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墨中国心》走进篆之“迷宫”,溯源文字最初之美
2021 年 12 月 12 日 16:42 琼海之窗
中国文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篆书正是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古老文字。今晚21:10,由浙江卫视原创打造的全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电视文艺节目《妙墨中国心》将播出第三期篆书篇。节目中,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沈乐平,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冯立,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清,著名文化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将通过篆书历史发展中的三个重要人物(秦)李斯、(唐)李阳冰、(清)吴昌硕的故事和作品,带领观众一起走进篆书的艺术“迷宫”,了解它的演变发展,探寻它的文化基因,领略它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华文字的最初之美和博大精深。“线条好看”、“长得好像一个小妖怪”、“长得恐龙”、“写字跟画图一样”……在妙墨赏习屋中,来往行人如是评价篆书。作为最古老的字体之一,篆书篇的节目将带领我们追溯汉字的起源。“解墨团”成员张一清将以“中”、“国”二字为例,讲解文字的演变过程,并与冯立一起通过一人讲解一人书写的方式,为大家讲述汉字是如何造字和用字的。那“中国”一词最早又是在哪儿出现的呢?收购站30元买回的“废品”又是如何变成“国宝”的?与中国各地的方言一样,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也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节目中,沈乐平、冯立将分别书写齐、秦、燕、楚四国的“马”字,究竟它们有何不同?而作为秦国宰相李斯的书法精品,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实施“书同文”采用的字体,小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统一的文字在中国历史的分化与统一中又具有什么作用?古老的小篆,穿越千年出现在我们面前。本期节目将以视频短片形式“活化”篆书发展过程,生动展现李斯创小篆、李阳冰复兴小篆、吴昌硕与西泠印社发扬金石篆刻文化等重要时刻。究竟李阳冰的《城隍庙碑》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故事?李阳冰与李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为何说“没有李阳冰可能就没有《唐诗三百首》”?此外,节目也将带大家去到缙云,感受李阳冰与缙云的翰墨之缘。提到篆书,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艺术大师,那就是吴昌硕。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为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的“取经”之路却并不平坦。究竟吴昌硕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还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位社长,他在篆刻上也有着极高的造诣。节目中,“妙墨体验官”朱戬将带大家去到西湖孤山南麓,在西泠印社社委会社团处副处长、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臻的带领下,看一看这“天下第一名社”。演播厅内,沈乐平也将现场演示吴昌硕的刀法,并与“解墨团”其他老师一起讲述这一方小小印章背后的故事。令人惊喜的是,本期节目还将现场连线著名作词人方文山。从“天青色等烟雨”到“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他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把国风和音乐相结合的?如今,方文山还致力于让篆书离开纸张和印章,变成一个立体的装置艺术。究竟他做了哪些有趣的“跨界”呈现?
笔下五千年,妙墨中国心。本周日21:10,跟随浙江卫视《妙墨中国心》,一起展卷读帖、提笔挥墨,走进古老神秘的篆书!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