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和谁睡,结果大不同?背后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2021 年 03 月 29 日 06:04 琼海之窗
老有人说,孩子和老人睡,影响心智发育;孩子和爸妈睡性格更优秀。真的有这么严重么?孩子和谁睡真的会影响他一生?
——派妈
来源|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
除了偶尔愿意跟她玩会,其它时间就一直黏着奶奶,特别是到了晚上,非要跟奶奶一起睡,甚至连床都不给别人躺。很多职场妈妈或者因某些原因不能陪伴孩子睡觉的父母都会有和小莉一样的困扰,会抱怨孩子跟他们不亲,为此而感到难过。儿童教育专家小巫也曾提醒大家:“谁和孩子一起睡,孩子才是谁的。”虽然说得有点直接,但从心理学来看,孩子与谁更亲近,取决于孩子的安全感和情感稳定性的建立。所以孩子从小跟谁一起睡,就和谁更亲密,这真会对亲子关系有影响。关于孩子跟父母睡觉还是跟老人睡觉,网友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天使:我家孩子从小跟着老人一起睡觉,孩子跟我们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孩子成年后也显得非常的胆小,性格非常的粘人,而且不懂得独立,真是操碎了心啊。
@蝶恋花:生完孩子坐完月子之后,孩子的奶奶替自己分担了一下照顾孩子的义务,感觉特别好。
@勿勿那年:我家孩子从小跟自己睡觉,跟我们的感情也非常的好,孩子成年后也非常有安全感,做事情稳重有条理。
网友的评论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利与弊。
那么孩子到底应该跟谁睡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个婴儿,在生命中的第一年,母亲应该为其提供子宫般的成长环境。这个子宫般的环境,既是外在可见的环境,比如温暖的家,温度合适、光线合适,母亲无时无刻的陪伴,尤其是睡眠时的陪伴;而内在的条件,非常重要的是,母亲应该被周围的成人关心与呵护,真正支持到母亲对孩子的陪伴。康拉德·劳伦(Conrad Lauren,奥地利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将鸭子分为两组:A和B。A组由母鸭孵化,B组则由人工孵化。A组的小鸭在新生的第一眼,看到的是鸭妈妈;B组小鸭在那一刻,看到的是劳伦。当这两组小鸭感觉危险时,B组小鸭躲到的是劳伦身后,而不是选择鸭妈妈。它们会认为劳伦就是自己的妈妈。该实验被称为“印刻效应”。在新生儿初期时,孩子会对照顾者产生情感依赖,而依赖的主体是主要照看他的那个人。妈妈作为最早的喂养对象,能够给予孩子稳定、持续的安全感,在这一点上无人可以与妈妈相媲美。0-3岁的孩子会在此阶段建立最坚固的亲子依恋基础,这时孩子和妈妈睡,才能得到足够的关怀与情感满足。宝宝跟妈妈同睡有很多好处:宝宝在妈妈身边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高;有利于调整妈妈与宝宝的睡眠周期,让妈妈睡得更好;妈妈喂奶更方便。而且小时候与父母睡的孩子,长大以后性格上更自信、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也会更好,学到的知识多、见识更宽广。但是与宝宝同睡唯一的弊端是影响父母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会给孩子建立一套“睡前程序”:洗澡、抚触、睡前小故事。让睡前的陪伴,成为独属于父母与孩子的亲子时光,并养成良好习惯,孩子自然睡得香甜。电影《天堂回信》里的小男孩晨晨,由于父母在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去往国外,所以他总是和祖父相依为命。5岁多的时候,母亲从国外回来了,当他看到母亲时,只是感到紧张和陌生。在晨晨的心中,爷爷是离他最近的人,自然无法接近母亲。有的妈妈可能会说,等孩子大了自然和父母亲,其实这只是父母们的自我安慰,婴儿对父母的依恋关系是会消失或转移的。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说过:“如果在3岁前,妈妈和孩子分离超过两周,孩子的被抛弃创伤将是不可逆转的。孩子越小,心理就越脆弱,受到的伤害就越难以弥补。”现实生活中,在孩子出生的前几年,通常是父母职业生涯中最劳碌的时候。大多数祖父母会帮助照看孩子。婴儿断奶后,祖父母就开始了照看婴儿的任务,即使在一起生活,孩子的学习、玩耍、饮食和睡觉等所有事务都是由老人安排的,亲生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有些与老人同住没有条件的,只好将孩子每周、每月甚至每年托付给老人。与老人睡的孩子往往性格上比较娇纵,还有一些孤僻,并且对亲子关系上的影响也非常大,孩子往往会没有安全感,难以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而且老人身体比较弱,如果来回起夜照顾孩子,身体也会吃不消。不过孩子跟着老人一起睡,容易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管晚上,孩子和谁睡,在白天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回应,给予高质量陪伴,因为成长是不可逆的,错过的时光再难弥补。大部分权威机构都建议,宝宝出生以后就要和父母同房但不同床。这样方便大人在夜间照顾宝宝;能及时发现宝宝的问题,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率。尽量一出生就自己睡,也免去了日后分床的折腾,还安全,省事。当然,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龄、胆量、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一般而言,只要能够在3~10岁期间完成分床睡就行。4~6岁是性蕾期,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如果得不到正确疏导,会有恋父、恋母情结的风险。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台湾的女艺人狄莺,在儿子12岁时才断母乳,儿子到了15岁,有了生理反应,才不得不分床睡。这种畸形的母爱,最终酿成了灾祸,儿子孙安佐18岁在美国读书时,因私藏手枪、弹药,而被捕入狱。孩子总是在一次次的分离中成长,所以分床、分房,不只是“分开睡”那么简单,它是孩子的一次成长经历,爸爸妈妈一定要认真对待起来!如果一开始跟妈妈一起睡,那么在宝宝6个月以前分床会更容易些。6个月以后,他们会变得粘人,害怕和妈妈分离,尤其是在夜晚。睡眠模式的改变也是宝宝成长的标志之一,如果宝宝已经能够安睡整夜都不哭闹,就可以果断分了。而大宝宝分床、分房睡,就需要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进行: 先愉快谈论这件事:妈妈要让孩子先做好心理准备,比如给他讲绘本里独自睡觉的宝宝故事。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宝,他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了。
增加宝宝对小床或房间的好感:花几天时间,陪宝宝在他的小床上玩耍,让他爱上小床。
和宝宝一起布置小床:比如一起挑选新床单等,把房间布置成他喜欢的样子。“参与感”能给予宝宝信心,让他更好地适应新的睡眠环境。
陪伴不减少:开始分床后几天,和孩子道过晚安后,可以在床边稍稍陪伴他一会儿,给他读个故事或唱个摇篮曲,让他更好地适应新的睡眠环境,并告诉他只要他需要,妈妈一直都在。
过渡期多一点鼓励与肯定:妈妈要逐渐增加和宝宝之间的距离,缩短陪伴的时间,同时,对于他的每一点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处理孩子的睡觉问题通常都比较曲折,但最终大部分的宝宝都能够适应分床,因为他们在不断走向独立,你和孩子,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睡眠。相比一起睡觉这个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会始终在你身边,一直在关心陪伴着他。这样即使以后分床分房睡,孩子的内心依然会有坚定的安全感。*本文转自知名母婴育儿领域媒体“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作者佳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