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长八刺苍穹!现场直击!

移动版    时间:2020-12-24 04:04



12月22日,
我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
长八起飞直指苍穹。


沧海之滨,长八腾飞。

12月22日12时37分,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现场见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将新技术验证七号、海丝一号、元光号、天启星座零八星、智星一号A星等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6次飞行。


该型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低轨卫星发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满足3吨至4.5吨太阳同步轨道发射需求。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应运而生——它能将我国运载火箭太阳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3吨提升至4.5吨。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将有力推动我国中型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火箭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指挥肖耘介绍,长八将带动和牵引我国未来中低轨卫星的发展,满足未来中低轨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对航天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长八拔地而起,人群沸腾相送

“5、4、3、2、1……点火!”

中午12时37分,伴随着阵阵微风和巨大的轰鸣声,长八在海边冉冉上升,尾部喷着明亮的火焰,划破云天,直上苍穹。

“飞了!太壮观!”22日午间,文昌航天发射场综合运动场观礼区,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观看嘉宾在长久等待后,终于等来了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下简称“长八”)在海边升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起飞瞬间,伴随着轰鸣声,塔架方向传来阵阵热浪。长八火箭腾空而起,在天空划过一道弧线,直插云霄之上。

然而,相比于火箭推进剂燃烧带来的温度,距离塔架三公里外观礼场却更“热”,现场数千名观众欢呼着,有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人现场与家人视频,有人踮起脚尖,仰望着天空,目送长八升空。


事实上,上午9时,文昌航天发射场就已经渐渐“热”起来。冬日的海南文昌褪去了酷暑,清凉舒适,嘉宾们则早已抵达发射场内观礼区,占据有利位置,静候火箭发射,在火箭发射前一小时,观礼区已经座无虚席,长八成为了人群中的“最热话题”。

60多岁的陈先生夫妇家住在海口,在几天前就赶到了文昌,专程来观看航天发射。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懂专业知识,但是很关心祖国的航空事业发展,每一次的发射成功让他们感到十分骄傲。


来自深圳某小学三年级的小胖更是难得,由于发射时间延期,不在周末,他此次是特意请假跟着妈妈从深圳来到文昌观看发射。

“现场见证,意义不凡!”小胖的妈妈表示,此次机会难得,让孩子在现场感受火箭发射,很有教育意义,更能激发出孩子的国家自豪感。

长征家族的新成员:运载能力从3吨提升至4.5吨

随着此次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我国运载火箭太阳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3吨提升至4.5吨。

据了解,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采用芯级捆绑2枚助推器构型,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起飞推力约480吨。

长八火箭箭体结构芯一级直径3.35米,芯二级直径3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直径4.2米。动力系统芯一级配置2台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二级配置2台8吨级YF-75氢氧发动机,助推器配置1台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


据肖耘介绍,目前我国具备中低轨道发射能力的主力运载火箭,能够将3吨的有效载荷送到太阳同步轨道。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则将此项能力提升到了4.5吨,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能力的提升,对卫星等有效载荷来说也将是一个平台的升级换代。

“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具备5吨级运载能力的长征八号火箭,将和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形成更加优化、合理的能力布局,这将大力提升中国航天进出太空的能力,对推进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肖耘说。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集体亮相,逐渐在密集、复杂的航天任务中担当重任,中国运载火箭发展迈入绿色无污染的新阶段,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5年至2016年,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先后4型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首飞任务。2年内4型火箭首飞,不仅国际航天前所未有,更是极大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基本构架。

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了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在继承现役运载火箭技术基础上,攻克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50吨氢氧发动机、5米直径箭体结构设计制造、助推器摆动控制等数十项关键技术难关,运载能力和火箭性能达到现今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9月25日,长征火箭家族中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圆满成功。该型火箭具备全箭整体储存、星箭快速对接、环境自主保障、高效快速发射,全天候数小时内完成发射的能力,可实现卫星快速组网和补网,满足应急发射需求。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长征七号火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二级半”构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5吨,达到国内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长征七号火箭研制应用了96项新技术,其中重大关键技术12项,新技术比例超过70%。

2016年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该型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新研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50吨氢氧发动机等多型新型发动机。火箭设计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为重点,采用“一级半”或“二级半”构型,芯级直径达到5米,捆绑四枚3.35米直径的液氧煤油助推器,火箭全长约60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它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追赶上运载火箭的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现役运载火箭相比,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推出是又一次巨大的技术跨越,不仅是它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而且它的运载能力成倍增长,令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高。

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现役的运载火箭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实现新老火箭全面交替,使我国的运载火箭水平再次跨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更高性价比的火箭,将拓展中国航天商业舞台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围绕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展了规划,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运载运载火箭的型谱发展规划。

我国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论证过程中,以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发动机为基础,提出了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构想,并通过二十多年的预研和工程研制,成功研制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形成了2.25米、3.35米和5米直径的通用模块,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模块化、系列化、组合化”发展奠定基础。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为了搭起中国航天更广阔的舞台,将进一步挖潜运载火箭能力,构建完善的运载火箭型谱作为了团队追求的新目标。


他们从我国现有的火箭模块中,通过几百种的搭配,不断创新研制思路和方案,最终提出了现在的构型。

据火箭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段保成介绍,长征八号火箭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制,从能力指标、经济可靠性等综合考虑,努力实现火箭研制和市场挖潜的“双成功”。

长征八号火箭自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通过包括项目制、高继承性的尝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配套成本,实现火箭的成本有效控制。

也正是因为火箭研制之初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制思路,研制团队对市场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在此次发射任务中,火箭研制人员一直与卫星用户沟通星箭接口等问题,积极主动为用户服务。后续随着批量化生产的能力提升,客户从签署发射服务合同到实施发射将缩短至一年,组网建设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长八火箭本身运载能力达到5吨级,而起飞规模为356吨,运载效率在国内火箭中是名列前茅的,运载能力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必然会带来很高的性价比。”段保成说,随着中国航天火箭图谱不断丰满,未来的舞台也必将更加广阔。

*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说找不到南报菌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把南报菌设为“星标★”吧~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记者|朱红鲜 发自海南文昌
摄影|董天健 发自海南文昌
后方联动|王诗堃
视频|王俊涛
海报|彭晓 刘子葵
通讯员|王伟童 李帆
统筹|徐勉 张志超 王勇幸 王良珏 张西陆 赵晓娜

编辑 | 卓佩仪

校对 |曹柏英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32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