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色让人胆战心惊,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图/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又最诱人的食物?
是开罐后无所不在且有难以消散恶臭的鲱鱼罐头?是以“屎”为料的黑暗料理牛瘪火锅?还是有敲骨吸髓之乐趣的鸡头鸭头鹅头猪脑羊脑兔脑阔?不,都不是。
是血啊,是光滑鲜嫩如肌肤的鸡血鸭血鹅血猪血牛血羊血啊......
▲ 中国各地吃血指南,你达标了多少?制图/伍攀
你看吧,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吃肉,就都有吃血的文化,软嫩嫩,红艳艳,是谁也拒绝不了的别样滋味。
晕血,同时又爱吃血,应该怎么吃?简单!把血藏在糯米里,藏在面条里,藏在豆腐里......
在中国各地,有一种食物叫血肠,把糯米泡软后,和血混合在一起,然后把混着血的糯米塞进肠衣里,上锅蒸熟是普遍的吃法,做好的血肠,颜色黑红,有米香有内脏香。
而各地细微的区别则在于其中的调味,比如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地,那里的血肠做法清淡,有苏子叶作为调味,粘糯的口感中还带着点清香,可以切片配上酱油、辣酱,也可以辣炒,或者加在酱汤中食用。
广西壮族的血肠叫猪龙碰,调味会更重,糯米里加血、葱花、盐、油和香料拌匀,一同灌入肠中,可煎可炸,也可以与当地酸菜同炒,香气四溢。
米血肠是云南彝族美食,猪血混合糯米、茴香,灌入大肠内,煮熟即食。串在竹签上,可烤可炸,软糯鲜香。
闽南地区米血糕也是血和糯米的组合,常见的米血糕,分为鸭血糕和猪血糕,台湾也有用鸡血的,蒸熟后切块,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炸着吃、放在关东煮里卤着吃。油炸后与油香结合的米血糕外脆内糯,看上去油黑靓丽,蘸上花生粉,浓郁的花生香萦绕于口,没有腥味,只有浓郁的香。
作为面食大省,陕西则把血藏在了面条中。陕西新庄血面条也叫“血条子”,用猪牛羊或家禽的血和面,切成面条煮熟,盛于碗中,再浇上臊子汤,撒些青菜末即可食用。做好的血面条也可以晒干保存,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随吃随煮。
同样来头的还有甘肃庆阳的猪血烩豆腐,鲜猪血加入荞面,在锅中摊熟,切成菱形与猪油、豆腐片、洋芋片烩成一锅,婚丧嫁娶客人随来随吃。一碗猪血烩豆腐,光滑爽口,麻辣适中。
东北吃饺子有种说法叫原汤化原食,吃血这件事上,最美的不过“鸭血化鸭肉”。湖南洪江血粑鸭是血粑和鸭肉的混合。鸭血粑类似血肠,杀鸭时将鸭血滴入浸泡好的糯米中,待鸭血凝固,上锅蒸熟再油炸,就是血粑。把血粑和鸭肉同炒,加入辣椒姜片,和当地的洪江甜酱,一道酥糯俱全的美味就炒制成功了。
永州血鸭则更为生猛,鸭血滴在积菜水中,积菜水里的酸使鸭血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在炒鸭子最后一泼,香辣中带着微酸,鸭香浓郁,鸭血刺激,别有风味。
在江西莲花,有一句话叫“途经莲花不尝鸭,简直让人笑掉牙”,说的就是莲花血鸭。莲花血鸭,做法跟永州血鸭类似,用当地的仔鸭,加上茶油、米酒、红辣椒一同炒制,最后泼上鸭血,紫红色的鸭肉呈浆糊状,色美味香,鲜嫩可口。
“嗜血”爱好者——吃货的顶级境界
但在真正的吃血爱好者眼中,最美妙的吃法是直接吃。
在广东,人们最爱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来一碗韭菜猪红汤,猪红滑嫩,韭菜味浓,一碗下肚,从脚底暖上天灵盖。韭菜气味强却不霸道,一点都不抢猪血的风头,反而把猪红的鲜味放大,并掩盖了猪红的腥味。
用猪血熬粥也是一绝,相对于打边炉动辄象拔蚌龙虾的豪华,猪红粥则更为亲民,早上来一碗猪红粥,添上一小丝的柴鱼和肉末,一碗又热又烫的猪红粥下肚,开启新的一天。
东北杀猪菜里,在雪白的肥肉和黄绿色的酸菜中,最耀眼的就是那一块块红棕色的猪血,粗犷中带着些软嫩细腻,夹起一块往蒜酱中点上一点,蒜泥的辛辣、酱油的咸香,让血肠的香味更完美地释放。
豫北安阳有道煎灌肠,跟东北血肠做法相同,杀猪时的猪血留存,灌入猪大肠的肠衣中,待其凝固,即成灌肠。做好的灌肠可以凉调,叫筲灌肠,滑嫩爽口,可以煎食,叫烧灌肠,黑亮诱人,吃起来焦香脆韧。
南京鸭血粉丝汤里的鸭血滑嫩,鸭胗、鸭肠、鸭肝都无法抢去其风头。鸭血饱满鲜嫩,浮在乳白色的汤上,煞是好看,喝一口,一整天都因这碗热乎乎的鸭血粉丝汤而变得美好。
作为吃羊大户,内蒙古人把羊血做成血肠,相比猪血更嫩更香,口感软糯而微咸,外皮有韧性有嚼头,内脏香气中还带有丝丝羊奶香,蘸上蒜醋或辣椒酱,完美!
羊血偏膻,有些人吃不惯,但陕西人也有其应对之策:加辣,加蒜,加各种香料,便成了西安辣子蒜羊血。羊血软嫩,筷子一戳就破,切成小方块的羊血裹满红油,和蒜末香菜一拌,香味直扑鼻腔。
同样用辣来掩盖血腥气的还有善于吃辣的川渝人民。重庆火锅里的涮鸭血像红宝石一样透亮,倒入九宫格的四个角落,待其煮熟上浮,用筷子轻轻夹起,入口跟豆腐一样嫩滑,鸭血充分吸收了锅底的香味,一边烫口,一边鲜香。
毛血旺一碗装百味,百味中则以血为尊。用熬好的骨汤里有10多种香料,和鳝鱼、酥肉、午餐肉、毛肚、肥肠、薯粉一起烹煮,最后淋上一勺热油,一瞬间香气四溢,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