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黑人最时髦的衣服,是你扔掉的二手货
2020 年 12 月 26 日 02:07 琼海之窗
去肯尼亚做了两年生意的朋友陈更新在微信上告诉我,他有时候会感到恍惚,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中国,还是在非洲。
在非洲,印有汉字的二手衣服正在逐渐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去年一个旅游博主,在离家一万多公里的肯尼亚,发现自己母校的校服,披在了一个当地大哥的身上。成都七中出来的学生果然都是有出息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成都七中在非洲设了分校。不管什么二手衣服在非洲都好卖,很多废旧的校服都在这里重新被宠溺。如果不是商店的老板皮肤黑,还真以为他是惠东职中的老师。非洲人第一次看到衣服上印着的汉字,就跟中国人第一次看见埃及金字塔上的铭文一样。在非洲大地,这些印有东方神秘符号的衣服,已经悄悄成为当地人衣柜里的时尚单品。红色长裤,搭配金色衬衫背后大大的“命”字,再加上拄着的拐杖,整个气场就像是精通五行八卦的算命大师。那些奔赴非洲旅游的中国人,在街上看到黑人穿着饿了吗或者美团的T恤衫走过,通常会第一时间打开手机里的外卖软件。“有一回驱车经过非洲第二大的基贝拉贫民窟,看见不少身着美团外卖以及饿了么的非洲哥们。”在中国,夹带商业广告字样的文化衫连自己公司的人下班后都想立马脱掉。但是这些印着“开业大吉”“全网最低”等标语的衣服,,却因为颜色亮丽,而成为非洲时髦群体眼里的抢手货。各种五颜六色的文化衫为黑色的躯干增添一道缤纷色彩。无论走到哪里,你总能看见各种中国学生的校服和中国企业的工装。中国文化通过印在这些二手衣服上面,在非洲大陆上像角马一样迁徙。你可能想不到,就连华佗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也是被印在衣服上。那些印着中国过时网络流行语的T恤,直接让我的朋友陈更新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产生感知错乱。“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和“做个俗人”等网络用语,让他回忆起了自己杀马特时期的QQ个性签名。但对非洲人来说,并不存在这些疼痛记忆。相反,胸前规整的汉字在他们眼里,意味着时髦。“就连齐鲁证券也到非洲设立分部,说明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每次穿着从二手市场上淘来的那件蓝色的夹克,尼尔走在路上发现主动跟他合影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上次有一个还拿着摄像机一路追着他到了家里,就为了给他胸前的“中国”两字来个特写。拍完还塞给他1000肯尼亚先令(约等于人民币58元),够他再去二手服装市场买两件红色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吉空巴市场,不仅是肯尼亚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整个东非最大的二手商品的销售与集散地。整个市场有上千个摊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件来自中国的二手衣服在这里中转。一件印着“穿越深圳”汉字的T恤,在混杂着英语和斯瓦希里语的讨价还价声中被一位强壮的黑人女性收入囊中。五天后,这件T恤将会出现在肯尼亚北部城市洛德瓦尔下面的村子里,在村子入口的一棵树下被一位村民以380肯尼亚先令赊账穿走,才暂时结束它的旅行。而两个月前,这件T恤还在深圳龙华区某个小区房子的衣柜里,它的最先持有者是一位读初三的学生。这件衣服是在她去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上发的,今年穿起来有点紧,于是她的妈妈在冬季到来前将这件衣服连同几件旧衣服打包好,丢进了小区的旧衣物回收箱里。将旧衣服丢进小区的回收箱里,第二天你就将它们给忘了。但是你的旧衣服却跟随全球化的浪潮,开启了一段秘密旅途。在整个珠三角地区,每天有数万名二手衣服商贩,活跃在各个小区收集衣服,他们就是非洲潮流最前沿的国际买手。由他们收集的二手衣服,会被转运到中转站,再交由专门从事这一行的贸易公司。这些旧衣物会在贸易公司的手里经过一轮筛选,差一点的切碎与棉布混合做成工业擦机布,好一点的打包装货柜,发往非洲。二手衣服在整个非洲都很常见,从加纳、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坦桑尼亚,到贝宁、乌干达和肯尼亚。在这些国家的二手服装市场,每天都挤满了前来淘货的批发商。只有跟老板关系好的人,才能在中国货柜到达的第一时间得知消息。衣服成堆地捆成大方块,在这里买衣服就跟买巨型福袋一样。谁也不知道自己抱回去的袋子里有什么款式的衣服。不少摊贩会将拿到手的二手服装进行清洗、熨烫、裁剪等再加工,再重新流入市场。在国内一斤6毛钱收购的二手衣服,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转运,在非洲露天市场完成了蜕变,一件可以卖上几十块钱人民币不等。很多非洲人根本不会去想购买二手衣物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关键是它们实在是太便宜了。即便是当地的中产阶层,也会行迹于二手服装市场,选购心仪的衣服。在纪录片《旧衣的秘密》里,一个当地人坦言:“二手衣服买回家基本上可以直接穿,而购买传统服饰,还需要找人专门量身定制,并且价格不菲。”有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每年会购买10件左右新衣,其中会有3-5件衣服被丢弃。每年被丢弃的衣服约有5000万吨,而回收率不到10%。2018年,中国是世界第四大二手服装出口国,总共有2.8亿美元二手服装出口,其中70%以上销往了非洲市场。中国人的二手衣服,多数进入了肯尼亚、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一件衣服全球跑,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人力转运、打包和销售。这个话题在国内互联网上也引起过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质疑:“我们免费捐的的衣服,最后成了一些人倒买倒卖获利的商品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能理解,毕竟不获利很难有人去推动做这个事情,废物能继续利用也是双赢的局面。而在国外,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是二手衣服对非洲本土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打击和阻碍。来自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二手廉价衣服如潮水般涌入市场,淹没了本地的服装摊位,使当地的服装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保护当地的服装产业,一些国家已经在尝试提高进口二手衣服的关税。满大街的中文二手衣服就是非洲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过渡现象,要彻底消灭二手衣服,非洲得先消灭贫穷。不然世界上需要二手衣服的人永远会比需要新衣服的人多。资料参考:纪录片《旧衣的秘密》、非洲生意网、经济学人、@CRI行走非洲、微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