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暴躁的父母,破门、翻桌、看日记,扔课外书、收手机。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但这描述了母子关系。这就是,一个高度控制的母亲和一个青春期孩子。父母管孩子没毛病。一个女人生了孩子就成了妈,自然就有了自然和权力两个属性。自然属性是妈妈对孩子的爱与养育,权力属性是对孩子的监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成长节律。比如长个子是生理反应;喜欢,是生命内在情感反应。不能被强制。这权力在他,不在成人。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权力界限。界限外是尊重孩子,准许他成为自己。因为一个孩子要成长好,,必须要成为他自己。因此,3岁前,孩子和妈妈完全共生,此后父母应不断调整和孩子的关系距离,承受和孩子的分离。比如,青春期前期,父母对孩子的帮助在70%-80%,中期是50%,16岁后要降到20%以下。当父母没有意识,还在不自觉的把他们当小宝养育。因成长使然。要么激烈抗争。孩子胜了,孩子会部分完成其青春期发展任务。如败了,或成为“永恒少年”,永远长不大,不负责任。或成为内里不一、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的人。“永恒少年”很多,比如吴某凡那样的渣男。今天我们说说另一种。很多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内心里有了想法,却禁不住劝,听了别人的,事后后悔自责。小薇的成长经历和开篇的段子像得不能再像。初二那会儿,因日记被翻看,从此不再写日记,QQ记录被查阅,再也不用QQ,手机短信被翻查……上大学,她发现了离开父母的好处。毕业时她选择了离家工作。然而,当面对父母千里外的干预,不管多么不情愿、事后多后悔,她还是回到了父母身边。一人民大学的学生,高考一分之差,失了最爱的经济学专业。他执着地要去经济学院读研。他选择辅修经济学学位。期末,三周内他要考完59个学分课程,最多的时候一天连答八小时卷子。大三末,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经济学,读经济学研究生不过是执念。三年来,他像一个超负荷运载的机器,一学期暴瘦十几斤。一优秀的女孩,背负母亲没有考上大学、没有落户京城的梦想,考进北京某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拒绝导师的极力挽留,到某旅游点当售票员,只因该景区能为她争取到北京户口。是的,你没猜错,我之所以知道上面三个人,是因为他们后来都接受了心理治疗。我常常想起《小舍得》里的米桃,一个禁不住背负家族跃层希望重压的天才。当然,你也许会说,家族、文化都脱不了干系。但这都是通过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我也常想到无数像郑州洪水泪目却永恒的一瞬:那一双不知托举了孩子多久的母亲的手臂。我们从不乏这样伟大、善良的父母,不乏人间歌颂,也不乏对他们的笔伐。但,母亲的权力属性要有边界,否则,孩子就很难真实的做自己。放大了的权力属性,会一边亲手制造不真实、“说谎”的孩子,一边委屈、难过于孩子说谎。也许你不知道的是,那个对父母说谎的人,其实也在对自己说谎而不自知。每个孩子对父母都有着纯粹的爱。想要成为父母眼里重要的、被重视的孩子。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却从没真正看见孩子。小安今年16,她的口头禅是随便,无所谓。说时一脸漠然,几乎不像从体内发出的声音。有一天,小安因严重自残被拉去见医生。面对医生温和、慈爱的询问,她说出了从未说过的心里话,早就不想活了。父母因工作原因聚少离多,有限的团聚,妈妈还经常公务缠身,这令父亲不满、烦躁。对妻子的愤怒无从宣泄,小安常为父亲的愤怒买单。一向懂事的小安,只知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紧张、自责成为她面对自己的唯一手段。她不知道作为孩子还能做些什么。直到有一天,4岁的弟弟因不接受妈妈的安排,嚎啕打滚。她一直渴望做父母眼里的好孩子,活成他们期待的样子。可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办法达成。她愤怒于为什么弟弟这么小,能这么直接的表达。自己却不能。面对弟弟的表达,复杂的情感袭来,她分不清那些是什么,即被愤怒所湮没。分析中,她一点点感受着那压抑许久、无从识别的讨厌、愤怒、羡慕、嫉妒。徐凯文说:北大四成是空心病。现在的呈现,不知积攒了多久出现的。每一个内心过了度、解决不掉的冲突,都饱含成长中未尽的表达,未解开的结。都藏着不知道的自己。今天他能抗争过你,说明他是有足够力量的。以后,他就不会被“权威”吓倒、压倒。作为父母,要一面跟随孩子成长,不断调整不同时期给予他们的支持。一面帮助孩子自我发展,特别是在青春期时,既要把自己经验的经验告诉他,同时还不能覆盖住他们的全部经验。在他们内心储存足够的快乐能量。让他们有力量在今后面对和征服未来生活困境。每个父母都想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它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是智慧,是成为他们自己,是享受幸福生活的能力。作者:么利华,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进行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