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华社《海南参考》第

移动版    时间:2015-03-18 17:49

    近年来,琼海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围绕“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创建国家农业公园,将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乡村休闲游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用四位一体综合规划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就业、农业转型、农产增值,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在琼海嘉博路北边的龙寿洋里,一段慢行木栈道正在铺设。不久,这条慢道将被连接起来,形成一条7.8 公里长的乡村慢行道,贯穿附近的礼都、官地等4 个村庄。
    “现在进行前期基础设施改造,以后龙寿洋就是一个万亩国家农业公园了! ”礼都村村民黎文儋深感自豪。
    这一田野公园将成为琼海市打造国家农业公园的一个示范,依托嘉积城区、塔洋镇及塔洋河中下游周边的村庄、基本农田、经济作物等现有特色资源,通过挖掘其中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配套完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休闲小站等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通过绿道将40 多个行政村近600 个自然村串联起来,打造出一个“像一颗颗珍珠玛瑙一样镶嵌在城市周边”的农业公园。

    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提高琼海农村城镇化水平最好的办法是让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而建设国家农业公园是琼海市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为此,琼海在“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总体发展思路下,一方面是按照“一镇一业一特色”的思路,将全市12
个镇打造成为产业特色明显,文化特色浓郁的风情小镇,犹如撒落在万泉河畔的12 枝“金钗”;另一方面是在不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将城市设施引入一个个村镇,让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
    这一做法让村民们喜出望外。博鳌镇大路坡村村民老王介绍说:“去年听说市里要在这里建乡村公园,我们就担心要被搬迁走,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没想到市里不仅没砍一棵树,没拆一间房,还出钱帮我们修好公路,建成了旅游景点! ”如今,琼海市在不破坏原有村容地貌的基础上,将毗邻博鳌墟的5 个自然村的乡村特色资源进行整合规划、连片开发,打造成了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田园村庄。
    目前,琼海市以龙寿洋、博鳌和万泉河两岸这3 个片区为中心面积近l5 万亩的3 个农业公园正在开工建设。随着国家农业
公园创建工作逐步推广,占全市一半多的农业人口尝到了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增收、农民就地就业的实惠。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

    “来,尝尝我们家种的莲雾。”在嘉积镇上埇村李明芳的家里,女主人热情地端上一盘切好的莲雾招待记者。

    2003 年,李明芳开始试种莲雾,并逐渐闯出了一条路子。去年,在农业部门指导下,李明芳建起大棚。今年的收成已全部将他20 多万元的大棚投入赚回了本。“政府不仅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我们帮助,还想方设法帮我们打开销路。”李明芳高兴地说。
    琼海市市长宁虹雯介绍说,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弱质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农业公园的重要建设内容。
    去年以来,琼海市结合绿化宝岛大行动,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作为提升农业公园品味的重要措施来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良种良苗,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琼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 多万元用于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为推动该市农产品品种更新、产量增加、产业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成效。同时,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基地带动和企业营销等方式,着力打造了“中国胡椒之乡”、“中国珍珠番石榴之乡”、“中国火龙果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莲雾之乡”五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品牌,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前,琼海胡椒年出口量占全省的70%,火龙果、番石榴、莲雾年总产量均占全省的63% 以上。琼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现已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3 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l3 家,连结农户3.95 万户,种植面积6.5 万亩,家禽养殖586 万只,生猪4.5 万头,带动农民增收8124 万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琼海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98 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69 元。

培育新业态,实现农民就地就业

    自去年底村里开起农家乐后,每天上午9 点博鳌镇美雅村的符议丹忙完家务都会准时到店里上班。过去她在城里宾馆打工月工资1500 元,现在月工资1800 元,此外还有分红,而且不必外出奔波。说到这,符议丹由衷地感谢镇政府把她们村打造成景点给村民创造了商机。
    符宣朝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乡村旅游业作为农村的一种新兴产业,是有效转移当地农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琼海市把农业休闲游作为农业公园的重头戏来抓,大力挖掘、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推出田园风光农家乐游、原生态绿色休闲游、重温红军之路红色自驾游、万泉河垂钓自驾游等精品路线,乡村深度游日趋火热。农民纷纷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现代高效农业,开办家庭农庄、采摘篱园、渔家乐等,辅以乡土特色餐饮,发展庄园经济。如美雅阿叔农家乐和大路坡农家乐,每月营业收入55 万元,安置本村29 人就业,有些农民既是股东又是员工,享受乡村游带来的双重福利。
    目前,琼海市休闲农业组织13 家,4 家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22 家。其中,南强村通过“公司+ 集体”的模式,采取农民集资,集体出地,共同经营,共享利益的方式,成立“南强旅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竹排河上漂流旅游项目。公司从领导到员工都是清一色的“农民军”,解决了130 余名村民就业。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琼海市从建设特色风情小镇入手,培育新的业态,农民从发展中获益明显增加。去年底,该市把潭门镇作为渔业风情小镇和海洋强镇来打造,对潭门镇墟临街铺面进行立面改造,结合潭门千年古渔镇的耕海文化,巧妙地吸收船舵、船桨、铁锚、救生圈以及贝壳、龙虾、船舷栏杆等多种海元素,形成浓郁的渔乡建筑风格。现在,每天慕名前来潭门旅游的游客猛增,贝类工艺品店从去年底的30 余家发展到现在的270 多家,镇墟临街铺面的月租金也从以前的500 元左右猛涨到近5000 元左右,贝类工艺品工厂近100 家,新开张的餐饮店有10 多家,解决了当地2000 多人就业。据测算,政府投入1.2 亿元改造潭门镇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1 亿元的直接收益,吸引外来投资近5 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4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