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使馆:美国情报界所谓新冠溯源报告无论什么结论都不成立
移动版 时间:2021-08-27 00:01
新华社华盛顿8月24日电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4日在使馆网站刊文《支持科学溯源,反对政治病毒》指出,8月下旬美国情报界要就新冠病毒来自自然界或中国实验室泄漏发布调查报告,无论这个报告得出什么结论,它的立论根本不成立,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干过实验室制造新冠病毒的事情。
文章指出,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理应也只能由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世卫组织的国际专家组两次赴华开展溯源联合研究,发布了联合研究报告,认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这是一份权威的、经得起科学和历史检验的报告,但它得出的结论正在遭到质疑。
文章说,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共识。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开展溯源工作时,,中方是完全公开、透明的,满足了其全部参访要求,没有作任何限制。这么多权威的科学家,通过这样科学的方式溯源,得出的结论应当是科学、真实、可信的。截至目前,已有70个国家致函世卫组织,强调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成果应该得到维护。
文章强调,中方对全球溯源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始终支持并将继续参加科学溯源,我们反对的是政治溯源,违背世卫大会决议的溯源,以及抛弃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溯源。第二阶段溯源应该在第一阶段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延伸,在全球多国多地开展溯源工作,才能真正找到真相和答案。
文章说,美国自己把溯源的大门关得死死的,却鼓噪再到中国溯源,妄图证明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了新冠病毒。美方作为实验室问题最多的国家,难道不应该邀请世卫组织去德特里克堡、北卡罗来纳大学进行溯源调查吗?难道不应该回应国际社会对德堡相关活动不透明、不安全的关切,解释北卡大学生物实验室人工合成和改造冠状病毒的情况以及其糟糕的安全记录?
文章最后说,病毒越顽固,人类就必须越团结,各国就必须合作。中美作为两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也完全可以在推动全球疫情防控、疫苗等方面进行合作,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瘟疫的阴霾!
中国驻美国使馆在发表该文的按语中说,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媒体散布新冠病毒“中国实验室泄漏论”,对中国搞“有罪推定”,使馆近期撰写文章,旨在向一些美国媒体投稿阐述中方有关立场,澄清事实,但均遭拒绝。你可以无凭无据指责别人,却不给别人辩护的机会,这难道就是美国的“新闻和言论自由”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41879-1.html
文章指出,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理应也只能由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世卫组织的国际专家组两次赴华开展溯源联合研究,发布了联合研究报告,认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这是一份权威的、经得起科学和历史检验的报告,但它得出的结论正在遭到质疑。
文章说,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共识。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开展溯源工作时,,中方是完全公开、透明的,满足了其全部参访要求,没有作任何限制。这么多权威的科学家,通过这样科学的方式溯源,得出的结论应当是科学、真实、可信的。截至目前,已有70个国家致函世卫组织,强调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成果应该得到维护。
文章强调,中方对全球溯源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始终支持并将继续参加科学溯源,我们反对的是政治溯源,违背世卫大会决议的溯源,以及抛弃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溯源。第二阶段溯源应该在第一阶段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延伸,在全球多国多地开展溯源工作,才能真正找到真相和答案。
文章说,美国自己把溯源的大门关得死死的,却鼓噪再到中国溯源,妄图证明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了新冠病毒。美方作为实验室问题最多的国家,难道不应该邀请世卫组织去德特里克堡、北卡罗来纳大学进行溯源调查吗?难道不应该回应国际社会对德堡相关活动不透明、不安全的关切,解释北卡大学生物实验室人工合成和改造冠状病毒的情况以及其糟糕的安全记录?
文章最后说,病毒越顽固,人类就必须越团结,各国就必须合作。中美作为两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也完全可以在推动全球疫情防控、疫苗等方面进行合作,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瘟疫的阴霾!
中国驻美国使馆在发表该文的按语中说,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媒体散布新冠病毒“中国实验室泄漏论”,对中国搞“有罪推定”,使馆近期撰写文章,旨在向一些美国媒体投稿阐述中方有关立场,澄清事实,但均遭拒绝。你可以无凭无据指责别人,却不给别人辩护的机会,这难道就是美国的“新闻和言论自由”吗?
更多新闻 >>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