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除了带来身材焦虑之外,还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1]。
然而,减肥难,难于上青天。
好消息是,,除了“管住嘴、迈开腿”、胃切除等方法之外,肥胖患者又多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肥方式。
近日,来自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消化内科和肝病科的Barham K Abu Dayyeh教授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通过可调节容积的胃内球囊治疗肥胖的重磅研究成果[2]。
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开始试验32周后,植入胃内球囊的患者体重平均降低了15%,对照组则降低了3.3%。试验结束后6个月,干预组74%的患者保持住了减重的成果。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可调节容积式胃内球囊用于肥胖患者减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肥胖的管理方式更加多元化、个体化,有望为众多在减重道路上挣扎的肥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参考。
文章题图
作为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重要相关因素,肥胖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小觑。有研究表明,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数要大于死于体重不足的人数[3]。中国更是有近半数成年人达到了超重或肥胖的标准[4]。
多年来,人们尝试了各式各样的减肥方法,但行为疗法收效不够持久,患者依从性不佳[5];药物疗法容易让患者不耐受,且存在花费高、疗效受限等不足[6];新型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等虽能起到不错的减重效果,停药后的反弹、长期用药带来的花费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7];减肥手术虽说立竿见影,但创伤大、并发症风险高、费用高、且多不可逆,也可能导致术后远期的营养缺乏[8]。
那么,是否可以在不改变解剖学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减小胃容积进而减小摄食量和改变食欲?内镜下植入胃内球囊这一微创技术带来了新希望。既往研究表明,6个月的胃内球囊植入可减轻7.1-10.7%的体重[10],但胃内球囊也有胃肠不耐受、植入3个月后的减重效率降低以及移除后体重反弹等不足。
这些不足究竟该如何克服?这篇发表在《柳叶刀》上的高质量研究给出了答案。
Barham K Abu Dayyeh研究团队从美国7家中心招募了22-65岁的肥胖患者,纳入试验的人群BMI数值在30-40之间,且先前两年的BMI数值>30;有过不成功的非外科减重治疗经历;居住地距离研究地点不远;愿意接受同期的生活方式干预要求;无胃肠手术史、食管及胃肠道炎症、大于2cm的食管裂孔疝和胃轻瘫等。
研究人员将试验对象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入干预组(注入生理盐水和1%亚甲蓝的可调节式胃内球囊+膳食运动辅导)和对照组(仅有膳食运动辅导),干预组起始的球囊容积根据身高和有无胃食管反流疾病史,分为400/450/500/550 mL四个档次。全体患者执行预先规定的膳食和运动方案,在32周的试验周期结束后,取出试验组患者的胃内球囊,并进行额外24周的随访。
球囊植入的示意图,预留的接头可使用胃镜拉出口腔,以供容积调整
此外,试验过程中胃内球囊的容量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胃食管反流情况进行如下调整:2周内如未体现出治疗效果,就额外加250 mL;如症状难以耐受则下调100-150ml,但最终体积不低于300 mL;在第18周时,满足调整条件的患者会在胃镜下进行额外的球囊容积增加,以期增加减重的疗效。
研究的第一共同首要结局定义为体重减轻的百分比,临床成功定义为32周时干预组体重减轻的百分比对照组高出4.5%。第二共同首要结局为临床响应率,定义为32周时体重减轻至少5%的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次要结局包括短期减重效果的维持和过量的体重减轻,研究人员同时还收集了严重不良事件、方案违背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
2016年8月9日-2018年12月7日期间有288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187例干预组患者中有156例完成了全程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干预组32周平均减重了15%,对照组仅为3.3%。两组间体重减轻百分比的平均差异为11.7%,远远超出了预先设定的4.5%的优效性界值,符合方案集的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体重降低的百分比变化
意向性分析提示,干预组32周体重平均减轻了14.5 kg,而对照组仅有3.2 kg。干预组临床响应率高达92%,而对照组仅为34%。32周时,84%的干预组患者实现了过量体重减轻的目标。即便在胃内球囊移除6个月后,依然有74%的干预组患者维持了减重40%的效果。
干预组降低的不仅有体重数值,还有总胆固醇含量、碱性磷酸酶浓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白细胞计数、收缩压等,25-羟维生素D、维生素B12的浓度则显著上升。
在试验开始后的第4个月,干预组70%的患者接受了胃内球囊容积的上调或上调+下调,并在剩余的试验期限内为这些患者带来了5.2%的额外体重减轻。接受调整的患者体重减轻的百分比高出未调整患者3.1%,球囊容积的下调则避免了75%的器械早期移除。试验过程中并未发生死亡、球囊缩小迁移至小肠、梗阻、胰腺炎和胃食管穿孔,且严重不良事件均未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液体注入/容积调整完毕后,球囊接头在胃镜辅助下回到胃中
此研究作为可调节式胃内球囊的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可调节容积的胃内球囊结合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能带来显著的减重获益。取出器械后半年仍有相当比例的干预组患者维持了减重的成果,而个体化灵活调整的球囊容积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也克服了减肥过程中的平台期问题,扩大了减重的成果。
可调节式胃内球囊作为不改变胃部解剖学特征的一种微创方式,可以协助肥胖患者实现长期体重稳定或强化减重。但心动的朋友们暂且不急,胃内球囊目前并不是肥胖患者的首选疗法,2021年发布的临床指南建议对无法通过传统减重策略成功减重的肥胖患者可以使用胃内球囊[11]。“管住嘴,迈开腿”仍然是减重的基石。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特征和治疗史,进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此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两组治疗特点存在显著区别,患者无法设盲,这可能对结局产生一定影响;女性比例过高可能影响结论的推广;可调节式胃内球囊能否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该研究也未给出答案;胃内球囊虽然短期疗效良好,长期随访中减重效果能否维持也有待未来研究提供证据。容积可调节式胃内球囊相较固定容积球囊的优点,仍需要头对头试验给出答案。
简而言之,在肥胖患者胃内植入可调节容积的球囊,结合膳食和运动方式指导可实现显著的短期减重效果。
至于如何实现长期的减重维持和降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胃内球囊和其他疗法如何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确定最佳的治疗顺序?都是未来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Global Health Data Exchange. GBD results tool. http://ghdx.healthdata.org/gbd-resultstool (accessed Jan 10, 2021).
[2] Abu Dayyeh BK, Maselli DB, Rapaka B, et al. Adjustable intragastric balloon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1 Nov 15]. Lancet. 2021;S0140-6736(21)02394-1. doi:10.1016/S0140-6736(21)02394-1
[3]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4] Pan XF, Wang L, Pan A.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China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l;9(7):e2].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9(6):373-392. doi:10.1016/S2213-8587(21)00045-0
[5] Gudzune KA, Doshi RS, Mehta AK, et al. Efficacy of commercial weight-loss program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nn Intern Med. 2015 May 19;162(10):739-40]. Ann Intern Med. 2015;162(7):501-512. doi:10.7326/M14-2238
[6] Pilitsi E, Farr OM, Polyzos SA, et al. Pharmacotherapy of obesity: Available medications and drugs under investigation. Metabolism. 2019;92:170-192. doi:10.1016/j.metabol.2018.10.010
[7] Rubino D, Abrahamsson N, Davies M, et al. Effect of Continued Weekly Subcutaneous Semaglutide vs Placebo on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STEP 4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1;325(14):1414-1425. doi:10.1001/jama.2021.3224
[8] Chang SH, Stoll CR, Song J, Varela JE, Eagon CJ, Colditz GA. The effectiveness and risks of bariatric surgery: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03-2012. JAMA Surg. 2014;149(3):275-287. doi:10.1001/jamasurg.2013.3654
[9] https://www.guokr.com/article/20637/
[10] Bazerbachi F, Vargas EJ, Abu Dayyeh BK. Endoscopic Bariatric Therapy: A Guide to the Intragastric Balloon. Am J Gastroenterol. 2019;114(9):1421-1431. doi:10.14309/ajg.0000000000000239
[11] Muniraj T, Day LW, Teigen LM, et al. 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Intragastric Ballo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Gastroenterology. 2021;160(5):1799-1808. doi:10.1053/j.gastro.2021.03.003
责任编辑丨BioT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