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不少分析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日本90年代相似,这种相似性也引起了中国监管层的关注。
据路透社,中国监管层正在从日本经济发展史吸取教训,决心避免重蹈日本衰退和通缩的覆辙。路透社援引日本政府以及其他与中国监管层有
直接接触
的消息人士称,北京认为日本30多年前放开资本流动和日元汇率自由化,是导致日本1990年代初资产泡沫形成和破裂的关键因素:
他们对日本的成功经验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最关心的是日本犯过的错误。日本和中国经济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觉得(中国)可以从我们的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
该消息人士称,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通缩迹象出现,中国对日本政策细节方面的兴趣明显增强。
此前已有不少分析称中国与90年代日本相似,面临资产泡沫和债务风险。高盛前合伙人Roy Smith称,中国存在的风险包括坏账、股市高估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对中国经济构成威胁,并给脆弱的金融系统造成压力,这些都与造成日本衰落的条件相似,相似之处还在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金和医保支出带来的负担:
如今大部分人都在谈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21世纪的超级强国。我的看法是,中国的结局可能会和日本一样。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将成超级强国”但未成之国。
日本楼市泡沫自1989年末开始破裂,房产的大幅贬值最终反映在了银行飙升的不良贷款上。由于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飙升的坏账问题,日本政府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给银行注入资本让它们核销那些永远也收不回来的坏账。
结果,日本政府为其当初的犹豫不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92年至2000年间日本七次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和一个复兴计划,总规模高达110.8万亿日元(按2000年的汇率计算为1.1万亿美元),期间GDP平均增速仅0.8%。直到2002年,日本政府承认坏账可能影响整体经济,并对银行实施了重组,日本才迎来了转机。
美银美林的研报称,尽管很难知道中国坏账的确切数字,但它将比日本或者2007年以后的美国所面临的坏账更大,即使中国的坏帐率只有8%,和曾经的日本银行业相同,中国政府也应该尽快采取措施暴露银行业风险、处理坏账。但问题是,承认坏账将在一定时间里妨碍经济增长,这是忙于整顿混乱局势的中国新一届政府不太愿意看到的。
但中国恐怕与日本不仅仅是相似这么简单。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人均GDP水平仅日本在1960年时的1/2。曾就职世界银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Louis Kuijs表示:
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和九十年代的日本的关键差异在于中国的发展阶段要低很多。麦肯锡的报告称,截至2014年中期,中国的债务负担巨大。包括政府债务、银行债务、公司债务和家庭债务在内,中国债务总量占到GDP的282%。这不仅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高于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路透消息人士称,中国正在进行日本过去几十年曾进行过的三项关键金融改革:利率自由化、货币国际化以及开放资本账户。
中国决策者认为,日本与西方强国在1985年达成的《广场协议》对日本而言是一个关键性事件,最终导致该国随后陷入“失去的二十年”。该协议实际上是允许在1980及1990年代让日元升值并开放资本账户。
协议签署后,日元飙升,日本出口企业不得不向海外转移,日本央行又不得不实行宽松政策,最终导致热钱涌入,地产、股市的泡沫形成。
路透援引另一位上海消息人士称,监管者也一直在询问日本是如何应对银行破产的,这可能说明北京正在准备应对利率自由化之后比较分散的银行业可能出现的整合。
他们观察日本情况,而不是其它国家,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我们的金融系统非常相似。
(责任编辑:H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