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文化勾勒多彩假日圖景移步換景處處“有戲”
原標題:賞文化,移步換景處處“有戲”
本報記者 顧星欣 王宏偉 馮圓芳
一年好景,橙黃橘綠,當五彩繽紛的秋天遇上國慶黃金周,美不勝收的不僅有美景,更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給大家帶來身心的享受與精神的激蕩。行走在大街小巷,文化氣息無所不在,家國之情縈繞心頭。不管是沉浸在光影世界裡,感受崇高的愛國情懷,還是徜徉於文博場館之中,感悟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祥和多彩的節日圖景之中,江蘇兒女滿懷深情,共同感悟黨史、禮贊祖國。
點燃愛國情懷,
全家“組團”觀影國慶檔
“國慶期間我們全家唯一的一次集體家庭活動,就是去電影院看《長津湖》!”10月3日晚,南京寧海中學初三學生屠睿軒在QQ空間裡晒出了4張電影票,並配上了一段文字。“我也看了!”“很燃!”小伙伴們紛紛留言。
“我馬上要出差,全家團聚時間不多﹔弟弟面臨升學,功課壓力也比較大。盡管這樣,弟弟還是提議全家來看《長津湖》。”屠睿軒的哥哥告訴記者,去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央視制作了一系列節目,來反映這場“立國之戰”,弟弟陸陸續續看了很多期節目,對這段歷史燃起了濃厚的興趣,“以前他隻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在美軍的制空權下,光是跨過鴨綠江作戰都像取經般艱難。看電影的過程中,他一直沉默,不像平時那樣嘰嘰喳喳,我想他的心靈一定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帶兒子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我該告訴兒子什麼?我想了很久對他說,所謂英雄主義,不是振臂一呼殺敵無數,而是在軍事力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用自身的英勇無畏創造奇跡。就像電影中出現的泰州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憑著‘三個不相信’精神,和廣大戰士共同托舉起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和平年代裡,我們不需要以身殉國,但仍處處需要抗美援朝精神,堅韌地、緩慢卻持之以恆地,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帶著兒子一起觀影的南京市民王先生說。
《長津湖》中,一直堅守長津湖畔1071.1高地東南側小高嶺陣地的楊根思,打退敵人7次進攻后,扛起炸藥包沖向敵人,用生命踐行了“人在陣地在”的錚錚誓言。“這是咱們江蘇的英雄楊根思!是新中國第一位特等功臣!”許多江蘇觀眾走進影院后,發現了這一處細節。楊根思連第18任連長翁海林告訴記者,與楊根思對戰的美軍陸戰第一師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成立以來從無敗績,在長津湖戰役中更是出動了十多架飛機、幾十門大炮,對小高嶺陣地狂轟濫炸。“可是我們這一方,大的土豆戰士一人一個,小的一人兩個,是楊根思所在三連斷糧幾天后得到的唯一補給﹔楊根思犧牲后,戰友們在樹枝上找到的一條腿,是烈士留下的唯一的身體組織……”翁海林痛心地說。10月2日,翁海林特意帶著楊根思連的4名泰州籍退役老兵,到影院觀看《長津湖》,“老連長犧牲了,但楊根思連一直當尖兵、打頭陣,搶險救災、保家衛國,把英雄的名字牢牢刻在心上!”
銀幕上,江山北望,風雪烽煙﹔銀幕前,安居樂業,盛世繁華。“我”的戰爭與“你”的和平在影院中交逢,有力地解答著“我們今天何以幸福”。“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這一代出生入死,是為了下一代不用經歷戰火”,這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偉大襟懷,也在那些從小泡在蜜罐裡長大的“慣寶寶”心中,種下了無私奉獻的種子。
品質即流量。繼今年中秋檔以123.51萬的總場次,創下中國影史中秋檔場次新紀錄后,此次國慶檔的持續強勁有力印証了電影市場的復蘇與發展。貓眼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14:00,國慶檔票房榜首《長津湖》總票房已達17.69億元,遠遠超過去年國慶檔票房榜首的同期數據,第二名《我和我的父輩》同樣表現不俗,實時總票房達6.51億元,江蘇是這兩部影片的第二大票倉。
“這兩年中國的主旋律影片發展得非常好,加上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人日益高漲的民族自豪感,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特別是國慶期間,觀眾們特別願意拖家帶口過來看主旋律電影,很多家庭看完《長津湖》之后,還要再來看看《我和我的父輩》,一個假期同時看完兩部影片的家庭非常多。”南京市建鄴區萬達影城經理郭廣燕告訴記者。趁著電影市場回暖的東風,影城紛紛推出了各種活動,比如萬達影城鼓勵觀眾以優惠價格一次性購買3張電影票,這意味著要在10月看完3場電影﹔盧米埃影城則推出“1元搶禮包”“秒殺電影票、抽取限量周邊”活動,為影城視頻號積累粉絲。
“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的東西火箭是為了夢想、拋棄自己的東西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証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出自章子怡導演篇章的一首小詩,被觀眾紛紛轉發,直呼“破防”。整部電影緊扣“代際故事”展開家國敘事,通過“父輩”與“子輩”之間愛國精神的傳承,再現無數中華兒女為民族復興前赴后繼的感人故事和時代記憶。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帶著父母一起觀看《我和我的父輩》,成了這個假期許多成年子女致敬父輩、孝順父母、傳承信念的方式。
“我帶著父親去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是父親此生第二次走進影院。父親為單位、為家庭操勞一生,卻連花錢看電影都舍不得。趁著這次國慶檔,我帶著生病的父親看了這場電影,父親看得又哭又笑,仿佛看到了他們那一代人奮斗的影子。作為子女,我真是又欽佩、又欣慰!”美團App的購票留言區裡,一位南京觀眾的留言獲得萬人點贊。“期盼早日康復!”“願你今后每個國慶都可以陪父母去影院!”“致敬父輩,中華民族永不朽!”情感的感染、精神的接力、信念的傳承,使今年國慶檔成為一道格外動人的“精神風景”。
沉浸式體驗,
文博場館裡品味千年文韻
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之河”數字體驗廳內,水在環形的屏幕和地面的投影上流動、變幻,人群中發出“哇”的驚嘆,有年幼的孩子蹲下或坐下,試圖去抓腳邊游動的數字之魚。船兒挂著白帆在波浪中搖晃、紅桃綠竹在河岸邊隨風擺動、剎那間所有的荷花都開放……運河之美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如夢似幻。
特意從南京趕來的大學生趙宇澄告訴記者:“門票是提前一周在線上預約的,免費場館有這麼好的體驗,國慶期間這一趟太值了。”最讓他震撼的還不是大運河通史展——辦這樣的展覽是博物館的看家本領,而是各類人群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場館,喜歡歷史的看文物,帶孩子的家長可以去看濕地生態展,喜歡炫酷體驗的可以體驗數字展,探索意願強的孩子可以參加“密室逃脫”,愛發朋友圈的人可以到實景搭建的運河街肆打卡拍照……
事實上,每個展廳的觀眾都不少。館長鄭晶告訴記者,國慶節期間,中運博每天放出1萬張預約票,次次一搶而空。從策展之初,博物館就希望這是個“不唯一”的博物館,參觀、休閑、“遛娃”、打卡、看非遺表演甚至是相親,各類人群都能在這裡找到興趣點。“我們希望給參觀者更多、更美好的參觀體驗,但目標又不止於此。”鄭晶說,“我們還希望這座中國大運河的新地標能夠成為一個旅游目的地,以文旅融合的姿態服務於地方發展。”
9月29日起試運行的蘇州博物館西館一開放就遇到黃金周,每天一萬人的預約客流考驗著博物館的運維能力。這裡有蘇州第一個通史展,有蘇作工藝展,還有國際合作展,首期展出了267件自大英博物館借展的古羅馬文物,展期長達一年,創了中國博物館借展的紀錄。
“羅馬:城市與帝國”展廳,在外企工作的李力帶著10歲的兒子租了VR眼鏡觀展,不僅文物變得更加立體可感,而且仿佛置身世界聞名的古羅馬斗獸場。李力告訴記者,全家去意大利旅行的計劃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斷,這個展覽讓孩子可以不出國就看到古羅馬文物,VR設備還帶來了非凡的觀展體驗,這讓父子倆都覺得受益匪淺。他說:“‘雙減’政策實施以后,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興趣,博物館是一扇看文化的窗口,以后隻要有新展,我就帶孩子來。”
- 漳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申报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24-11-0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年新年贺词(2024-09-27)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国际巡展开幕式上的致辞(2024-09-22)
- 湖北骄傲!武汉首位!刚刚,他当选了奥斯卡奖评委!(2024-09-21)
- “一墩难求”冬奥顶流“冰墩墩”传达中国冰雪浪漫(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