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点
俄罗斯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网站11月24日发表题为《写的是北京,想的是莫斯科》的文章,分析立陶宛缘何主动与中国争吵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弹丸小国立陶宛会成为全球最反华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在欧洲国家当中,过去一年里正是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恶化得最严重。人们从不同角度解读立陶宛对外政策中如此强烈的反华转变——或是力求在全球范围内捍卫“民主价值观”,或是有意对华盛顿亦步亦趋。立陶宛领导层的行动中的确存在这两种动机。但立陶宛对俄罗斯的一贯恐惧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难以置信的是,如今维尔纽斯将批评北京视为抵抗莫斯科的最佳方式之一。
立陶宛对自身立场和大胆举措给出的官方解释是所谓“忠于民主价值观”。过去批评的矛头主要指向俄罗斯,而如今立陶宛表示有必要捍卫从明斯克到台北的“自由与民主”。“我们只与和我们思维方式相同的人打交道”——这是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表达出的观点——可以称之为立陶宛新对外政策的精髓。
▲资料图片:10月6日,电车在立陶宛维尔纽斯街上行驶。新华社记者 薛东梅 摄
在崇高的论调背后,是切实的算计。
立陶宛充当反华倡议的主要参与者甚至发起者,是希望吸引美国的注意力并得到华盛顿不会减少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存在的保证。
过去可以说,立陶宛的意见无足轻重,立陶宛是国际影响力极为有限的小国。但它抓住并顺利融入美国在对全球领导地位的争夺中对抗中国的趋势,这令立陶宛的能力大增。
这并不意味着,立陶宛按照白宫的直接指示行动。这很可能是立陶宛政客与华盛顿一些势力集团的某种伙伴关系,一方在另一方的帮助下为自身利益游说,反之亦然。
对立陶宛来说,反华进程的重点在于,保证在对其真正重要的对俄关系问题上得到美国的青睐。乔·拜登政府改变优先事项,将注意力转向印太地区,与盟友携手提高在该地区的军事能力,将美国的外交任务更多放在遏华上,这并非秘密。至少立陶宛正是如此理解。该国将力求抓住不断变化的趋势并尽可能作出预判。
立陶宛的地区对外政策过去一贯大胆鲜明,但这导致该国被一个问题绑架,那就是俄罗斯问题。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全球化,立陶宛权力集团开始意识到,有必要从对自身声誉的束缚中跳脱出来,在老生常谈的俄罗斯威胁论中加入一些更加迫切且华盛顿关心的内容,否则美国对该地区和立陶宛作为盟友的兴趣或衰减至危险的地步。
立陶宛采取这种立场的风险巨大。2020年10月,由三党组成的立陶宛保守自由主义执政联盟上台,随后与中国关系急转直下,而且关系的破裂完全是蓄意为之。立陶宛新政府在几个月内几乎破坏了前两届中左翼内阁8年来与中国方面取得的所有成果。与新政府相反,过去两届政府竭尽全力促使立陶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立陶宛对华出口近10年来增长近9倍,,达到3.16亿欧元。两国贸易额累计达到15亿欧元。相比之下,立陶宛和台湾地区的贸易额仅为8500万欧元。因此,新政府的反华举措引发立陶宛统治集团中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左翼反对派和现任总统的不满,这并不令人惊讶。瑙塞达总统曾试图缓和政府和外交部发出的言辞激烈的声明,但收效甚微。
倘若立陶宛政权在2024年的选举中实现更迭,更加左翼的新内阁或尝试与中国修复关系。但另一个问题是,北京届时是否会改变态度。从中美对峙暂且只会加深的情况来看,下届立陶宛政府可能别无他选,只能继续目前定下的反华方针。同样不要忘记,台湾政权也可能更迭。这将令维尔纽斯的反华姿态更加没有经济收益,而华盛顿只会袖手旁观。
尽管如此,目前无论是经济风险还是政治风险,都不足以让维尔纽斯放弃反华路线。立陶宛领导层所选的方针与其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认知非常吻合。其中既有价值观政策,也有反共产主义理念,还有让华盛顿对该地区保持关注的意图,以及摆脱永远的俄罗斯批评者这个单一角色的愿望。
最后,美国本身愿意支持立陶宛的这些创举——立陶宛可能有助于欧盟国家走向更加反华的立场,也可以成为试金石,从立陶宛的例子中看到,在面对遭受痛批和拿台湾搞事上,北京准备予以何种程度的报复。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