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就是139年的“烂尾楼”圣家堂塔尖的圣母玛利亚之星将首次亮起。这个牵动着世人的“百年烂尾楼 ”终于封顶的消息,已经让全球人民为之兴奋了十天之久。
上个月29日,西班牙放出消息,教堂界天花板存在的圣家堂塔尖,将用一颗直径7.5米、重5.5吨的12角星来点缀,就此封顶。这座跨了三个世纪打造的教堂,终于在2021年末,进入到收尾阶段。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很多人去西班牙都是为了高迪,而高迪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圣家族大教堂。但说到圣家堂的设计灵感,其实不全是高迪一个人的功劳。1872年一位名叫Josep Maria Bocabella的西班牙书商访问了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后,内心佩服的同时,还憋着一股劲:“我们巴塞罗那的教堂不能输给梵蒂冈!”于是,他发动宗教团体出资,请来了设计师Francisco de Paula del Villar设计,在1882年正式开工。
他放出豪言,这座哥特复兴式教堂将让全球颤三颤。
不知道是想法过于丰满,还是现实太过骨感,在施工仅仅一年,双方就因资金问题闹掰。不得已,找设计师的问题从零开始,他又找到一个设计师,但刚上门就被拒接了。当时还未完成过任何重大建筑工程的高迪,一口答应下来,接下了这个烂摊子。虽然经验少,但是对于为建筑设计而生的高迪来说,他脑子里已经重新构造出这个教堂的样子。于是,在拿到前设计师图纸的第一时间,他就给教堂的图纸来了个大变样。当时的他,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这上面,一边设计修改施工一切亲力亲为,另一边为了教堂能顺利进展,用尽各种方式鼓动大家融资。不是一层盖好再盖下一层,而是把外壳做出来,先让别人看到它的华丽样貌,内容再一点点填,为的就是吸引大家掏钱。
单靠大家捐款显然不是法子,他便在教堂被迫停工时期,就去接一些别的单子,收来的款项再马上全部投进建造教堂里。
在从事建筑设计的43年中,他完成了数个影响全球的建筑作品,但是这座教堂永远是施工中......
不止一个人问过他,教堂何时能完工?
他的回答永远是:“我的客户并不着急。”
而他所指的客户,就是上帝。
他知道自己此生无法看到教堂竣工,便做出来教堂的模型,方便后人接手。
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已经七十多岁的他,还在为了这个教堂奔走。
就这样,圣家堂一建就是高迪的一辈子。
也不止一个人问过,一个教堂139年都建不好,是不是有点夸张了?问这个问题的人,在亲眼看到圣家堂后,也便有了答案。
我们理解的教堂,是圣洁的、高雅的,而圣家堂是真正属于天堂的。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建筑。来自圣家堂的震撼,从远远的看到教堂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冲击着你的认知。应该就是用着一把小小的刻刀,在百余米高的建筑上一点点雕刻,简直就是用核雕的心态在雕刻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
教堂共设有三座宏伟的立面:诞生、受难和荣耀。
每一面都有四座支撑塔楼,远看像百孔千疮的蚁穴,从已经建成的诞生面和受难面来看,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受难面是暖色调的,诞生面是冷色调的,看似繁复凌乱,但配合着讲解细细观察,便能体会到心底那种神秘的力量。
也许是释然,也许是希望。
望着眼前这座直冲云霄的教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这是人类建筑史的奇迹。
看一眼,它就可以出现在你的梦里,这就是圣家堂的魅力。
带着这种感觉走进教堂内部,一瞬间真的有被它的奇幻红了眼眶。
呈现在眼前的,是教堂里几乎整面墙的彩窗玻璃。
不是简单的彩绘玻璃,也不是常见的传统人物彩绘,而是采用不同颜色的色块拼接。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颜色打造,模拟阳光透过密林产生的光感效果。
以橙色、青色为主色调的抽象彩绘玻璃来替代,橙色象征着日出光芒,青色代表了日暮时光。
光晕从塔尖上的孔上斜射进来,把教堂内部的地面、立柱、游人,洒了整个教堂满地的五彩斑斓。
那一刻,光好像变成了流动的音符,透过眼睛,照亮了心底,在心里回响。
从建筑来看,圣家堂已经超越了教堂本身,觉得可以称之为艺术品。
这种艺术,不光是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更是直击灵魂深处的震撼。
“圣家堂不是最后一座大教堂,而是新时代的第一座教堂。”
虽然星星的悬挂,只意味着圣家堂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施工阶段,而完全竣工也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从预计的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变得不再明晰。但这颗明星的点缀,不仅点亮了巴塞罗那的夜空,,也像是点亮了高迪回家的路。
从天堂遥看蓝色星球,那颗最亮的星,就是他牵挂的它。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等到这个“有生之年”的建筑奇迹竣工的消息,而在天堂的高迪,会欣慰一笑,然后安心长眠了吧。
推荐阅读
你的「赞」+「在看」,旅行菌都看得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