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寻找最纯发音人

移动版    时间:2021-03-16 04:05

寻找最纯发音人
三亚崖城迈话发音人参加面试会。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寻找最纯发音人
乐东方言发音人黎玉聪获得荣誉证书。

寻找最纯发音人
张惠英在发音人黎玉聪家中进行纸笔调查。

文\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徐珊珊

周秦之时,政府派遣“輶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语,并加以记录整理。西汉扬雄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应劭将此书名简称为《方言》,此后“方言”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

寻找最纯正的方言发音人、录制最地道的海南方言,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海南项目开展的关键。2016年—2020年,8所高校11个专家团队的55位工作人员犹如古代的“輶轩使者”一样,分别在我省14个市县的25个调查点进行方言调查和记录。

征召发音人

越“土”越地道

“我们的话很土,又不好听,有什么好调查的呢?”面对一些方言发音人的疑问,“语保工程”海南项目首席专家、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冯法强与团队成员起初颇感无奈。经过他们的耐心解释,发音人才逐渐了解到“语保工程”留住乡音的重要性。

为了保证方言调查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按照要求,一个调查点的发音人包括两名55岁—65岁的老年人和两名25岁—35岁的年轻人,男女各半。根据省教育厅的征召要求,“语保工程”海南项目方言发音人要符合众多条件:发音人要能说地道的本地方言;在本地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本人祖辈两代以上及配偶均为本地人,且无在外地一年以上生活经历等。除男、女青年方言发音人可以因求学离乡外,中老年方言发音人不能有在市(县)以外地区单次连续长住一年以上时间的经历。

“长期外出求学、务工,接受外来社会和文化的冲击,会对母语方言发音产生影响,因此发音人要长期生活在海南本地,越‘土’越地道。” 冯法强说。

据冯法强介绍,征召发音人的信息发布后,我省各地教育局会推荐方言发音人,有时需要专家团队成员通过私人关系寻找,也有不少发音人主动报名。专家面试挑选出发音人,采录验收合格后,国家有关部门会给发音人颁发荣誉证书。

2016年—2020年,“语保工程”海南项目方言调查一般在暑期进行,项目组专家先进行纸笔调查,用国际音标记录发音人的发音,对此进行分析、归纳,确定该方言声、韵、调系统,再用摄像机录制发音人的发音情况。不同的发音人录制时间不同。在录制情况顺利的前提下,由于老年男性需要记录的内容最多,大概需要两周;青年男性大概要录制五天,与老年男性的发音进行对比;青年女性、老年女性大约录制一天。

一个语言调查点需要用方言录制以下内容:1000个字、词汇1200个、语法50句、口头文化(方言故事、歌谣、戏剧、俗语、童谣等)20分钟、多人对话20分钟。然后,由专家团队整理语音资料,用国际音标记音、记录方言字及其相应的普通话意思,通过验收后才能结束调查。

方言录制环境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环境安静(不能出现鸟叫、空调声),发音人语音清晰,录制过程不能歪嘴、眨眼。

“有时由于周边环境较为嘈杂,专家们只能深夜进行摄录。种类繁多的录音内容,让许多土生土长的方言发音人有时也难免‘卡壳’,一时想不起某个字或某个词的发音。个别发音人由于录音工作

繁琐,还会出现中途‘跑路’的情况。”冯法强说,“对此我们也很无奈,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专家团队和发音人都很辛苦。”

寻找发音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

方言发音人要符合众多条件,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适的人选,过程十分艰辛,用“众里寻他千百度”来形容也不过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王彩说,2019年,他在五指山市寻找发音人的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方式,包括在当地广播电视台发布发音人遴选信息,通过教育局发动市区中小学校长“海选”发音人,但是都一无所获。后来,他们又到社区居委会和街头巷尾的老爸茶店物色发音人,几天下来依旧无果。

“在朋友的推荐下,经过面试,我们最后才确定了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4名发音人。”王彩说,好不容易确定了发音人,但是在摄录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一位发音人在摄录期间参加了合唱比赛,结果嗓子唱哑了,无法再参加下一阶段的语保摄录工作。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又回到了起点,又要重新再寻找合适的发音人。”

2018年,年近八旬的海南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方言研究专家张惠英独自带着行李到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寻觅发音人。

几天过去,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发音人,张惠英来到黄流中学门口,向值班人员打听学校退休教师的情况,“当时他们推荐了黄流中学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校长,他人脉广、资源多。不过,他们只告诉我这位老校长所住小区的楼栋号。我不得不挨家挨户敲门询问,但是没有一户人家开门。”

“晚上,我终于电话联系上了这位老校长,在他的推荐下,我终于找到了一位合适的发音人人选。”说到这里,张惠英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透露出了当时的欣喜之情。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张惠英和团队人员在宾馆房间摆好摄录设备,结果却等来那位发音人婉拒的消息,张惠英和团队成员只好又踏上了漫长的“寻人”之路。

在寻找发音人的过程中,我省专家团队屡吃“闭门羹”,足迹几乎遍布全岛。在多方努力之下,“语保工程”海南项目5年来共征召到约250名方言发音人完成录制任务。录制发音记录最地道的方言为了确保方言的确定性和代表性,确定一名发音人前,要经过专业、繁琐的测试。不过,层层筛选确定发音人,这只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在摄录过程中专家团队还要面临许多挑战。

张惠英回忆,当年发音人参加录音、录像时,正值最炎热的暑期。“摄录期间,背景噪音不能太大,蝉鸣鸟叫、汽车喇叭声甚至连空调声都可能对录制造成干扰。”张惠英说,为了确保录制效果,他们在海南最炎热的夏天只能关紧门窗,不能开空调和电扇,录一遍下来,团队成员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用布堵住门缝、选购具有降噪功能的专业摄录设备……为了确保录制质量,“语保工程”海南项目专家团队通过多种方式对录制环境进行防噪,有时只能选择在晚上录制。

“有时结束录制时已是下半夜,大家都睡眼惺忪,有人困得坐在地上仰头就睡着了。”王彩说,由于高强度的连轴转,他的两台笔记本电脑都先后死机“罢工”。

与此同时,发音人也要克服重重困难。“录制时,身体不能乱动,眼睛眨一下,重来;咽了口水,重来;房间外有脚步声,重来……”乐东黄流镇调查点方言发音人、黄流中学退休教师黎玉聪说,

摄录时,要求身板挺得笔直,“我中途好几次都想放弃了,但是张惠英教授总是在一旁为我鼓劲。这位退休教授工作起来比年轻人还拼,她认真敬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也慢慢认识到录制方言的重要意义。”

录制过程中,发音人除了要用方言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说出规定字词,还要用方言说俗语、讲故事、对唱民歌等。

“我们黄流东边有个人叫开三。他去一个叫抱分的地方,租一片园来种西瓜……”黎玉聪在录制时用黄流话说故事《知开三名不知开三面》以及“吃人一点水,念人九点情”“关嘴好过关板门”“东杠风,西杠雨”等俗语。他表示,这些方言俗语在当地广为流传,说起来让人感到分外亲切。

“郎在异村妹在乡,寸断肝肠不得相。寸断肝肠不得会,异人挂在异人乡。会也难会逢难逢,烟塘水烫鱼难容……”录制现场,东方军话发音人符关凤、高东恩还用军话对唱起了动听的民歌。

崖州民歌传承人、三亚崖州区港西小学副校长麦宜斌被选为港门话发音人。他说,虽然录制过程辛苦,但在乡音逐渐衰亡的今天,能为保护方言乡音做点事,他感到很荣幸。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34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