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春节随着正月十五鞭炮的最后喧嚣而结束,但是,羊年春节带给人们的思考却并未止步。据有关部门统计,春节10天出境游的人数达到519万,其中涌向日本的游客就超过40万人,相当于去年全年旅日人数的1/5,这意味着今年前往日本的中国游客将远多于去年。这无疑是中日关系向好的佳音,说明民间交流正在快速恢复,“政冷经冷民更冷”的状况正在得到扭转。
与之相伴的却是一个尴尬现象的出现,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成为日本各大超市的阔绰扫客,担当起拉动当地消费的有生力量,初步估算累计60亿人民币的消费多半用于购买“四大宝”:电饭锅、马桶盖、电吹风和陶瓷刀。国人仿佛一夜回到日用消费品奇缺的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全民青睐“四大件”的30多年前。“中国制造”已名满世界,中国产品已遍布全球,为何中国游客不厌其烦地从日本购买这类轻工业品?曾占领中国市场的“日本制造”为何二次登陆?“日货逆袭”甚至“出口转内销”,究竟是时光倒流还是时迁势移?
表面上看,中国客狂扫日本确有汇率、价差和团费低等方面的刺激因素,也不排除部分跟风从众的盲目消费,但从本质上说,这是正常而理性的消费行为和市场选择,表明国人在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富积累后,可以潇洒地在世界各地随意消费。具体到“日货逆袭”这个维度深究,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中国消费者在经历初级工业品恶补后的消费升级,是众多家庭迈进小康门槛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选择日本产品暴露的残酷现实是,“日本制造”的质量依然高过“中国制造”,“国货当自强”的口号虽然鼓舞人心,但国货依然没有强大到压倒洋货特别是日货的地步。至于部分标注“中国制造”却依然从日本采买的“出口转内销”,更说明国内市场的品质与检验标准也败于日本。没有谁比消费者更有发言权,经过比较后的消费者更注重实惠。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历程,见证了国人日用消费品选择的三级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中日关系快速提升,大量日本资本、技术、企业、品牌乃至管理体系放量进入中国,国人首次享受到价廉物美、精致耐用的日本产品。大约十年前,“韩国制造”开始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逐步蚕食和夺占“日本制造”的份额。日韩轻工产品的次第西进,催生大量中日、中韩合资企业,也培育了中国本土的现代制造业。“中国制造”最终借助人口红利后来居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性价比,不仅陆续收复国内市场,并且在世界各地击溃日本和韩国产品。
但是,消费是个过程,经过一定周期的消费体验,日货与韩货的质量优势明显征服了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口碑,这种对比不仅被笔者所历十多国的见闻普遍验证,如今也不幸被国人抢购日货而集体背书。当然,此时的日本“四大宝”已非中国人曾熟悉的“四大件”,而是从理念到技术、从设计到材料、从工艺到性能都发生蝶变的新一代产品。一句话,当我们从价格、数量和基本功能等方面追上日本当年的产品时,日本制造又甩出我们好远。这个尴尬的现实再次证明,制造业立国的日本绝非停止不前的竞争对手,而是一直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者。
跳出简单的产品比较,我们应该冷静地意识到,中日经济依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把持尖端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日本制造业相比,中国同行依然处于中低端位置。中国制造业追赶日本的步伐依然相当沉重,且不能停歇,特别是在日本重新重视制造业,甚至将部分企业回迁到本土的当下,这表明日本把核心工业设计和制造能力当做民族经济和民族品牌的镇国之宝。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接近日本的两倍。但是,中国游客大量从日本回购锅碗瓢盆类的日用消费品,印证了中日间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差距依然不小。更何况,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日本在华企业暴利时代终结,加之投资分散化战略选择,日资、日企对中国的技术保留和封锁必将有所加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日本人一样很懂,仅看过去30多年的制造业进程,中国这个徒弟收获固然不小,但日本师傅显然技高一筹,不服不行。
一位日本企业家曾这样说,日本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多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向日本才学习了30年,何不再学30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