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终于摆脱了被“网红打卡”毁掉的命运
明明几年前还在对“搭车到西藏净化心灵”充满了向往,现在却看到“流浪”“自由”之类的字眼就烦。
在一个意志坚定的打工人眼中——丽江艳遇必然遇到渣男/女、西藏骑行是自己找罪受、西北徒步更是在朋友圈表演大型“虚假孤独”。
“我不想做个朝九晚六的上班族,只想去青藏高原上捡垃圾。”
坚信旅游就是“换个地方躺一天”的人本来就已经无法理解,让众多文艺青年痴迷的“军训式旅游”,到底有什么乐趣。
而当“换个地方吃苦”的出行理念已经进化到了打扫卫生(误)的高度,就更让人疑惑:
“既不特别也不高大上,,累到爆就算了,连照片都拍不出几张。这也能算度假?”
但你还别说,那些永远要像风一样自由的年轻人,还真就喜欢这种调调;
打开微博,到处都是想要辞职/休假/毕业后,到青藏高原捡垃圾的大城市青年。
当穿着红裙皮靴的西北沙漠、开向天路的高原公路都渐渐沦为人挤人的“朋友圈摄影大赛”,传统的“灵魂净化之旅”已经无法打动渴望逃离城市的年轻人;
充满“地广人稀”想象的西北,景点已经人挤人了。
装备上防晒帽、冲锋衣和大手套,提溜着铁夹子在山间树上搜罗塑料袋、饮料瓶和易拉罐,才是真的浪漫。
当然,作为一项体力劳动,寻找浪漫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徒步的疲累、重复工作的辛劳和风吹日晒的苦楚;
但没关系,在这场意念的争斗中,首先付诸实践的那些人已经成了天生的赢家。
我有一位男性朋友去年失恋后,跑去自驾G318公路疗伤。
本来等着看他拍出的壮美风光和人生哲理小作文,结果照片里全是大堆大堆的垃圾袋和塑料瓶。
就连朋友圈的配文也变成了斗志满满的模样:
“清晨的牧场太美了,草尖上覆盖一层霜。今天上山捡瓶子,加油!拾荒人!”
当时我把截图转发给共同的朋友,本来是想要调侃一下“颓废青年秒变正能量小伙”的神奇经历;
没想到群里的大家纷纷对他表示羡慕:“啊,我也好想辞职去西藏捡一个月垃圾。”
去川藏线上自驾体验自由的驰骋,结果没开出多远就已经堵在了路上;
到大西北感受苍茫大地,结果每个景点旁都是着装风格一致的姑娘小伙,焦急地等着别人让出最佳拍照点。
相比之下,捡垃圾就显得与众不同很多。
朴素的装扮、适合走路的鞋,天然就已经与“晒照狂魔”划清了界限;
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一起干活,更是跟走马观花的普通游客截然不同。
在加上很多纪录片中,志愿者的生活不止有捡瓶子,还有休息时的露营帐篷、在河流旁烹饪的野餐、与当地村民的友情。
西藏、青海乃至云南的高原地区,受到大量垃圾污染的问题早已被诟病多年——
与触目惊心的污染画面相比,更让对高原充满向往的年轻人感到心灵震动的一点是:
这些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垃圾,大多数游客们带来的。
在旅游卫视的节目《行者·我在西藏捡垃圾》中,主人公刘畅曾说过一句很戳心的话:
“我们到这里来看山川河流,但连不扔垃圾都做不到,有没有尊重过这个山川河流。”
这也正是很多人觉得在高原捡垃圾“很有意义”的原因——希望以外来者的身份,把外来者造成的问题解决掉。
8月中旬,一位来自福建的27岁小伙自驾到西藏旅行,而在看到有游客随手把垃圾丢在景区时,他就萌生了边玩边捡垃圾的念头。
一路上,他几乎每天都会花几小时清理、打包,并用自己的车转运到附近垃圾箱或县城垃圾站;
整趟旅途下来,他一共带走了500袋垃圾。
在类似动机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从游客自发变成了“高原清洁工”。
有包括满怀浪漫想象的文艺青年,也有在来过之后爱上这片风景的行动者。
今年已经71岁的登山家夏伯渝,1975年曾因登珠峰截肢失去双腿。从2017年起,他开始在西藏捡拾游客丢弃的垃圾,脚步遍布318国道沿途。
如果说这些外来志愿者的付出,带给旁观者的是感动,那么身处其中的当地人,对“清理垃圾”这件事似乎有着更切实的无奈。
塑料制品的危害不止在于难以降解,如果被牦牛、羊等牲畜误食还会造成牧民的之间损失。
牦牛的死亡对牧民是很大的损失。纪录片《垃圾流浪在青藏线》。
他们在川藏公路旁建了一座《西藏G318公路特产墙》。而所谓的“特产”,就是川藏线沿路的垃圾瓶。
志愿者从树枝上、峭壁间、山沟里捡来垃圾瓶,然后依照不同颜色放入特产墙上的不同容器之中;
百万富翁穿一身垃圾现身纽约街头,呼吁人们注重环保、节约资源。
点击下方创益计划“【点击带货】0.5元,带走一个西藏G318公路特产”,每个曾经拥有“高原拾荒梦”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尽一份力。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