。
——吴胜明(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
鄱阳湖
摄影/蒋勇
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不仅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水域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中国陆地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基因库。季节性的洪水、周期性的湖水快速更换、典型的湖泊洲滩湿地结构、与大江大河密切的水力联系和生态联系、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复杂水文环境与湿地结构。
——姜加虎
大别山
摄影/陈忠和
大别山是长江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自然带景观在海拔900米以下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海拔900米以上气候凉爽,多云雾。大别山是中国中部体现南北方地质地貌、山水景观、生物多样性等资源交汇特点最突出的地区之一。
——卢云亭(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天柱山
摄影/陈忠和
天柱山因其海拔1600米的花岗岩主峰状如擎天巨柱而得名。因岩石节理发育,经风化剥蚀形成各种奇特的花岗岩景观。由于这里山崩作用强烈,自山顶崩落的巨大花岗岩石块,叠积形成多达25处迷宫式洞穴。
——陈安泽(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长江中游湿地
长江中游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湖区气候适宜,水热条件优越,由于人类长期垦殖,使这里成为中国农业的黄金地带,并具有灿烂的湿地文化景观,既有湖沼演替过程的自然湿地系统,也有人类活动形成的湿地农业系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然一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蔡述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洞庭湖
摄影/陈忠和
洞庭湖与洪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北两岸,从岳阳楼举目远眺,似乎两湖连为一体,只是被一道江堤切隔。洞庭湖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湖中景状,一日之中变化无穷。
——姜加虎
神农架
摄影/颜京利
由大巴山东延余脉组成的神农架山地,耸立于东部平原之西,是我国东西南北生物物种的过渡地带和荟萃之地。这里不仅有高入云天的冷杉林,翠绿无边的竹海,成片的原始珙桐林更是稀有珍贵,这里还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是著名的“药山”,丰富的生物资源使之具有高的科研价值。
——李渤生(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
长江三峡
摄影/王正坤
长江三峡是长江横切所在地区距今约2亿多年的中生代三叠系岩而形成的石灰岩峡谷。李四光先生曾在此创立了著名的三峡震旦系地层例面。三峡全长约10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形成了无睡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的景观特点,是中国第一大河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地区。
——吴胜明(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
天坑地缝
摄影/李少白
在水量丰富的清江水系的作用下,恩施地区形成了许多岩溶风景地,如腾龙、沐抚大峡谷、新塘大瀑布、鹤峄坡立谷群等,其中腾龙洞洞腔体量大、洞体长的中外少有的润穴,是中国最长的单洞,对科考、探险都具有重要价值。
——陈诗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武陵源
摄影/孙建华
武陵源风景区包括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及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天子山和索溪峪的一部分是柱峰、方山、幛谷、峪岩相间组合的砂岩柱峰地貌形态。还有黄龙洞和地下暗河,洞内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谢庭生(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芙蓉洞
摄影/张超音
乌江支流芙蓉江下游的芙蓉洞全长2846米,是我国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最多样的洞穴,尤其是浮筏石笋、犬牙晶花等均为国内外较为罕见的形态,体现出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被称为“壮丽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内容丰富的洞穴科学博物馆”。
——陈伟海(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所研究员)
华蓥山
华蓥山在四川盆地中央拔地而起,其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米,成为四川盆地内部的制高点。华蓥山领头的这一系列东北走向的平行山岭,是可与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和欧洲的侏罗山相媲美的世界上最典型的“褶皱山”。
——范晓(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教授级工程师)
都江堰
摄影/陈和勇
都江堰以上的岷江,呈单一的峡谷河道,至都江堰便脱离了崇山峻岭的束缚,自由散流入宽广的成都平原。都江堰的渠首工程,借地势,依水势,将岷江稍加拨弄,它便水旱从人,自然调节。
——范晓
峨眉山
摄影/田捷砚
峨眉山受大断裂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拔地而起,成为我国一、二级地形阶梯之间高差最大的“阶坎”之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山前汇流,气势浩荡。如此大开大合的地理文脉,给人对世界的觉悟提供了充分的体验空间。
——范晓
贡嘎山
摄影/姜曦
蜀山之王贡嘎山位于四川盆地西沿,它既是青藏高原东缘最高峰,也是横断山脉主峰。贡嘎山还是中国位置最东的大型季风海洋性冰川作用区,发育了现代冰川近百条,北坡的磨子沟,西坡的玉龙溪、贡嘎寺、贡巴冰川,南坡的田湾河、巴玉海都是顶级景观分布区
——张文敬(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
四姑娘山
摄影/王琳玲
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由四姑娘山、巴郎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组成,是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高原气候过渡的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显著的垂直高差,使之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域。
——赵永涛(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
甘孜
摄影/杨孝康
甘孜县位于川西高原农区向高原牧区的过渡地带。境内西北部地表开阔平坦,河道迂回,切割较浅,是水草丰美的牧区;南部一带山地高耸,峡谷深邃,牟尼芒起山、布拉山、沙鲁里山,像一道道屏障,护卫在县境四周。雅砻江缓缓自西北方向而来,再急匆匆地流经甘孜县西南。
——印开蒲(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
新龙
摄影/吕玲珑
雅砻江从西北向东南流经甘孜州北部高原,河谷两岸山岭重叠、峡谷幽深、森林茂密。世代定居的藏族人用泥土筑成的房屋、村寨,与周围的环境高度融合。
——印开蒲
巴塘、理塘、芒康
摄影/刘正良
巴塘、理塘和芒康是历史上川藏、滇藏两条茶马古道的交会点和清以来川藏大道上的重镇。藏文化、汉文化、纳西文化、蒙古文化、基督教文化在此交汇,使这里的人文具有的多元文化并存交融的特点。
——任新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稻城、乡城、得荣
摄影/李天社
川、滇、藏三省区接壤的“金三角”地带,有稻城、乡城、得荣三县。这里处于横断山区的中段。“金三角”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南北走向的山川,使这里成为多民族和多教派交融的走廓。
——印开蒲
石渠、玉树
摄影/彭建生
地处雅砻江源的青海玉树和四川石渠一带,是一片广袤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牧区。雅砻江在这里呈漫流状流淌,水草丰美的扎溪卡大草原如诗似画,几乎未受现代文明的影响。
——石硕
雀儿山
摄影/邓平模
砻江与金沙江之间的雀儿山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挡住了西北干冷气流对甘孜地区的侵袭,却挡不住沿雅砻江南来湿热气流对甘孜地区的滋润。所以在雀儿山东麓海拔4200米左右的新路海水蚀冰碛湖旁却分布着常绿的冷杉林,这里草地和放牧的牛、羊在雪山、冰川、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赏心悦目,是集各种美景要素为一体的区域。
——崔之久(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类乌齐、丁青
摄影/杨勇
类乌齐、丁青处于唐古拉与念青唐古拉两大山脉之间的宽阔谷地,又处横断山脉与藏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怒江自西向东穿越其间。而位于类乌齐镇的查杰玛寺以其宏大气势与殿墙上所涂白、红、黑巨幅花条,被称为西藏寺院之奇观。
——石硕(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林芝
摄影/田捷砚
终年沐浴在印度洋水汽通道的云蒸雾霭之中的南迦巴瓦峰,与隔江相望的加拉白垒峰的及雅鲁藏布大峡谷构成了一区域的核心地带。境内的河谷无不集冰川、湖泊、森林、民居综合景观之大成。这里还是中国季风海洋性冰川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丰沛的降水和冰川的融水养育着这里的广阔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又养育了这里世世代代的门巴人、珞巴人等。
——张文敬(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
念青唐古拉峰
摄影/张超音
乾立于西藏高原中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群峰高耸,绵延不绝。其主峰念青唐古拉峰以海拔7162米的高度,俯视着南麓的羊八井热田、泉华群和北麓的纳木错以及南羌塘的内陆湖群、野生动物群落、高原牧场等。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和它脚下的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共同构成的的神山圣湖,是藏民族心中的圣地。
——尹泽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山南
摄影/周焰
在神话中,山南是藏族人起源的地方,这里孕育了藏族古代文明:藏族人在这里最早掌握水利灌溉、丈量土地、冶炼金属、烧制陶器等技术。这里产生了西藏第一块耕种的田地、第一座宫殿、第一座佛殿。
——旦增伦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羊卓雍错
摄影/谢森
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河谷之间的山脊,只有6公里宽,湖面却高出谷底840多米,这不只中国绝无仅有,世界也罕见。羊卓雍错调节了周围的气候,在海拔4460米的东部湖滨生长的柏树,超过附近森林生长的高度上限,周围小麦、油菜、豌豆的种植高度也为中国和世界罕见。
——章铭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日喀则
摄影/赵春江
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之处的日路则历史悠久,13世纪中叶八思巴在这里建立了萨迦王朝,17世纪中叶藏巴第斯建立了藏巴政权,西部的纳塘古寺是西藏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印经院,有“西藏文库”之称。
——旦增伦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珠穆朗玛峰
摄影/张涛
没有哪座山峰像珠穆朗玛峰那样受到全世界的敬仰,它像一个伟岸的巨人,屹立在喜马拉雅山的群峰之上。其两侧林立的雪峰群构建了世界上最雄奇壮观的极高山自然景观。珍稀的生物物种和脆弱的生态系统、独特的自然地貌使珠穆朗玛峰地区成为青藏高原上的奇葩。
——沈永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希夏邦马峰
摄影/张超音
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雪峰周围簇拥着几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这里既有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又有温带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发现的吉隆三趾马动物群化石、高山栎古植物化石与孢子花粉及其巨大的砾岩,也见证了喜马拉雅山的迅速上升以及气候与生物的急剧演变。
——沈永平
当你走过这条5700多公里的国道
你会发现
G318是没有终点的
因为你的心里会产生新的渴望
——一定要再走一次!
撰文·编辑 | Whosee
本文内容节选自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从大上海到地球之巅
北纬30°线上景观密集带
详实的文字、海量图片
2幅完整版318国道地图
电子版随时随地阅读,限时特惠
丁真清澈的眼神
得益于这片土地的滋养
12本《中国国家地理》电子版
6本精品图书
限时特惠截止到12月8日
带你走进丁真的世界
限时7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