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陪娃写作业,至今仍是千古难解之谜题。
——凯叔
作者丨 佟霏
昨天晚上,邻居诺诺妈妈发了一条朋友圈,引起一片共鸣:
“一天的好心情全都没了。我现在特别想把试卷撕了,明天不带他出去吃好吃的……”
毫无疑问,能让妈妈气急败坏的最大“杀伤性武器”,莫过于一个写作业的娃。
从放学回家那一刻起,与作业的斗争便拉开了帷幕,娃开始不停地讲条件:
“妈妈,我能玩一会再写作业吗?”
“妈妈,我想先看电视后写作业,可以吗?”
“妈妈,今天作业太难了,我不会写。”
好不容易把娃按到书桌前,娃又开启了拖延模式:
不是抠抠铅笔,就是抠抠橡皮,半小时过去,本子上还只有俩字……
老母亲只感觉怒火全化成了一条紧绷的弦,被那个小朋友不停地撩拨。
当娃问“我能先玩一会再写作业吗?”,其实父母担心的从来不是顺序问题,也不是孩子多玩一会儿会少写几道题,而是娃在学习上层出不穷的借口、拖延。
更纠结的是:为什么娃就不能主动承担起写作业的责任,自己安排好作业时间呢?
明明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早点写完,爱干啥干啥,岂不是皆大欢喜?
归根到底,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在驱动,当孩子磨磨蹭蹭,在学习上讨价还价时,很可能是他对学习的动机出了问题,内在驱动力不足。
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和理查德·瑞安研究发现,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需要满足三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胜任、联结。
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开启“自动自发”的驱动力。
激发自主感,给孩子选择权
第一件需要界定的事情是:“写作业到底是谁的事?”
我们当然清楚写作业是孩子的事,可是当我们表现得比孩子更着急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悄然发生了变化:“我是在为爸爸妈妈和老师完成作业。”
一旦孩子产生这种心态,要想激发内在动机,就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电影《小王子》中,为了让女儿能够成功进入名校,妈妈为女儿制定了一个“人生大计”的计划表,把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年,甚至到一生的计划都安排好了。
而女儿,只需要按照这个计划表,不出差错地去执行。
面对这张表格,妈妈满脸惊喜和期待,而女儿却错愕而失落。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我们经常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表,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做安排,可是这个时候,我们也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长期失去自主的心灵,便成为了“空心病”的摇篮。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放任不管。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坚持一个原则,叫做:“大规则,有选择。”
我们制定大的规则,但同时也给孩子留有选择权。
《内在动机》一书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朋友的姑妈患有高血压,却总是不遵医嘱,无论医生怎样强调,她就是不肯按时服药。后来,姑妈换了一个新医生,而这位医生一下子就使姑妈“听话”了。
怎么做到的呢?医生让姑妈自己来选择服药的时间和服药的方式。
正是因为提供了这样的选择,姑妈的自主感和内在动机获得了增强,开始养成坚持吃药的习惯。
孩子学习也是如此。
既然写作业是必须要做的事,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大的规则。
比如,根据《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中“要事先行”的原则,要求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者进行其他娱乐。
但是,先完成哪个作业,如何做计划,交给孩子自己来决定。孩子也可以选择自己磨蹭一会,但不可以做他平时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
如此,我们便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了孩子,也让他更直观地体会到作业完成与否的利弊。
激发胜任感,做任务难度的“过滤器”
表姐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有一次,我看到她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便觉得很巧妙。
那天,外甥哲哲正在做一道数学的附加题,难度挺大的,孩子想了一会,便感觉无从下手,吵着要放弃。
这时候表姐并没有去告诉他如何解答,而是另外给他出了两道相对简单的题。果然,哲哲思考了一会,就解答出来了。
而这时候,哲哲也忽然发现,原先的那道难题,自己有了解答思路。
原来,表姐新出的两道题,正是把原来那道难题的思维方式给拆解开了。
这两道题相当于,在哲哲原本够不到的高度上,添加了一层中级的台阶,这样他就能够解答出来了。
研究发现,最能够激发孩子并且对学业有帮助的,是那些富有挑战性,不至于太简单孩子轻易就可以做到,同时又不会难到让孩子感到束手无策的任务。
激发孩子的胜任感,意义也正在于此。
太难的任务,会让孩子望而生怯,滋生拖延。而太简单的任务,又难以带来进步。
校内学习进度往往整齐划一,但每个孩子却又有不同的学习现状,帮助孩子筛选合适的学习难度,便成为了家庭中的一道课题。
此外,一个直接帮助孩子激发胜任感的方式,就是积累“成功经验”。
我儿子小树学习了书法,需要每天练字。前几天,书法老师布置的字明显难写一些,小树便吵嚷着:“字太难了,我写不好,我做不到。”
好在我留存了一些“证据”。我找到了他刚开始学习写书法时候的练字本,一页一页地和他一起看,看着那些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从歪歪扭扭到逐渐工整。
并告诉他:“以前你能够做到越来越好,我相信你现在也一定可以做到。”
相比“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
帮助孩子留存一些学习过程中的材料,作为“成功”的证据,每一次孩子突破自己时,邀请孩子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更能够激发孩子的胜任感,从而让孩子成为一个“擅长成功的人”。
激发联结感,让孩子更有力量
记得霍思燕一家曾经有过一段采访:
嗯哼提起被同学们起外号“肚脐眼”,自己明明说了不喜欢这样,可是同学们却不听。
看着表情失落的儿子,霍思燕非常心疼,转头问杜江:“你小时候外号叫什么呀?”
杜江的回答亮了:“肚脐眼”。
嗯哼接着说:“因为他也姓杜。”
杜江笑答:“我肯定也姓杜啊,巧了嘛这不是。”
后面的采访中,嗯哼的情绪明显好转了不少。
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正是源于他与爸爸建立起了共同的“联结”,因为和爸爸有同样的一个外号,使嗯哼获得了归属感和力量。
在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联结”的力量。联结是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爱与归属的需求。
当孩子在关系中失去联结,往往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结果。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来找我咨询,孩子成绩下降了应该怎么办。
我们排查了一系列原因,发现孩子并不是在学习上直接遇到什么困难,而是这段时间他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班级,而班上有一些同学孤立和排挤他。
这样的人际困扰,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习成绩也跟着下降。
在与他人的联结当中,不光包括同学、老师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联结对象是父母。
我们常常调侃作业是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然而当我们在愤怒中“推开”孩子的时候,也是在打断联结。
良好的亲子关系,永远是教育产生作用的前提。
在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因素中,亲子关系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具体的学习策略,甚至是高明的老师。
当孩子实在激发起了我们的怒火时,宁可选择“眼不见为静”。当下的题目是否做对,字写得工整与否,远远没有亲子关系来得重要。
而若你再能够时不时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表示鼓励,孩子自动就有纠错能力。
私以为,我们走过最崎岖的路,可能就是对孩子的陪读之路。
这条路上,总有迂回、曲折,甚至时不时伴有火山喷发。
而当我们激发孩子的“自主”、“胜任”与“联结”,激发了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那么究竟放学后先玩还是先写作业,便不再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
因为孩子自己就能把自己安排得妥妥当当。
我们将不再是牵引着孩子前行,而是许他一片天空,为他插上一双翅膀。
也许这种激发需要打破当下,更需要一段时间过程,但一定值得努力。
作者:佟霏,高效学习教练,专注青少年学习心理养成,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建立及时间精力管理等。最好的减负,是高效率学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tougao@ksj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