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的金钱地位都在否定我,你用的名车名表都在嘲笑我。”
这两句歌词,来自某位UP主对于丁真爆火的泣诉。
丁真火到今日,以一己之力打破知乎精英、虎扑直男、贴吧大师的壁垒,团结起无数在网上哀叹“十年寒窗不如卖笑”的打工男人。
点开#部分男性对丁真的态度#这条热搜,满屏写着“性别凝视”,没有粉丝、路人,下场者一律被划分为女性、男性。
前者试图在这场论战中找到报复的快感,因为她们是性别凝视的长期受害者;后者坚定地否认群体性柠檬,一心一意阐述社会公平议题,激情论证“我们男同胞不是嫉妒是感到羞辱”。
令丁真粉丝感到愤怒的那些举动,恶搞P图、唱歌嘲讽、举办“丁真没我帅大赛”……说实话,并不是什么新鲜打法,虎乎男儿对男流量从来不温柔,没被他们品评过的都不配叫顶流。
为什么偏偏是丁真?
不一样的是,丁真不是娱乐圈的典型流量,他的粉丝类似饭圈又有别于饭圈,范围更大,技能更多,在年龄、学历、社会身份上都与他们更贴近,是他们无法轻松鄙夷的一群人。
他们越是觉得女性喜欢丁真这件事“肤浅”“没内涵”,越是对丁真的走红酸言酸语,就越是有女性愿意支持丁真。
在这个性别枪炮一触即发的网络环境里,我这么做可以不为别的,单纯就为了膈应你。
圈地自猛太久的直男,在这件事上的傲慢轻敌,跟以一己之力促成227的某家粉圈没多大差别。
他们没有意识到,离开根据地的他们往往不是女性网友的对手。更何况还是在性别框架里打仗,他们享受过的红利,注定他们处于易被谴责的一方。
有一说一,事业单位确实不好进啊。
“读了十几年书,输给了一个没读过书的人。”
且不论只是不会汉语的丁真怎么就被判定为“没文化”,丁真为什么没读十几年书?为什么不会写代码不会说英语?这些原因在讨伐丁真的过程中,被默契地忽视。
作家叶倾城就此事提到了“户口直男”的概念,她认为,这部分男性自以为的那些优势,比如十年寒窗换来的好学历,都只是来自于他们的户口。
关注丁真的大部分人,不管男女,实际上都享有这种优势。一开始,丁真在这方面的劣势,甚至是大家被他吸引的重要原因。
一张纯净、自然的帅脸,和一种遥远、贫瘠却美丽的生活。
在粉丝眼里,他的劣势让人心疼,他的快乐予人鼓舞,在抗议者眼里,“放牛再难也没有高等数学难。”
当人人都信奉社达,崇拜精英教育的时候,对基层劳动者的歧视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抗议者注定失去舆论支持的原因之一。
是上学工作获得好生活的概率大,还是放牛长大、一朝爆红的概率大?寒窗苦读那么苦,换你去高原放牛你去吗?既然你受教育、有文化的机会是因为投胎投得好,那丁真凭天生的脸红了,又有什么不可以?
很多网友认为,说丁真没文化,是因为这帮直男要为自己的嫉妒心理强扯一块遮羞布。
认为丁真没文化固然是他们的傲慢,但换一个角度想,不过也是一群从小听着“读书才有好前程”长大的人,终于幻想破灭了。
接受一个没文化的商人比自己成功容易,因为他可以很会做生意;
接受一个没文化的艺术家比自己成功容易,因为上帝就是给他另外开了一扇门;
甚至接受一个没文化、没品格、黑料一大堆的明星比自己成功,都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娱乐产业的运转规则我们早就习惯了。
唯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他们当成信仰般的“社会认可”的护城河,终于也在今天被打破。
一个男性只要有社会地位,事业有成,就能弥补长相、喜好甚至道德上所有的不足,这是长期以来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可这个刚出道的网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这一点。
用“一无所有”自嘲很容易,真的承认自己“一无所有”,可太难了。
在家人的期待、亲友的羡慕中长大的天之骄子,只能将满腔郁愤都倾向那个导火索。因为,很多人不是输给了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他们是根本没赢过。
发酵至今,这件事跟丁真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争执不休的双方,只是以丁真为名,各自排放各自的戾气。
而看似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女性,真得获得了话语权的胜利吗?
恐怕也不见得。
在分析丁真的时候,很多人将大众对他的喜爱归因于“对资本审美的反抗”,我并不认同这一点。单从这张脸来说,丁真除了黑一点,其实是非常符合,甚至超出偶像审美标准的。
丁真显然不是人们印象中那种康巴汉子,他的颜值更接近网友们习以为常的偶像审美。
《丁真的世界》里出过镜的他的朋友们,在当地审美中,说不定是比丁真更帅的存在。
但火的是丁真,因为声量最大的这批观众,并不了解当地审美,而是用更有共性的、网络时代的视角,去观赏一个遥远的男孩。
被所谓资本、流量浸泡那么多年的网友,审美哪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过来的?丁真没有成为本月特供网红,没有立刻带货赚钱还有了稳定工作,已经是粉丝能对资本做出的最大的反抗了。
至于在骂战中频频提及的“女性凝视”,真的成立吗?丁真的走红以及走红之后受到的重视,到底是对女性选择的承认,还是对女性作为粉丝的消费力的承认?
@珍珠number1模仿反对者的语气写了一则长微博。
“看,我们就是能让一个你不喜欢的人火起来。”用这种方式宣示女性的力量,适用范围还太小了,目前来说,仅限于直男稀少的娱乐行业。
作为消费者的时候,女性的话语权才是最大的。在体系完善、建设多年的“男性凝视”面前,“女性凝视”就算赢了这场丁真保卫战,也并不意味着什么重大的胜利。
这场论战,从审美到阶层,从娱乐文化到社会心理,最终一切沸腾于性别,也遗憾地止步于性别,我们太容易把它当成所有问题的源头、所有情绪的出口。
吵赢之后呢?觉得自己比丁真帅的男性,明年还会参加“我比甲真乙真帅”的投票;觉得终于轮到自己凝视男人的女性,在放下手机面对生活的时候,,也许还是会失望。
何况,部分直男真的只是一部分,中国总共才9亿网民,真热衷跟丁真比美的,其实没有那么多。
尽管当地一直说“不会过度消费丁真”,但这个话题密集度着实令人担心。
我不喜欢把问题框在性别这个架子里,因为我明明知道一个人,十个人,都无法代表所有人,可是当某些人的某种行为在网上引起群体关注的时候,没有一个看客会是冷静的。
根本还没搞懂发生了什么的男性网友,看见热搜上“部分男性”四个字,恐怕就已经会有预感:这肯定不是个说我们男人好话的热搜;
而在性别地位中处于弱势的女性,面对一张有理有据还加红标粗的男性大字报,自然难以克制报复的爽感。
立场先行的对话,注定不会达成什么沟通的效果。无论是觉得“丁真凭什么”的男性,还是叉腰说“丁真凭我们”的女性,看上去是审美标准不一样,但各自对权力结构的期待是一样的。
双方都想凭借学历、地位、甚至消费能力,争夺赛博玉玺,最终携手为对立情绪添砖加瓦。至于问题本身,就像权谋剧里注定沦为背景板的边疆百姓,成大事者,顾不上这些枯骨。
我们并非第一次经历一个偶像引发的混战,除了流量更大之外,这次与之前也没太多不同。
它们的结局也大都相似:首页在拉黑几个大V之后归于平静,风暴中心的网红逐渐沉寂,几年之后,也许会突然出现#还记得当年XXX吗?他现在当起了村支书#的正能量新闻里。
这场以丁真为名、举着性别大旗的战争,直男输得狼狈,女性不是赢家,丁真也不会是。
再这么打下去,
也不会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