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
我清楚地记得几年前,育儿圈里曾经刮过一阵“戒吼”的风,有很多关于戒吼的文章,详细阐述戒吼的必要,戒吼的方法,戒吼的效果,甚至很多父母上了关于戒吼的课程,然后每天在朋友圈里打卡今天已经戒吼多少天,等等,风气非常的积极向上正能量,让人感动了。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没过一两年,关于戒吼的话题就彻底销声匿迹,反而是吐槽熊孩子多么让人崩溃,多么让人心梗,多么欠吼欠修理的内容开始大行其道……这让历经沧桑巨变的本育儿博主感到非常唏嘘:唉!人世太艰难,养娃不值得啊!
其实戒吼这事儿,我当年就不太看好,尽管我的理论储备已经圆满至极无懈可击,甚至大言不惭地自己也写了好多篇文章,劝大家别和孩子吼,吼没好处,还分享自己控制自己不吼叫的经验,等等,但是我还是得拍着良心说,至少我自己是没办法做到戒吼的,大家都是自制力一般的普通人,奶茶和视频软件都戒不掉,戒吼这种事就真的很不现实啊!
所以我一直倡议的从来都不是“戒吼”,而是“减吼”,咱们把任务目标订低一点,不要追求完美,尽量少吼一点,孩子的人生就变美好一点,不是嘛?
但是,这些年我越来越发现,期待自己提高意志力和自制力,控制自己不吼或少吼这个思路,本身就大有问题。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就像肌肉一样,坚持时间长了会酸痛脱力的,一旦意志力松懈,下一次被激怒的时候,吼叫的欲望就会变本加厉的反扑回来,吼得更大声更凶狠更不会犹豫了。
那种越压抑越想吼的冲动感觉,就好像命令一个小孩子“不要碰台灯”,大人越是阻止越是斥责甚至惩罚他碰台灯,他就越是会对这盏破台灯表现出心痒难耐欲罢不能的状态,有时候我会觉得我活了快四十年,在克制自己这方面也表现得不比一个两岁小孩子强太多。
逻辑到了这里,我突然发现了盲点:
人性都是共通的,小孩子其实就是最原始状态的人类,既然小孩子都这么讨厌被否定被责怪,从而产生逆反心,那么大人内心里也是同样非常讨厌和逆反这一套。哪怕是否定责怪我们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理性的自己,我们那个藏在内心里幼稚的情感的“本我”也是不肯接受,一定是要不爽要不服要反攻失控的!
心理学常把人类的情感比作一头大象,而理智则是骑象人,当情感和理智的目标一致时,看上去大象会听话地受骑象人的控制,而当情感和理智相悖,大象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乱跑,骑象人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戒吼”虽然是件一等一的好事,但是基本没见过谁能做到。因为这本质就是让骑象人可以永远拉住一头横冲直撞的大象,根本就不可能。
我们从小被教育相信,“改正自己错误”就是大好事,就等于“积极进步”,就必须要努力去做,却从来没意识到,这条路理论上很光明,实际上根本就走不通,甚至就是条死胡同。
回想一下,能够让我们真正去进步,去变得更好的过程,从来都不是“阻止自己做错事”,而是“努力让自己做对的事”。
“阻止错的事”和“努力做对的事”,这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我们心理上的作用过程是截然相反的:
阻止自己去做“错的事”,感性和理性的目标是相反的,只会让我们产生直觉上的抗拒和厌恶,哪怕有一次失败,也会让我们忍不住去贬低自己,责怪自己,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停的消耗掉内心的能量,最后终于会遭到本能欲望的剧烈叠加反扑,,很难不败下阵来。
而将焦点关注在“对的事”上时,我们会产生价值感和成就感,感性和理性的目标是统一的,就算只取得有限一点点进步,也会让我们不断的去肯定自己,在心理上奖赏自己,不由自主地愿意继续这样做下去。
举个例子,我初中的时候有很多所谓的“恶习”,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追星看小说租VCD看电影。我妈气疯了,用尽所有的力气让我戒掉这些爱好,说那些事情会害我一辈子,还把我所有买的东西全都撕掉扔掉,但是没有用,她越是阻止我越是渴望,越是要偷偷摸摸排除万难的去玩。
直到后来,我爸陪着我制定学习计划,把落下的功课补起来,让我看到了向上的希望,学习从此有了动力,之前的那些娱乐项目根本就不用花力气去戒,自然就抛到脑后去了。
再举个更常见的例子,我们早起的时候通常都感到很痛苦,但是如果你起床的时候脑子里如果想着“不要懒床不要懒床”,即便特别挣扎也有极大可能睡回去,但是如果你突然想到,今天要赶飞机,一定不能迟到,肯定马上就会跳起来,立即清醒,根本用不着耗费意志力和睡魔纠缠不清。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譬如说喊着要“减肥”的人通常会难以坚持,而那些想要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往往可以一直保持好习惯,变瘦只是副产品;譬如说那些总发誓“再买剁手”的人通常会成为千手观音,可一旦他背上了贷款,根本用不着怎么纠结就自然会省吃俭用。
综上所述,我可以宣布“戒吼”这个目标,其实就是个教育伪命题,根本不值得去努力,甚至不值得去讨论。
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努力的重点,并非“忍住不要做什么”,而是“要去做什么”,以及“要怎么做”,从而切实的一个一个去解决掉孩子日常会和我们发生的冲突和问题,这才是正经的:
譬如说每天孩子睡前都要被吼一顿,你努力的方向就不应该是“控制自己不吼孩子”,而是“训练孩子养成不拖延入睡的好习惯”。
譬如说孩子一吃饭就要被吼一顿,你的关注点也应该从“不吼孩子”,转变成“把吃饭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譬如说孩子一写作业一弹琴就要被吼一顿,那考虑的方向就应该是“找到孩子的任务困难所在,想办法提高他的积极性和效率”,而不是训练自己“憋住气”的能力,因为没谁能一直憋住气。
只要把这些事情做对了,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乱吼了,偶尔遇到意外情况没防住,又吼了,也不打紧,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呀,咱们继续想办法,做对的事解决问题呗!
当然,这些“对的事”做起来也是不容易的,不可能一下子成功,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想办法,找规律,做实验,调整应对孩子的方式,可能要折腾摸索很久才能取得一些经验,但至少这个方向是对的,有一点点进步都会产生巨大惊喜的,会让你能够继续走下去。
向上变好的路虽然很累,但是每走一步都会是感觉很充实坚定的,而不是陷入不停失败再不停悔恨自责的循环鬼打墙当中。
我们当妈妈的,其实个个能力强大又勤奋上进,都愿意为孩子努力精进自己,但是阻止我们自我精进的最大障碍,并非毅力不够,而是我们的不自信,我们总是不相信自己就是个好妈妈,总习惯去否定自己,责怪自己,悔恨自己犯过的错误。
我们常常没意识到,越是这样经常反省检讨错误,越是会降低自己的自我评价,越是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带不好孩子,当这样的印象不停的被强化,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妈妈们的特别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感,从而放弃变好的意愿,带娃水平方式就真的日益僵化起来。
所以,在关于普通又自信这方面,我们都要向娃爹好好学习一下。爸爸们无论犯过多少低级可笑的错误,他们也永远都会认为自己是个一等一的好爸爸,这一刻刚把娃吼哭,下一刻又没心没肺的抱着娃玩得很high,从来不纠结自己的水平问题,对于自己的不靠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所以只要他们愿意,就总是能搞出一套古怪奇葩但却行之有效的带娃方式,当妈妈的可能看不惯,但娃一般都很吃这一套,就真没处说理去。
所以,别再苛责自己了,别再让自己陷入悔恨当中了,这样的感觉只会让我们表现得越来越糟糕。打起精神,普信起来,每天早上起来都告诉自己:我居然这么早就起来给孩子做早饭,我真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妈妈,每天晚上睡前再吹捧一遍自己:今天我又略施小计就让熊孩子开开心心的刷完了牙,我可真是太厉害了,别人都不行啊不行~~~~赶紧拿个小本本记录下以后传播经验去!
只要多适应习惯这种自我陶醉的思路,每天去做一点积极的事,再用力夸自己一次,相信你不久之后,也可以像橙子我一样,成为一枚对付熊孩子永远有办法的,迷之自信资深成功专业老母亲。
热门文章点击标题即可跳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