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全球疫情更加严峻,防输入呈现高压状态,疫情传播也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坚持人物同防,守好国门安全防线,需要进一步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紧盯口岸查验、交通运输、冷链冷库等全流程关键环节。
入境“三查三排一转运”
去年12月,北京市民老胡有了个大喜事,家里添了新成员,老胡成了外公。女儿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定居,老胡视频通话看女儿和外孙女并不“解渴”,于是飞往墨尔本。不曾想,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女儿家,老胡一待就是大半年,返程与以往相比并不顺畅。
为了“外防输入”,6月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明确自6月8日起,对国际客运航班数量进行调整,并且首次启动“熔断指令”。当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时,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1周;达到10个时,暂停该公司航线运行4周。此外,为了防止航班入境地点过于集中,确保口岸城市具备相应的国际航班和旅客接收的综合保障能力,航空公司要选择1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这些城市包括北京、成都、广州、上海等38个。据统计,自6月8日至12月4日,民航已经对133个疫情输入风险较高、触发熔断机制的国际客运航班实施了熔断。
由于航班数量以及政策原因,老胡只能飞到广州,再转机回北京。在飞机上,老胡填了很多表格,以证明自己的健康状况。老胡通过“指尖申报小程序”向海关进行健康申报,有效证件、联系方式、旅行史以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实时传输至海关作业系统。老胡的信息形成了一个电子健康档案条码。这个条码记录了老胡从航班入境到入住隔离酒店、从健康申报到流行病学调查、从体温数据到核酸检测结果等卫生检疫全流程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会推送给联防联控部门,也实时显示在广州海关监控指挥中心的屏幕上。
入境后,老胡在隔离酒店待了14天,并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才回到北京的家中。“这一趟真不容易,跟国外比,咱们国家防疫措施真的很严格。虽然程序多,但这是对我们的健康安全负责。”老胡说。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我国每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仍在十几例左右。在防范与应对今年冬季疫情中,‘外防输入’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副研究员刘珏介绍,目前,我国严格实施远端防控、航班熔断等措施,要求搭乘航班来华的中、外籍乘客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登机前查验旅客的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
刘珏说,在口岸现场,对入境人员实施闭环管理,采取“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措施。“三查”即100%查验健康申报,全面开展体温监测筛查,严密实施医学巡查;“三排”就是对“三查”中发现的有症状者,或是来自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或地区,或者是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人员,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排查;而“一转运”则是对“三排”当中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一律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转运、隔离、留观等防控措施。如此,逐渐形成入境检疫、实验室检测、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及后续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防范重大疫情叠加风险。
受疫情影响,北京某菜市场海鲜摊位格外冷清。
/
从“防人”到“人物同防”
厄瓜多尔白虾、挪威三文鱼、北美猪头,大连、北京、青岛、天津等地发生的局部疫情源头直指进口冷链食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是因为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新冠病毒的载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冷链真正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源于6月发生的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通过分析北京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水产品经营区域,而且这一区域环境受到新冠病毒污染最严重。这在世界上首次证实,污染的食品经冷链运输,可以跨国引发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让我们认识到,“外防输入”还要关注国外来的货物,特别是严防经冷链运输的食品把新冠病毒带入国内,引发新的疫情。
“当时大连发生疫情,我们在溯源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冷链食品加工和交易场所、冷链环节传播疫情风险。”7月22日,大连报告新增1例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大连市提出立即查明来源,将出现确诊病例的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和家属就地隔离,全面封闭企业,并划定风险区域。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大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赵作伟告诉记者,大连首次提出防境外输入从以“查人为主”转变为“人、物和环境同查”的防控策略,为之后各地相关疫情防控积累了经验。这也直接促使我国加强对冷链经营的冷冻肉食及海产品从业人员的管理。
尽管相关产品的核酸样本呈阳性,但由于从未分离到活病毒,冷链传播始终被认为是一种假设。直到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对青岛疫情溯源调查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青岛的案例坐实了新冠病毒“物传人”的可能性,也意味着“防人”的同时亦需“防物”,“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开始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
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仍在不断刷新。11月23日,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1月9日确诊病例的溯源结果,发现和从北美返回的一个航空集装器有关。吴尊友说,新疆喀什、上海陆续发现了在低温环境下,,集装箱或集装器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了类似于冷链的效果,引起了零星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进入冬季,无论是空运、陆运、海运,因其环境温度和冷链系统环境相似,有关部门已将涉及国际物流的其他运输视同冷链运输,从而加强管理。
冷链监管越做越细
随后,全国多个城市海关对进口冷冻海产品或肉食品进行检测,发现多个抽检样本核酸检测呈阳性。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我国。这些发现,使得海关等部门加强进口检测,各地市场监管和卫生部门也对当地冷链食品加强了监管,人物同防成为外防输入的核心策略。
刘珏表示,从事口岸入境冷冻与非冷冻物品的搬运、装卸、运输、批发、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是高风险人群,同时也是防控重点人群。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工作规范和疫情防控指南,开展健康监测,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以个人防护为例,在工作时要避免货物触碰面部、手触摸口鼻等,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工作服定期消毒。严格手部卫生,避免未经防护,手直接接触货物、货架等物品,减少暴露风险,预防感染的发生。
青岛疫情是由于相关部门主动对冷链从业人员定期监测,发现了处于感染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因此未形成较大范围扩散。定期对冷链环境检测、定期对从业人员核酸筛查,正是前期疫情所总结出的经验。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铁路集团等部门纷纷印发相关技术指南,对装卸、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等环节如何做好新冠病毒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
1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明确了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的预防性消毒处理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源头管控方面,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个国家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磋商,累计抽查50个国家14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对查出问题的22家企业采取了暂停或者撤销其注册资格等措施。截至11月24日,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陆运箱式货车、散货渔船等,确保输华冷链食品安全。
在物品消毒方面,各地推出创新手段。在天津,海关参与研发了10台冷链隧道式全方位消杀装置,采用自动六面喷淋消杀技术,可以对冷链商品、包装盒、电商快件、托运行李等进行快速无死角的喷淋消毒。深圳市率先实施集中监管模式,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只要进入储存、销售和加工环节,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杀,检测合格后才能出仓,流向深圳各大冷库。
随后,福建、江苏多地纷纷效仿。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逐层喷洒每件货物的6个表面,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才放行进入下一环节。而在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消费终端,进口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及追溯信息是验货必不可少的3张证明。进口冷链食品被卸载到专用的周转推车上后,迎接它们的依然是消毒液,随后才会被送往进口冷链食品储存专区,最终出仓销售。
“建立起冷链追溯系统十分必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一室副主任白莉研究员说,从天津疫情来看,在短时间内就追溯到了冷冻食品的流向,为防控提供了有力依据。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研发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时对接各地追溯系统;推动北京、浙江、广东等10个省份建立省级追溯平台,8个省份实现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平台数据对接,覆盖三文鱼、冻虾、牛肉等重点品类。同时,会同海关部门完善信息共享、数据对接机制,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全链条信息化追溯。
守住“家门”也要守好“国门”
目前,在公路、水运口岸,每天入境国际货运车辆保持在1.5万辆左右,到港国际船舶每天约500艘。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疫情发生以来,已有超过2.5万架次航班、100万人次旅客在这里出入境,目前每天有近3000名旅客入境。
作为全国冷链食品的重要进口口岸,天津口岸进口冻肉占全国肉类进口量的近1/3。
而青岛,拥有782.3公里海岸线,223个码头停泊点,8548艘船舶和2.2万余名渔民。
从这一系列数据不难看出,在外防输入的原则下,人物同防的压力巨大,特别是口岸城市。今年4月,绥芬河疫情暴发后,防控输入性疫情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随着对新冠病毒认知的不断加深,我国的防控策略也在不断调整,从守“家门”到守“国门”,从“人防”逐渐到“人物同防”。只有建立多层级、立体化、精准性防控措施,才能保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满足人员货物往来的需求。
不管是“人防”还是“物防”,涉及的部门和环节众多,比如进口冷链食品涉及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分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需要人工介入,任何一环出现纰漏都可能提升系统的风险值。“部门间有效协作是快速处理疫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机制。坚持‘境外预警、源头防控;精准检疫、严防输入;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将口岸检疫外扩内延,构建全链条覆盖、全过程监管、全风险管控的‘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专家王建明说。
“全国共有280多个口岸城市,这些口岸城市规模不同,其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也不均衡,大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都市,小到绥芬河、瑞丽等边境小城。”王建明介绍,一些国际卫生机场、国际卫生港等基础设施、人员配置、处置能力均较为完善的口岸城市,需要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忙而不乱;一些边境地区需要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比如及时分流,合理准备入境人员隔离酒店,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等。
元旦、春节等假期即将来临,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韩光祖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初步预测,元旦、春节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将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且集中于国内运输。预测春运期间旅客流动方向性较强,预计明年2月5日~10日达到节前高峰,2月17日~20日达到节后高峰。此外,元宵节过后可能出现第二次返程高峰。民航局将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成立春运工作领导机构,制订保障方案,在疫情防控、运力保障、旅客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此外,民航局将会同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就健全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进行专门部署安排。”
文:健康报记者 杨金伟
图:(除已署名外)健康报记者 张丹
编辑:徐秉楠
审核:曹政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