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动不动就哭,父母千万别做错这件事
2022 年 02 月 25 日 19:36 琼海之窗
回想一下,你家孩子遇到这些情况,会不会一言不合就哭哭啼啼呢?
做游戏遇到困难
和小朋友闹别扭
想要的玩具妈妈不给买
……
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人类幼崽都是在哭闹中长大的。也难怪大家常说,孩子还小,哭很正常啊!
我家孩子就是爱哭,天生的,没办法。
话虽如此,还是要澄清一点:「爱哭」不是喜欢哭,而是孩子缺乏控制情绪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做父母的也可以想一下,平时孩子哭闹的时候,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越是小的孩子,越容易用哭闹的方式表达需求、宣泄情绪。
1 岁以下的小宝宝可能因为饿了、累了、尿布湿了而哭闹,父母及时给到回应和安抚就好。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自控力会逐步提高,动不动就哭闹的情况也会减少。
虽然对大人来说,孩子每次哭闹都很让人崩溃,但对孩子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哭闹,只有没被大人看到的情绪和需求。换句话说,孩子哭闹本是正常的表现,家长如何看待和应对才是关键。举个例子,明明已经和孩子约定了只看 10 分钟视频,时间到了,孩子却撒泼打滚还想继续看……这时,你会怎么做呢?下面有 3 种最常见的应对方式,来看看你是否是其中之一。做法一:虽然看久了不好,但孩子闹着想看我真是没办法,继续给 TA 看个够吧
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无限制包容孩子的情绪。这样的父母完全理解和包容孩子,是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因为不管是害怕打针,难过时崩溃大哭,还是生气时打人、扔东西,父母永远站在自己这边。
这种过度包容,会让孩子没有边界意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即使不开心,也不会说出来为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只要发泄就够了。
哭闹究竟是因为视频没看完就到时间了,还是单纯想多看一段?外人根本无从判断,只能看到无休止的哭闹。等到下次再看视频,这种情况依旧会重现。
长大以后,,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在集体生活中受到排挤。并且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深深的无助和恐惧,却难以专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办法。做法二:不能看就是不能看,这种小事哭什么哭?不许哭!别想装可怜让我给你多看一分钟
和上一种做法刚好相反,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束十分严格,不仅控制孩子的行为,连他们的情绪表达也要一并控制。
在这类父母看来,负面情绪是阴暗的,悲伤让人脆弱,恐惧使人胆小,愤怒是挑衅、不尊重,眼泪和脾气是孩子为达目的,用来控制父母的伎俩。
他们会用批评、惩罚,甚至打骂的方式,全面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误以为悲伤、恐惧、愤怒等情绪是不正常的,出现这些情绪的自己也是不正常的。遇到情绪问题时,这类孩子不仅不会面对,还会一味地压抑,不去表达,不知如何是好,女孩容易变得忧郁,男孩容易变得冲动,这会大大影响孩子在学习、社交方面的发展。做法三:不就是不能看视频吗,给你吃个棒棒糖开心一下,忘了这事吧
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依赖转移注意力来缓解孩子的情绪。这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买根棒棒糖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他们的口头禅还有「不就是娃娃不见了嘛,多大点事」、「有什么好哭的,羞羞脸」。
在他们看来,为这些小事哭闹是「孩子气」的表现,不必太过在意。于是只要孩子表现出难过、害怕等负面情绪,父母就会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重新开心起来。
长此以往,孩子的情绪总是被忽视、被否定,导致孩子在感受、调节情绪方面表现得十分迟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遇到问题时,他们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发泄情绪,那就是哭闹。长大以后遇到挫折很有可能会暴饮暴食,或者选择逃避。而不是想方设法去表达、去解决。上述的三种方法,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养育方式。著名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大师约翰·戈特曼将这三种方式对应的父母划分为放任型父母、压抑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这三类父母当然都是爱孩子的,但总的来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只顾着解决孩子当下的哭闹,却都没有教孩子正确面对或表达情绪。于是孩子遇到苦难和挫折,不懂得宣泄情绪和积极处理问题,只会动不动就哭。包容也不对、转移注意力也不好,那怎么做才比较好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也会出现难过、生气等消极情绪。压抑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不该把消极情绪等同于「坏情绪」,就是说孩子哭了、闹了不一定是只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坏事」。只有先理解、接纳孩子的全部情绪,才能帮助他学习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其次,我们还应把情绪和行为分开。前面说过孩子的情绪没有对错,父母可以百分百接纳,但行为有好坏之分,必须设立边界。这也是放任型父母需要改变的地方。
在了解两个原则的基础之上,家长可以先教孩子表达情绪,再引导孩子怎么处理情绪和应对困境。这里再给到大家 4 个关键步骤。
简单来说,就是当孩子生气、难过时,我们要能读到他此刻的感受,并意识到「这是教孩子管理情绪的好机会」。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错误解读孩子的情绪信号。比如玩具坏了,孩子很生气,把它重重扔到了地上。很多家长看到这一幕,只读到了孩子「任性、脾气暴躁、不珍惜物品」,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此刻难过、愤怒的感受。假如我们只想着纠正孩子的行为,对他的感受视而不见,就会错过教他管理情绪的好机会。2. 与其问孩子「为什么扔玩具」,不如问 TA「你是生气/伤心了吗」
看到孩子哭闹,尤其是不清楚具体缘由时,很多家长都会急着问,「你为什么哭呀?」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来,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未必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来,人处在强烈情绪中时是无法理性思考的,大人都做不到,孩子就更别说了。执着地问孩子「为什么」,只会让他更困惑,更烦躁。建议你改成这样问:「你很生气是吗/怎么把玩具扔了,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问孩子心情,或者用「怎么了」的句式询问发生了什么,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理解,有助于我们找到情绪的导火索。询问过程中,记得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的感受。只有先理解孩子,和他建立联结,沟通才能继续下去。孩子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情绪,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这到底正不正常。在这里,给孩子的情绪贴上标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戈特曼称之为「给情绪之门安装把手」。就像我们很难打开没有把手的门一样,不知道情绪的名字,孩子就很难理解、记住和处理情绪。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你生气/难过/害怕/失望了」。让孩子知道每种感觉都有名字,这些感觉很正常,爸爸妈妈能理解自己的感觉,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信任,帮助他建立自信,也有助于他学会接纳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想让孩子遇事不再只会哭哭啼啼,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把情绪和行为分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孩子因为生气而扔玩具,我们一方面要接纳孩子「生气」的感觉,另一方面要让他知道,生气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用嘴巴说、深呼吸、捏解压球等,但扔东西是不被允许的。这一步有助于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其次,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也很重要。孩子就是因为解决不了问题,才会用哭闹的方式发泄。假如我们帮助他想出办法,比如把玩具修好、找大人帮忙、换种新玩法等,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哭闹上了。约翰·戈特曼把采用这种「先认识情绪,再管理行为」教育方式的父母称为「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能看得出,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十分敏感。一旦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会及时给予关注,理解并认同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并对孩子的行为设定界限。这也是前文三种类型父母欠缺的地方。教会孩子表达情绪、处理情绪并不是件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和孩子的反复练习。但只要方法对了,孩子就会向着好的方法发展。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