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
2021 年 12 月 31 日 13:27 琼海之窗
2021年,环境与科技从未如此深刻地触碰每个人的神经。当人工智能渗入生活,元宇宙概念裹挟我们通向充满迷雾的未来;当极端气候敲响警钟,人类与地球如何相处终成迫在眉睫的焦点。澎湃问吧年度盘点的上篇,在思考世界万物中,照见自我和人类命运。2021年,两批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给中国空间站带去些什么?航天专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做客澎湃问吧为大家解答!
@山有木兮卿无意:神舟十三任务有什么重大意义吗?为什么要待6个月?
黄志澄: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在这6个月时间里面,主要的工作还是要进一步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这次任务的亮点是:1.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的快速交会和径向对接技术。
2.航天员长期驻留的保障技术和空间站核心舱各系统长达六个月时间的高可靠性。3.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在出舱活动当中,要进一步验证与航天员、航天服,机械臂在内的与出舱活动相关的技术。神舟十三号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之后的一项重要试验任务,就是利用机械臂捕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并进行转位试验,为明年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的实验舱转位工作打下基础。神舟十三号任务还要进行我国女航天员首次的出舱活动。4.开展相关的微重力物理和航天医学的科学实验。
5.利用空间站进行面向大众的多样化的航天科普活动。
2022年,我国空间站将全面进入在轨建造阶段,规划了六次飞行任务,包括两个实验舱的发射,两艘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还有两艘货运飞船的发射。通过这六次发射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转入运行阶段。
由此可见,神舟十三号的任务是在我国的空间站建设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完成了出舱活动和其他的多项技术实验,但是从完成空间站建设的角度,仅仅是开始。航天员由于条件限制只在轨三个月的时间,这对于明年的建设和今后繁重的空间站的科学技术试验来说,三个月的在轨时间还不能满足全部要求。
因此,神舟十三号将航天员把在轨时间延长到六个月是完全必要的,以后可能还会进一步的延长航天员的在轨时间。此外,为了更专业地进行太空科学试验,今后还会送经过训练的科学家或载荷专家进入中国空间站。
人工智能深刻变革人类既有生活模式,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感到担忧与怀疑。澎湃问吧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跟大家一起从哲学聊到人工智能。@尤卡坦:人类智慧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可以说它的核心是语言和逻辑思考吗?人工智能目前离人类智慧水平还差什么?是否存在理论上超过人类智慧的智慧?
徐英瑾:讲到智慧的本质,智慧的本质是一种对于外界的反应能力,随着反应的复杂方式的提高,我们就认为智慧的水平不断提高。比如动物对外界反应的能力都是本能性的,而人类和外界打交道的能力就有极多的组合方式,人类也可以有非常复杂的马基雅维利式的欺骗套路来欺骗可能的敌人,所以说人类比动物要智能。
当然高级的动物,比如猴子,已经有一些欺骗能力了,但是和人类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从这个标准上,甚至机器或者外星人的智能,也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实际上智能的一个本质是在于它对外界的反应模式的复杂化,越复杂越智能。
智慧的本质既然是如上定义了,那么逻辑和语言就是它的衍生品。为什么逻辑和语言是一种衍生品呢?就是你要让你对于外界的反应方式变得非常复杂,就需要逻辑工具来使得既有的知识模块能通过逻辑工具加以丰富化,同时你又需要人际之间的协作使得整个社会对应外部世界的整个套路也复杂化,人际之间的协作就必然会使用语言,所以逻辑和语言是它的一个衍生品。
有一种错误的思路是认为逻辑和语言作为一种继承的状态,是我们要模仿的目标。但是人工智能如果仅仅抓住逻辑和语言,而没有抓住逻辑和语言得以产生是为了应付生存压力的需要这一更根本性问题的话,那么人工智能的研究就会走上歧路。早期符号AI之所以走上歧路,就是因为他们只追求末不追求本,他们只追求流不追求源,所以我们不能舍本求末,我们要溯源,这个源是什么?就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回应能力。当我们感知五彩缤纷的世界时,背后都有大脑运作的机理。脑机接口离我们有多远?心灵感应会实现吗?澎湃问吧邀请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导肖晓,共同探寻大脑的奥秘。@澎湃网友3UbMrm:请问我们日常所说的大脑开发度指的是啥?真的有“人类大脑只被开发或者使用了10%”的说法吗?
肖晓:抱歉地回复你,在脑科学领域,大脑是没有开发度这一说的。人类大脑只被开发或使用了10%,这是一个非常确认的伪科学,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会传出这个谣言,最早是出自Karl Lashley的脑损伤研究,他用小动物做实验,让它们在迷宫里面找出口,然后发现他切除脑区虽然会影响小鼠走迷宫的效率,但并不影响小鼠存活,这个实验逐渐谣传就变成了“大脑只用了10%”。
实际上,大脑的每个部分我们都在使用,现代科学已经明确证实,每一个脑部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一点微小的损伤都会影响大脑的运作和正常功能。而且大脑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候,就像我在睡眠问题的回答说的,就算是睡觉的时候,大脑都有一定程度的活跃性,有些脑区的活跃性还非常强。
不过大脑也有一定的可塑性,所谓可塑性就是大脑为了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会发生一些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一般来说幼年大脑比成年大脑有更强的可塑性,更容易学习和记忆。
所以,在专业神经科学中,大脑可以通过可塑性进行微调,但并不存在还可以开发90%、变得有超能力这种情况。2021年以来,北美夏季持续高温、西欧东亚暴雨洪水,西伯利亚、东地中海沿岸的森林大火,各种极端天气都给人类敲响了气候恶化的警钟。极端天气为何逐年猛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做客澎湃问吧,一起了解一下!@长江路卖报纸的:为啥明明全球气候变暖,反而极寒天气变多了呢?46亿年数次出现高温或冰期,当今气温变化真是人类导致吗?
蔡闻佳:全球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加。大家普遍认为夏天越来越热、冬天不那么冷了,这才是全球变暖,其实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一年中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加这些特征可能同时发生。极端冷事件的发生属于“极端天气事件”,所以它和全球变化的判断并不矛盾,和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也不矛盾。
气温变化是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导致的。古时候是自然作用为主,现代(工业化革命以来)是人类作用为主。现代假设没有人类活动也会有高温热浪和寒潮,只是气候变化导致高温和寒潮增多、变强。引起全球变暖的机理是辐射强迫的增加。我们看到几百年来自然源造成的辐射强迫变化几乎是没有大变化的(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1750-2019年太阳的辐射强迫变化是-0.02W/m2,负值代表使地球降温),而人为源造成的辐射强迫变化总体上大幅增加(主要来自于人为源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高达2.72W/m2)。所以说近年来气温升高是与人类活动高度相关的。累计出海时间超过600天,经历航次20余个,足迹遍布除了印度洋以外的所有大洲和大洋……2021年,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副研究员张瑞峰在澎湃问吧与大家分享他在极地科考中看到的海洋。@神田川:请问您去南北极的时候,是否真的看到冰川融化、体积变小的现象呢?还有南北极动物的生活是否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张瑞峰:您好!我短时间去过极地几次,不过还没有观测到冰川的明显变化。但是如果您上网去搜索一些图片,,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的温度升高,北极的冰川有明显的退化现象。例如在我去过的巴伦支堡的一个冰川,在1911年之前还是一个直接入海的冰川,到2018年我去的时候已经萎缩得距离海岸线有3-4公里左右了,并且由于一些高的山脊露出,感觉上这个冰川已经几乎要消失了。
对于动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我第一次到位于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的黄河站考察的时间是2012年,第二次是2015年。新奥尔松这个国际科学考察的小“村落“,全村人都在一个食堂吃饭,在这个食堂进口的通知区域,会贴上近期“村民们”发现北极熊活动的信息警告。我能明显感觉到2015年的警告通知多了,并且我在15年也亲眼看到了北极熊出没在距离新奥尔松5公里左右的海岸上。
以上我的亲身感受确实说明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极地生物的栖息地,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惯。近百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浓度陡升,而其中由食物体系造成的就占到总量的34%。如果人类对食物体系加以改善,“吃货”或许也能拯救世界。如何通过“吃”减少碳排?纽约大学食物学博士生裘成与你分享!@世瑾:吃素真的能减少碳排吗?动物饲养会消耗很多资源?
裘成:是的。动物的养殖目前主流的模式是工厂化养殖,也就是把动物聚集在一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这虽然能大大的提升产量,但是造成了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并且很多森林被砍伐,都是为了养殖动物。吃鸡、牛、羊这些不同的肉类,在排碳量上也会有差别。在常规养殖模式下,鸡、牛、羊这三种肉类中,牛肉碳排最多,羊肉其次,鸡肉最少。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
生产1kg的牛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9.48kg二氧化碳当量;
生产1kg的羊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9.72kg二氧化碳当量;生产1kg的鸡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87kg二氧化碳当量。所以,提倡可持续饮食,减少肉类饮食,尤其是碳排量很高的肉类。
然而,动物的饲养也有可能恢复土壤和解决气候变化——这种养殖方式叫做Regenerative Grazing(再生牧业),可以在草场上通过科学的轮牧养殖,让动物不停地吃草,促进光合作用和土壤固碳,利用动物的粪便恢复土壤微生物生态,将空气中过多的碳回到土壤之中。有一些科学研究证实了再生牧业在土壤固碳、恢复土壤荒漠化和解决气候变化上的潜力。通过Regenerative Grazing生产的肉奶,不仅质量和营养远高于工厂化养殖,也能够起到恢复环境的作用。显然,我们需要意识到肉食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减少肉食。我们也要思考如何改善我们的农业和畜牧业,让整个食物体系更加可持续。↓↓↓关注「澎湃问吧」,及时获取下期内容,更多问题等你来问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