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起床,忙着带大宝去运动、二宝去上课,没来得及看手机。
等中午闲下来才看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啦!
从去年7月,我国的“天问一号”、NASA的“毅力号”、阿联酋的“希望号”陆续成功发射,奔火星而去。
我们就一直关注和期待它们的好消息,今天终于等来了!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火星登陆的国家!
透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门制作的2分钟动画,仿佛身临其境目睹探测器着陆全过程,仿佛在看科幻大片,太燃了!
真的会不由自主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大宝看模拟动画也很激动,,但激动之后又是常规的“十万个为什么”。
不过,他不再关心“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类似的初级问题。
他还想知道更多:
“天问一号”飞向火星的路线是怎么设计的?
探测器为什么选择在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
祝融火星车接下来要开展怎样的巡视探测?它会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移民火星还要等多久?
......
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懂,要花很多时间去找资料回答他的问题。但我很乐意这样做。
之前,大宝和我聊天时提起,他的一位小伙伴因为看不懂而不喜欢、拒绝看《流浪地球》。大宝主动跟他解释一番,小伙伴有些明白了,回家主动要求再看一遍,终于get到故事的激动人心。
相比科幻大片,我们在跟孩子讲“天问一号”成功登录火星时,更不能期待仅仅用热情、情怀感染他,他需要真的看懂、听懂,才能真正理解这件事有艰巨,我们的科学家有多厉害;才能真正明白探索火星的意义和价值,从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科学的启蒙;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我们的激动和骄傲。
在我爬梯找资料时,川爸悠悠地抛过来一句话:“不用那么费事,我手边就有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精心打造的一门火星课程,大宝的所有疑问都能在那里找到解答。那些专家比我们想的早多了,去年就精心打造了这套专门讲给孩子听的火星课。”
“那你不早说!”我从他手中接过pad,打开了【板牙】APP。
就是这门《给孩子的火星航天探索课》。
我想着,被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问懵的童靴,肯定不止我一个。本来今天不打算发文的,现在特意上来冒个泡,就是想着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给孩子的火星航天探索课》,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上知天文”科普传播中心精心研发,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著名科普作家——刘茜老师作为主编,基于STEAM教学理念专为6-12岁中国孩子设计的火星探索课。
地球暗藏的危机
如何在火星上克隆“地球文明”
如何寻找一条更科学的“地火航线”飞向火星?
火星宇航员招募有什么要求?他们是怎样训练的呢?
“火星求生法则”又是什么?
连续工作近8年的“好奇号”火星探测车都“侦查”到了火星的哪些信息?... ...
“天问一号”发射时,刘茜老师应邀在2020年7月23日探测器直播现场,参加发射讲解及科普解说工作;
她与“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共著《再造一个地球:人类移民火星之路》,多次再版;
译介的图书《火星的故事》,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权威专家参与课程编写、专业团队制作课程,还有科幻大片级的视频动画加持,动态呈现人类的航天探索过程、火星的壮景、宇宙的宏大,让略显“高冷”的科学活了起来,孩子喜欢看,不知不觉开展了科学知识学习,回答了心中关于火星的疑问。
这本书讲述了人类探测火星60年的历史,揭秘了开战火星之旅必不可少的航天科技知识,并对未来载人任务、火星开发展开科学畅想。
他是航天工程博士,航天科普专家
《太空探索》《卫星与网络》《航空知识》等杂志作者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中国科普博览”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常年撰写航天科普方面的文章
但作为国内最大的地方科研院,身份决定了它的使命和目标不在于营利,而是面向大众,包括孩子的科普教育。我们认同它的理念,愿意和它一起共同投入中国孩子的科学教育事业。我们期待,孩子看火星登陆这件事,不是只有情怀,还戴着科学的眼睛和知识的翅膀。
所以,在协商这门课程的价格时,川爸他们尽最大可能压到了极致,3人成团只要35.9元!(说实话,确实不赚钱,还请大家帮忙多多推荐一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找到《给孩子的火星航天探索课》,课程可直接在【板牙APP】上观看。
有两种课程方式:一是单独课程,二是“课程+书”的组合(3人成团价79.9元),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有空的时候,本周文章回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