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在故乡草原上
拥有一座荒野堡垒
图:梁琛
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出生在内蒙古额尔古纳的民谣歌手陈鸿宇。他是青年文化音乐厂牌众乐纪的CEO,也是新浪微博粉丝93W+,网易云音乐粉丝127W+,全网播放量破20 亿的人气歌手。
关于「黑盒子」想法的萌芽,还是源于陈鸿宇的童年时期。
2000年,当时11岁的陈鸿宇,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时,被里面的「孤独力」所深深吸引了。
航海遇难的主人公鲁滨逊,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用木板搭了一个高大的围墙,在房子的后面挖了个很大的高洞,用高洞做储物室;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就这样在岛上栖居了28年。
这样一个独自一人且可以自给自足的荒岛堡垒,令当时的陈鸿宇十分神往。
他一边读着,还会一边帮生活在文字里的鲁滨逊,刻画了一个3d立体的庄园,甚至暗暗帮着出谋划策,该如何更有创意的养羊,仿佛在那个渺无人烟海岛上生活的人就是他自己。
对于类似题材的作品,《荒野生存》、《荒岛余生》、《在西伯利亚的森林中》以及许多无从谈起的碎片文学,陈鸿宇也都一直饱有极大的兴趣。
渐渐的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想在老家额尔古纳,拥有一栋自己的小房子,想历经一次从零开始,用双手创造生活的体验。
高中的某个暑假,陈鸿宇回到老家,出行路过了一片有山有水有草原的地,他开始畅想,以后有闲钱了,可以买一个平房,把它改成理想中的样子,周围种满树,,像生活在森林里一样。
再养上一些家禽,每种只养一公一母。生炉子做饭,自己烙饼腌咸菜,什么事需要时间来陈酿就干什么事,白天起床自己挤牛奶,晚上边看书边吃奶酪,看累了睡觉。想的美滋滋的。那时没有他还没有想过自己盖一个,那太庞大了。
想法的诞生总是很快,或许转瞬就被忘掉,但这个念头,十几年来,常常时断时续的出现在陈鸿宇的脑海。
一开始,他自己也会质疑,这究竟有没有意义?连生活费自理都困难,还想要荒野堡垒?
好在,这些看起来没什么意义的事,并没有因为一时的不可能而全盘推翻。自我否定时也是在不断进化,伴随着成长,随着年岁增长思想体系的丰满,它也在逐渐丰满。
终于,2017年的春天,陈鸿宇自觉条件时机都已合适,他迈开了第一步。
当你全心想去实现一件事时,这件事就变成了一个磁场,人和资源自然的也就来了。经朋友介绍,陈认识了青年建筑设计师梁琛,另外一个重要成员是他的经纪兼合伙人清亮,就这样,经过无数次开会,探讨,相互启发,陈鸿宇的「理想堡垒」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2017年夏天,在第一次勘址完回北京的路上,众方纪这个名字就在陈鸿宇脑海里形成,对于方形、通体黑色这些要素的确立,三个人几乎是一拍即合。冥冥之中那一刻起,它就不再仅仅是个人居住的一个小房子了。
从2017年9月,陈鸿宇在草原上打下了第一根地桩,到2019年的9月完工,743个昼夜,30岁的陈鸿宇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个「梦想的堡垒」造进了自己刚开始的「理想三旬」。
02
理想方舟
古怪的黑色方体
图:陈鸿宇
陈鸿宇找到建筑设计师梁琛时,梁琛刚做完持续五年的关于家乡辽宁丹东的城市和住宅研究,于是他便也尝试用相同的方法和陈鸿宇一起挖掘他从小生活的住宅的空间潜意识。
这是阿莱夫时空研究所工作室成立三年来第一个建成的建筑项目,也算是处女作了。房子虽小,却也盖了两年半,建成后拍照记录四季用了一年。
梦境从中朝边境延续到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黑色方舟。
2018年2月摄于额尔古纳众方纪(记建筑师梁琛与建造者陈鸿宇的一次‘碰撞’)图:梁琛微博
茫茫草原上孑然孤独伫立的基地位于额尔古纳河与根河的交汇处,最近的“邻居”也在两公里开外;而仅一河之隔的对岸,是俄罗斯的异域风光。
草原是一个没有尺度参照的场所,事物在草原中都会拥有自己的清晰的轮廓。
这个黑色立方体的介入,仿若成为生长在自然场域里一个无尺度感、无方向性的中心黑洞,这样一个黑色的大方块,像天上掉下来的,也像地里长出来的。
它像科幻片的场景一样,和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却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来到此的人无不惊诧、感叹,都会被这个「黑洞」所吸引,无意识地想要走向它,或者围绕它旋转。
陈鸿宇出生在梁西村,住宅就在根河岸边,是一座一层的夯土房子,每个立面只有一扇窗,他后来提起,对于面对根河的景观窗印象深刻。
后来陈鸿宇父母在梁西村西边几公里的黑山头口岸边承包了一大片草场,并且盖了牛棚及生活用房,新住宅的基地也在它们的西边,更加靠近中俄边境。
遵循着陈鸿宇对于自然中的「堡垒」与其童年住宅一个立面只开一扇景观窗的逻辑,这个7.7*7.7纯黑色的正方体建筑,室内空间被从XYZ轴上的三刀等比切成8个3*3*3米正方块屋子。
「东南西北天」五面墙体各置了一扇3米见方的墙体落地窗,也可看到四方不同的草原景色,以及蓝天与夜空。随着一天中太阳角度与色温的变化,玻璃会反射不同的场景。通风窗通过斜切,隐藏在厚厚的墙体当中。
建筑室内有两层,一楼是厨房和餐厅,二楼是卧室、浴室、楼梯间和书房。
书房里有一张书桌,一台钢琴和一把吉他,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二层室内空间 旋转门用以区隔四个房间 图:孙海霆
二楼的四个房间通过其中心交点的一个旋转门所连接,可根据不同的时间的不同场景开关。
这个大的建筑主体,是众方纪的「母星」,作为创始人陈鸿宇个人生活的一个创作居所,同时在居所空闲时,也将作为之后驻留计划的创作空间。
而在西北角的露天悬挑结构上还放置着「卫星」,一个边长2.7米可移动的黑色正方体,未来可游牧至全国各地的「漂流瓶」,闪现于各大城市间,传递讯息,为母星注入能量。
03
隔离72小时
珍贵的独处礼物
在陈鸿宇网易云的自我介绍中写着,「感性与理性时常交融,收敛与放纵并行发生。」
如果说陈鸿宇的音乐厂牌——众乐纪,是圆形,柔软,温暖,感性的,那众方纪,则是方形,冷酷,暗黑,孤独,理性的,这阴阳刚柔的共同存在,正如他自己。
图:Figure团队
建造者陈鸿宇对这座「理想方舟」所抱有的纯粹、质朴、或有些许古怪的执念,亦是建筑个性的体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部手机就已经让信息的输入接口变得足够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释放着自己的注意力,可又记不得注意了些什么,因为这些注意力并不是来自内心。
或许试想一下,若我们真的如鲁滨逊,置身处地于那个环境中,会想些什么做什么?当信息输入真的约等于0的时候,我们又会从哪里获取信息?
陈鸿宇将这个建筑设置成一个探讨「关系」的载体,与他人,与万物,与自己。
但却是以孤独的方式,一种由极致环境勾起的主动探索。在这个自带超现实感的实验场,身体的安全感和注意力的空白,不知会碰撞出怎样的反应。
这里每次只允容纳一人独居,陈鸿宇也为来到这里的独处者,设置了一些必须遵守的基本守则。
黑色礼信装置 图:HERMITs·叉烧
在入口处有一个黑色方盒,里面会有上一位「住客」留下的「礼物」,或许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根干草,同时还有上位访客留下的一个提问。
在拿出它的同时,还要交出自己的手机,3天之内交由黑盒子保管。同时,这里也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进入。
屋子里没有任何能显示时间的钟表,时间变成了一团,你不会知道当下是“几点”。时间被重新交还给时间,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和日月星辰,感受自然的运转。
在这个接近0输入的环境里,但会有“输出”的载体,纸,笔,钢琴,吉他,dv机,它们会帮你记录下美妙沉静的时刻。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这个草原上的孤独黑盒,有意地打造了一个隔绝手机和网络、不受外来信息打扰,干净、纯粹,更亲近自然的环境。
当进入如画般的额尔古纳草原,这种柔软的魅力,让人毫不费力的产生愉悦感,灵魂和身体重归平衡;当内在与自然开始对话,身心便进入自然疗愈的过程。
身边的景色,气味,触手可及的物品,以及脑海中被现代信息打压到沉睡的思绪都被放大,这个时候只能和自己对话。
在无间歇、无极限运转的世界里,这份「珍贵的独处」,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04
孤独者驻留计划
图:程伽
当一个人在这个黑色的方盒中独处时,你会想些什么做什么?
会不会孤独无聊到爆炸?会想念父母和朋友吗?会怀念城市中的便利吗?会对这个地方痛恨不已还是留有不舍?
对陈鸿宇来说,72小时的独处,是嗡嗡的苍蝇、是爆炒羊肉烟雾缭绕拉响的紧急警报、是放大的感官、是没有手机对着草原即兴的弹奏、是夜里漂浮在草原的梦……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由这个开放的形式产生出的无限种可能,是最诱人的部分。
图:孙海霆
目前,众方纪暂不对外开放,但是会定期举办免费驻留项目,陆续迎来一位又一位直面自己内心的“孤独家”。
每期驻留结束都将通过卫星,游牧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和大家分享驻留者的理想方舟生活。
张玮玮在创作图:众方纪
民谣歌手张玮玮,是继陈鸿宇和设计师梁琛之后的第三个入住者,也是第一个进入众方纪的“外人”。
在隔绝一切当代生活的三天三夜里,他强迫自己不吃饭、写完了他在南极的冒险故事,事后连他自己都惊叹,这三天他竟然手写了一万两千字。
张玮玮在驻留日记上写着:
图:众方纪
「天黑后风声越来越明显,就像一首很苦的歌在循环播放,我的注意力一直被它抓着,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慢慢地,一种沉沉的感觉笼罩了过来,我很想把那个风声关掉,还很想和谁说几句话。这就是传说中的孤独吧」
「我很喜欢在这样的气氛里弹琴,音乐变得很简单,几个乐句就能填满房间。可出去演出就是另一回事儿了,都是人与人的纠缠和误解,有时候不知道是人在演出,还是演出在演人」
「最后一天的上午,我写完了南极的冒险故事,到厨房拿出牵挂了三天的饺子三天来的第一顿饭,饺子进嘴的时候,真是好吃哭了。真正的北方饺子,从皮到馅儿都是造诣,每一个都值得拍照留念。」
东北立面 图:孙海霆
「什么都会让你烦恼,干燥的午后,苍蝇在飞,风声在窗外呼啸。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们还是纷乱的人类,并不是手机让我们纷乱,手机只是迎合了我们的纷乱。」
在这样72小时的无时间提示的独处中,通过拥有一个人的纯粹时光和自省时刻,去拥抱这温暖的孤独,从内心的深处更多的聆听自己,遇见一个更加自由、坦荡和平静的自我。
这个孤独的、温暖的,黑色方舟,意在给每一个都市可以抽身城市藩篱、享受片刻我的精神方舟,也为现代活延展出多种的思维和可能性。
参考资料:众方纪、阿莱夫时空研究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