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男童被亲吻后高烧不退:这5类人说什么都不能让他亲孩子!
2021 年 06 月 12 日 04:05 琼海之窗
刚看到一个新闻,东莞一个两岁男童洋洋反复发热4天。医生检查显示:洋洋身体内的EB病毒衣壳抗原IgM异常升高,确诊患上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亲吻病”,也就是孩子可能会通过大人的亲吻感染的一种病。医生了解到,因为洋洋乖巧可爱,家里人都喜欢亲他,来表达对他的喜爱。“亲吻病主要由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引发,EB病毒藏在口腔唾液中,通过亲吻、用口喂食等方式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咽峡炎,一些宝宝会引发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患儿大多数在1~3周自愈,而对于体质较弱的患儿未及时就诊,可能会出现胸膜炎、胸腔积液、肺炎、脾肿大、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其实,近年来因亲吻导致孩子病毒感染的新闻屡见不鲜。2020年8月,江苏苏州一名8岁女孩阳阳,反复出现皮疹和发烧,被确诊为“亲吻病”。2019年11月,深圳一名两岁男童反复发烧,最高达39.3度,经检查,证实患上“亲吻病”。轩妈还记得之前看到的一个国外新闻,至今想来仍觉得难过:13岁的女孩Melody,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瘫痪在床,原因就是妈妈的一个吻。孩子出生两周,带有疱疹病毒的妈妈亲了孩子一口,后来她的胸部和腿部突然都长满了水泡;几周后,甚至有癫痫发作;4岁,病症开始复发,她失去了行动能力和说话能力。可能你会有疑问,就是亲一下嘛,为什么会有这么可怕的后果?其实亲吻孩子,远比你想象中要危险。成人的口腔中潜伏着很多微生物,比如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单纯疱疹病毒、EB 病毒、白色念珠菌等。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时候,这些微生物可以与人“和谐相处”,基本不会导致生病。偶尔可能会引起一些轻微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唇疱疹、口腔疱疹等,但这些都没什么大碍。不过,对免疫力还没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可就不容易抵抗疾病的侵袭了。父母和孩子嘴对嘴亲吻后,微生物可能会通过唾液传给孩子,导致他生病,比如下表列举的几种疾病,很可能会在嘴对嘴亲吻后发生。其中,EB病毒是疱疹病毒的一种,是导致“亲吻病”的元凶,口-口传播是它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在和孩子亲密互动时,尽量不要嘴对嘴亲吻,孩子的小手最好也别亲,因为孩子都爱吃手,很容易把残留在手上的病原吃进去。普通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哪怕只是轻微的感冒症状,也不应该亲吻孩子,同时在接触孩子的时候也要戴好口罩。如果大人患有口腔疾病,比如唇疱疹、口腔疱疹、溃疡、牙龈炎、蛀牙等,也不要亲吻孩子,如果嘴对嘴亲孩子,或者把食物咬碎喂给孩子吃,很容易把引起口腔疾病的细菌,通过唾液的形式传给孩子。2018年,浙江一名18个月的女宝宝妞妞手臂长满红疹,而且高烧不止,孩子的手臂看上去像毁容一般。经检查后发现孩子感染了“Kaposi水痘样疹”,而这个是因为妈妈亲吻导致的。妞妞妈妈嘴角患有“口疮”,因为亲吻将病菌传给了孩子。在疾病痊愈之前,最好戴上口罩,避免病原通过口鼻飞沫传给孩子。不是说妈妈不要化妆,只是带妆的时候不要亲吻孩子,不少化妆品含有铅、汞等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亲吻进入孩子体内,容易引起慢性铅中毒等病症。香烟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内含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极易引起哮喘、咳嗽、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诱发中耳炎等。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尤其是1岁以内的孩子,更应该尽量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当有人想要亲吻你家孩子的时候,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要及时阻止,言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对方的理解。有时候碍于面子可以找借口:说孩子很久没喝水,需要抱去喝水了;孩子有些怕生,别人亲近时他会哭闹等等。同时,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定制的衣服,衣服上写有文字:爱我请别亲亲我。其实,很难做到完全不亲吻孩子,在上面轩妈提到的5种情况之外,实在想亲吻可以选择额头或者脚丫子相对安全的部位。千万不要把奶嘴或勺子放在自己口中试温度,更不能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孩子吃,成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会在不经意间“溜”到孩子体内,导致孩子生病。测试食物温度时,要单独拿一个勺子试吃,不要和孩子共用一个勺子;如果食物比较大块,可以借助辅食剪、筷子、刀叉等工具把食物弄碎;如果有鱼刺、骨头,可以提前去刺去骨,不要用嘴帮孩子剔除。最好给孩子准备一套专用的儿童餐具,既方便使用,又干净卫生。当孩子可以吃大人饭以后,如果你想让他和大家一起上桌吃饭,最好使用公筷、公勺,因为如果大家都用自己的筷子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口腔内的微生物可能会通过筷子传播,引起感染。当然,,如果不习惯使用公筷、公勺,也可以提前给孩子分餐,同样可以避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你的眼神、语言、拥抱、牵手、陪伴等等,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意。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有一点不舒服我们都恨不得代其受苦,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及时阻止这些所谓“爱孩子”的行为。*来源:亲宝宝育儿(ID: qbaobao6):分享最新鲜的权威育儿知识、婚姻家庭感悟,科学育儿路上,陪千万父母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