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咱家新年货
2月9日,海口市民陈颖和儿子购买的扶贫产品迎春节。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2月9日,在海口国兴大道大润发超市,市民选购纸浆碗。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2月9日,在文昌市文城镇竹苑村,村民张贤明一家三口,开新车迎新年,幸福感满满。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编者按
这一年,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从城里到乡间,从线下到线上,一项项政策红利得到最大限度释放,在奋进脚步中,一些“新”年货更显深意:购物清单上,人们添置了绿色可降解塑料制品;城乡公路上,崭新的新能源车来来往往;电商平台上,助力乡村振兴的助农产品销售火热……这些尖货好货,带来的是老百姓在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最真实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
在新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实地探访,感受各地群众置办年货中的新变化,分享生活变迁的幸福和喜悦。
省钱年货,有多牛?
文昌文城镇竹苑村村民有话说——
新能源车好,去年省了一头牛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午后的椰乡,水清草绿,春光正好。路旁盏盏高悬的大红灯笼,昭示着新春的临近。这几天,为了筹备年货,是文昌市文城镇竹苑村36岁村民张贤明忙得不亦乐乎。这不,除了春联、水果、文昌鸡等新年必备物件,他还买回了一辆新能源轿车。
“瞧,这辆是新买的,给我老婆开,我自己开去年买的那辆,也是新能源车!”2月7日下午4时许,海南日报记者来到张贤明家中时,他刚好从镇墟买完东西回家,利落地停稳车子,插上充电线,高兴地给记者介绍起来。
眼前的新能源车,一辆红色,一辆蓝色,虽然车子不大,都只有两座,但并排停在院子里,显得十分醒目。
“别看个头小,实用着哩,经济实惠!”张贤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一辆车花费总共不到4万元,海南和文昌省市两级分别鼓励新能源车消费,各补贴1万元,实际自掏腰包支付不到2万元。
充电咋办?“政府免费上门安装充电桩!”张贤明说,因为不用加油,相比燃油车,这项开支更是节省了一大笔钱,“粗略估算了一下,一年能省下1万多元,能买一头牛呢!”他用省下来的油钱供两个孩子上学,绰绰有余。
张贤明夫妻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个体户,平时除了种槟榔、养蜜蜂、养咸水鸭、捕鱼,还常常给文昌、琼海、海口等地的消费者运送当地的农特产品,用车频率高。“不仅方便,这是新能源车,环保呀。”张贤明告诉记者,竹苑村毗邻八门湾红树林,优良的生态环境让村民们引以为豪,村里选择绿色健康出行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张贤明家的充电桩上,我们看到一个方形的电表,上面记录着车主每个月的用电量,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张贤明充值不到30元钱。“一般每晚充电8个小时,一天能跑300公里,从文昌到海口,来回都够啦!”张贤明说。
在张贤明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他的妻子王国燕主动过来“插话”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了,真的应该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好政策,就没有村民今天的好生活。”王国燕说,今年春节,她正打算开自己的新能源车回琼海的娘家拜年去。
从张贤明家的小院出来,沿着平坦的水泥路出村口,经过滨湾路,转眼就上了海文高速,两头分别连接着海口和琼海。
“得益于交通路网的改善,如今不仅村民出行更方便,来文昌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张贤明说,接下来,他和妻子计划在村里开农家乐办民宿。“有了新能源车,我们可以随时载着客人逛美丽乡村,看红树林湿地,带孩子们到海边捡螺、抓螃蟹呢。”他这样憧憬着。
(本报文城2月9日电)
环保年货,有多牛?
逛超市的海口市民有话说——
替代产品赞,践行禁塑一起牛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王艺晓
“你再拿一包8只装的餐碟,左手边,一次性甘蔗纸浆的那个。”2月8日,腊月廿七,在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的年货大街区域,市民张玉珠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让丈夫从货架上取下要买的商品。
堆成小山似的购物车里,除了春联和饮料酒水,还有一包包袋装的餐碗、碟、盘。
“今年超市里卖的都是纸浆碗碟,货架上找不到以前那种塑料碗碟了。”接过丈夫从货架旁递来的纸浆餐碟,张玉珠翻看了一圈,指着包装袋上的产品信息说道,“耐用最高温度95℃、食品接触用……可以,就这个了。”
张玉珠是内蒙古人,孩子在海南定居工作,春节期间的家庭聚餐是她和老伴要操办的“重要大事”。“每年亲友来拜年、家里搞聚餐,一次性餐具都能派上大用场。”她说道。
但在张玉珠的年货采购记忆中,往年自家购物车里几乎没出现过纸浆碗碟的身影。
去年12月1日起,我省“禁塑令”正式实施,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被全面禁止,替代产品“上岗”。在家乐福、大润发、盒马鲜生等多家大型超市内,除了货架上摆放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全生物降解产品外,生鲜区的连卷环保袋、熟食区打包用的一次性餐盒也都是可降解材质,顾客可免费使用。
在海口大润发(国兴店),同样有不少人将一次性降解餐具加入购物车中。“春节期间,我们想带着孩子去露营,这些餐具质量不错,不仅干净卫生,而且绿色环保。”市民李文峰说道。
在该超市中,记者还注意到,收银台处统一“亮出”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付费使用的宣传牌,写着“少用一个塑料袋,减少碳排放12克”等标语。
事实上,绿色环保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张玉珠、李文峰年货购物车里的纸浆碗碟,正是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产品,它们由甘蔗、竹浆、纸浆等原料制成,可在自然界中消化分解。
“拒绝‘白色污染’是新趋势新潮流,我们对禁塑很有信心。今年春节家里购买使用一次性纸浆碗碟,过了‘不塑’之年,也赶上了践行禁塑的环保新时尚。”张玉珠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环保商品被添至自家年货购物车中。
(本报海口2月9日讯)
助农年货,有多牛?
线上线下买买买的居民有话说——
农货品质优,乡村发展一定牛
海南日报记者 苏庆明 计思佳 李佳飞
实习生 范平昕
土鸡蛋、红米、蜂蜜、马鲛鱼、茶叶……2月9日,春节前夕,在海口市申鑫广场小区,市民陈颖准备的年货,与往年相比分外特殊。
“都是助农产品!”陈颖兴奋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几天前,在海口国兴大道海南广场举办的“消费助农大集市”上,他收获颇丰,“这个土鸡蛋,色泽很好,吃起来唇齿留香;这两瓶蜂蜜,我妻子这几天每天都喝,口感不错;还有这袋红米,已经多次回购了。”
陈颖介绍道,如今全省各地生产的助农产品很丰富,价格、品质、包装都不错,基本可以满足自家的年货需求。“除了参加助农集市,助农产品的购买渠道也越拓越宽。”陈颖说。
“大家团购的年货到了,赶紧下楼取吧!”2月9日下午,像往常一样,在海口滨海新天地小区微信团购群中,社区团购团长周雪娜发出了取货提醒。
周雪娜介绍,去年,小区引入了向农户下单、送货上门的社区团购。“我们几乎每个月都发起一次团购,买的都是永兴镇脱贫户种植的时令果蔬。产品很划算,像佛手瓜4斤7元,甘蔗3元一根,基本上只有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品质也很好,很受欢迎。”她说道,“大家得知消费同时还可以帮农户增收,小区居民团得起劲,吃起来也是有滋有味。”
吃鸡,是海南人过年的“必选动作”。前两天,文昌市锦山镇居民黄兹志,刚刚向认识的文教镇加美村脱贫户林尤道买了8只文昌鸡。
“这些文昌鸡都是林间散养的,吃的是自然草料、五谷杂粮,养足了时间,品质好,一般市场上还不一定买得到哩。”黄兹志来到林尤道家中采购时,鸡群在林下跑得正欢,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如今自己一有机会就会买助农产品,希望为脱贫户增收和乡村振兴尽一些绵薄之力。
有了市民百姓的踊跃支持,脱贫户直接受益。近期,在海南爱心扶贫网上,白沙黎族自治县富涵家禽合作社的虫草鸡蛋冲上了扶贫产品销量排行榜第二名。
富涵家禽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陈荣介绍,该合作社共纳入白沙牙叉镇、七坊镇、青松乡共约4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海南爱心扶贫网共销售鸡蛋等产品约100万元,贫困户分红20多万元。
“海南爱心扶贫网已经是我们销售扶贫产品的重要渠道,我们也精心把控品质,回馈客户,让大家过年吃上又香又放心的农产品。”陈荣说。
(本报海口2月9日讯)
一线快评
新年货晒出新收获
魏燕
起早赶集买年货,天晴趁暖宰鸡鸭。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看看大家晒出来的年货,除了往常的“海鲜水果和蔬菜,瓜子烟糖与酒茶”外,还多了不少新鲜货,比如,在扶贫网上给老家父母买的海南农特产品,一两万元就能开回家的新能源汽车,过年用的可降解塑料制品……
新年货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开进普通农户家,总价才不到4万元,政府还能补贴一半;海南全面禁塑后,可降解的塑料袋、餐具成了年货热销品,反映出绿色环保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近年来,网购已成人们普遍购买年货的方式,今年扶贫产品成为新宠,土鸡蛋、红米、蜂蜜、茶叶等海南特色产品通过爱心扶贫网等网购平台进入千家万户,电商和扶贫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和家庭消费的主力后,在年货的品种选择、购买方式等方面都更潮更年轻了,更能清晰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新年货晒出新收获。年货清单更新的背后,是海南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是海南发展的具象化。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以来,免税购物等多项优惠政策相继落地,脱贫攻坚、全面禁塑、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政策措施稳步推进,自贸港建设让千万海南人共享红利,也得到了千万海南人的支持。这收获与支持,便体现在千万海南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千家万户的年货购物篮里,承载着人们抹不去的新年情怀,也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
- 特朗普将受审(2023-04-04)
- 台积电掉进陷阱之后(2023-04-04)
- 北约出兵如果成真 中国必将“唇亡齿寒”(2023-04-04)
- 解放军将火炮和坦克搬上货轮搞演习(2023-04-03)
- 美国冻结白俄罗斯总统专机(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