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的父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能见到的、典型的那种“内向型孩子VS外向型父母”组合。小U的妈妈在四通八达的朋友圈中游刃有余,常常挂在嘴边的是“现代社会,什么都得拼人脉”;小U的爸爸虽言谈不多,但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向外拓展生活圈子。·话很少,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和父母交过心,朋友也就两三个;·喜欢宅在卧室里,或者看书看电影,或者听音乐写作,不打扰他的话,他能自己待一整天,还像是自得其乐;·没热情,遇到不怎么熟的人总是低着头或者微微一笑,让人感觉很高傲又不怎么有礼貌……“这样下去岂不是要憋出毛病来了,总是闷在房子里,将来可怎么生活啊!”“这么内向,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这么下去我看迟早得抑郁了!”于是夫妻二人想了各种招,想让儿子变得外向、活泼起来:他们想办法联络了小U的大学室友、老师,让他们平时用各种丰富的活动多带动儿子,又在寒暑假联络小U的高中同学集体到家里做客……可是,一来二去,就像一个关于“内向更容易抑郁”的诅咒的应验,小U竟真的抑郁了。小U的爸妈很后悔,后悔自己没能早点发现儿子内向的这个缺陷。他们想,要是早一些给他创造变得外向的条件,也许他就不会抑郁了。“在别人看来我十分内向的时候,其实我根本没有抑郁,我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意义、快乐和希望,我一点都不孤独。可是当他们逼着我一定要外向、一定要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关系时,我觉得难受极了,那时我才是真正失去了快乐。和别人寒暄、凑热闹,简直让我抓狂。“抑郁就是因为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说出来就能好很多”这些生活中的常识大多也都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察,内向者(想想林黛玉就可知),看上去的确是有这样一些抑郁易感特征:(1)不喜欢交流,不习惯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封闭,总是将大量的负面情绪压抑在内心,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绝望;(2)因为常常喜欢一个人面对问题,所以遇到难题时难以向外寻求帮助,那么也就更容易因为资源受限而感到绝望;(3)自尊心比较强,内心的触角是很敏感的,其实比较在意外界的评价,可又容易对外界产生猜疑,还很容易因为对自己的行为过度思考而出现自卑感、自罪感;(4)因为很少表达,所以身边的人也感觉很难接近,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们相处,所以他们常常很难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容易产生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感觉。的确,除了这些人们的日常观察,国内外也都有心理学研究支持“内向更容易抑郁”的这个假设。一些数据表明,内向会通过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进而影响到抑郁情绪的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简历中都会更愿意把自己描述成“性格外向、开朗活泼”的人,因为他们不想因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而被贴上“将来可能会出问题”的标签。因为内向更易感,所以伴随这一点而出现的更可怕的现象是,我们会认为那些表面看上去外向的人就不会抑郁。他们爱说爱笑,他们看似有很多朋友,他们给人感觉抗压能力更强。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向身边人发出求救信号时,才更容易被忽略甚至被斥责。当问题爆发时,也就更加猝不及防。说到这里,并不是所有的内向者都会抑郁,也不是所有的抑郁者都很内向,二者之间绝非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因为内向的本质并不仅仅是我们常识中所理解到的那些内容。在性格类型研究鼻祖荣格看来,内向和外向其实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适应关系。“自然中存在两种根本不同的适应方式,它们决定了生物的进一步的生存:其中一种是以较高的繁殖率,伴随个体较小的自卫力量和较短的生命持续期限;另一种则在于个体配备以多种自卫的手段,伴随较低的生殖率。”荣格认为,这种生物性的差异是我们所说的内向、外向两种心理适应模式的一般基础。或者说,内向和外向的区别在于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不是不产生能量、不出现动机。比如:外向型的特性在于不断以各种方式扩展他们自己、获取能量,他们把心理能量或者说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所以当这个刺激系统出现问题时,同样也会导致他们出现问题;内向型的特性则在于抵御外界需求的倾向,他们保存自己的能量,不任意直接与客体发生联系而消耗能量。他们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他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在这个视角之下,内向与外向本身就没有好坏之分,其结果都可以保全个体的生存,只不过路径不同、方式不同。所以,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都需要心理保健。这也就是为什么除了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所遇到的来访者,内向者和外向者约摸是对半的,只不过在心理问题类型、程度上会有相对的区别。他的父母认为儿子的内向就是彻头彻尾的孤独,因为他没什么朋友、不爱说话、连自己的父母都躲着;而他自己却认为,他的内向让他很自在、很快乐、很满足。在这里,其实小U的父母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把内向和孤独混在了一个维度上。因为我们假设他们获得快乐的方式和所需要的快乐与我们这些相对外向的人是相同的。简单来说,孤独可以理解为一个内向的人向往外向的世界又努力寻求而不得的状态,但健康的内向却是一个内向的人真正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和。“内向”这个特征,容易和许多贬义词沾边,比如:冷漠、多疑、被动、逃避、孤僻、固执等等。但有趣的是,心理咨询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想让咨询师帮他们“变得内向一些”,他们所向往的内向品质是:这些的确都是内向这个维度之下所衍生出来的出色的心理品质。它们不是抑郁情绪的元凶,相反,运用得当的话,它们还有助于我们去克服这些极端情绪所带来的困扰。如何降低内向者在抑郁情绪上的易感性呢?我们需要分两个维度来探讨“如何与内向相处”的相关的建议:咨询中会遇到许多内向的来访者,他们看上去很孤独,很希望获得一些更外向的技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当前的大多数困扰都是因为不够外向,尽管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想让自己变得外向。可事实上,他们的困扰更多都来源于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内向特征相处。这时,不妨试试:·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发挥影响力、获得社会支持,比如做一个安静的陪伴者、创作者等;·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来注满能量,比如阅读、写作、与人深度对话等;似乎因为外向是生活中的大多数,所以话语权和决定权都在外向这一边。于是我们更常见到:外向的父母想改变内向的孩子,外向的妻子想改变内向的丈夫,外向的老师想改变内向的学生。结果都是一塌糊涂。因为这些“想改变”,都不是与内向者良好的相处之道。相反,可以试试:·先建立一种深厚、稳固的情感联结。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多说话、多表达、多相处才能建立关系,任何关系的建立,都须得有尊重和顺应做底。如果压根就觉得内向是劣势、毛病,那换来的当然就是对抗而不是亲密;·试着了解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并且坚信,他们也很努力地在用自己的方式用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孤岛;“孔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一个健康的人格也许应该是,在说话方面显得有些‘内向’,而在行动方面却是‘外向’的。”我们对内向者的歧视和担忧,也许才是真正把他们推向抑郁的根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