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观众可领略“唐宋八大家”在文学、书法、绘画方面炉火纯青的造诣,感受他们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品味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崇仰他们伟岸高洁的人格力量,沐浴他们光耀后世的精神光辉。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整个展览分为“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三个部分,汇集了辽宁省博物馆84件(组)、商借省内文博机构11件(组)、商借省外文博机构18件(组)、复制品2件(组)共计115件藏品,涵盖了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众多门类的展品,是首个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题文物展。展览三部分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展览通过一幅幅珍贵书画、一件件精美器物,诉说着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与勤劳智慧。另外在展览中还展出了不少后世名家对唐宋八大家作品的再创作,既丰富了展览的内容,也便于观众多角度理解。本次展览的部分展品为首次展出,“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明仇英赤壁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等国宝级文物均在展出之列。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毛诗唐风图以《毛诗唐风》十二首诗为题材,赵构书诗,马和之绘画,各幅相间。书法端谨有致,笔法老劲。绘画构图洗练,线条简洁。
此卷南宋时为曾觌收藏,入明经严分宜、韩世能、项子京等递藏。清代先后归耿昭忠等收藏,后入内府,经《石渠宝笈》著录。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另一件重要文物是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本卷是目前所知六卷“洛神赋图”中唯一在画面中书写有赋文的宋摹本,图绘人物、山水、龙鱼、车马、神物,小楷书赋文于画面空白处。人物细致生动,衣纹秀逸,山石以勾染为主,树木多夹叶,稍加点染,很大程度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
南宋初藏于内府,明代经叶钶、项元汴等递藏,清初经王铎、梁清标递藏,后入内府,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博学多才,擅绘画,人物画尤具点睛之妙。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绘夏日山林景色,峰峦叠翠,叶茂林森,奇峰崛起,山林清旷。绘画技法以勾、擦、染为主,还未显现出典型的皴法。据南宋向水在跋文中叙述,此卷曾为宋英宗时枢密副使吕公弼所藏,后历贾似道、鲜于枢、吴用诚、项元汴、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石渠宝笈》著录。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局部)
此卷为赵佶三十岁时所作,右图左书,图绘北宋汴梁的皇城端门之上云气浮动,群鹤盘旋飞鸣,姿态各异。还有两只白鹤分别站立于屋脊两端的鸱尾之上,意态优雅闲适。建筑以界画方式绘出,法度谨严。画后有赵佶瘦金书题记、诗文,并款署钤印。
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真迹仅展出20天。洞庭春色与中山松醪二赋,作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是苏轼晚年书法精品。前后总计680余字,为其存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一件。正文单字大小约如古钱,,结体略扁,呈左低右高之势,下笔从容,行笔流畅中见稳重,通篇精气内蕴,隐现汪洋浩荡之象。卷后有元张孔孙,明黄养正、李东阳、王穉登、王世懋、王世贞,明末清初张孝思等诸人跋,《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开幕当天晚间还推出了“唐宋八大家诗文朗诵会”等夜场活动据介绍,随着展览的开幕,面向公众的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制作精良的展览图录、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也会陆续和广大观众见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此次展览将同步采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云展览”、“云直播”、“云课堂”等线上观展方式,提升博物馆的观展体验,推动博物馆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文字: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图片:臧博宇摄、辽宁省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