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文明古国迈向文化强国

移动版    时间:2022-03-27 21:38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深入向前
  ◆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强国建设指引方向
  ◆ 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 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贯通中华文脉、诠释生态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激发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
  ◆ 2020年疫情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
  ◆ 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吸引无数目光。330余种珍贵藏品,通过数字虚拟、全息视屏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中华民族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展现给每一位观众
  ◆ 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随着太极拳、送王船申遗成功,我国以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位居世界第一
  ◆ 文化之“强”,绝不意味着文化霸权,而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进而形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合力
  ◆ “古老的丝绸之路曾为我们示范了文明对话和合作共赢带来的辉煌,同时更向我们示范了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壬寅年伊始,立春之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诗情画意”惊艳世界,元宵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奏响《茉莉花》……时光定格下东方大国的奋进雄姿,更激荡中华文化的自信昂扬。
  正是有了这种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才拥有了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深入向前。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立心铸魂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离不开精神的力量鼓舞风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用文化之火照亮复兴之路,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强国建设指引方向。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深邃有力的话语,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激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党才有战斗力,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
  从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到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从出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到引导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敢于亮剑、善于斗争……
  立破并举,激浊扬清!
  一系列重要讲话、一个个重大部署、一项项有力举措,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各条战线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城池”万无一失。
  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从百年党史传承优良传统,为文化强国凝心聚力。
  2021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参观北大红楼、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这是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
  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
  这是中国精神的时代升华——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大力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最大公约数”激发同心圆梦的豪情壮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印发,对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全方位规划、制度化安排……
  这是党心民心的交融凝聚——
  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理想信念的根基愈牢固,精神文明的花朵愈灿烂。
  如今,嘹亮的主旋律、强劲的正能量,不仅涌动在诵读的章句、传唱的旋律中,更融入日常的交谈、网络的留言里,潜移默化地提振全社会精气神。
  守正创新担使命,奋楫笃行续新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2020年12月22日,观众在南京市博物馆参观“1420 :从南京到北京”特展 苏阳摄
  人民至上满足新时代美好生活新需求
  为人民大众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文化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心怀“国之大者”,将目光投向祖国的山川大地,在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经验,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形象,展现时代变迁、反映多彩生活,把优质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聚焦火热现实,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生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三部曲以及《山海情》《大江大河》《鸡毛飞上天》等现实题材优秀影视剧“圈粉”无数……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中国摄影家协会迅速组建小分队奔赴武汉,用“为天使造像”重大摄影工程保存下国家和民族的特殊记忆;歌曲《坚信爱会赢》、电视剧《在一起》、纪录片《武汉日记》、话剧《护士日记》等,记录讴歌抗疫一线各行各业凡人英雄的事迹,凝聚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铭刻历史记忆,战争史诗电影《长津湖》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夺得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复排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将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创新形式再现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被观众称为“又美又燃又好哭”……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成为新时代文艺鲜明品格,我国文艺事业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气象一新。
  文以化人,日新其德。
  在东莞图书馆,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默默地在读者身边提供服务,其中大部分都是外来打工者:电工、保安、厨师……职业身份五花八门。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疫情期间,一位农民工手写留言深情告白东莞图书馆,感动亿万网友。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5214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400多个地市、区、县,累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余万人;全国电影银幕数五年来增长4万多块,持续向农村基层下沉,更好服务观众观影;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创新,2020年疫情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
  近年来,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入实施,更多创意产品凝聚精神力量。
  数字文旅融合表现抢眼,人们可以打开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近距离欣赏精美敦煌石窟壁画,跟随云直播走进红军长征景区重温革命精神……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演绎文化生活新精彩。
  2021年,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全球首个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的国际书展。图博会上,5G、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纷纷亮相,宣告“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向着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最生动处开掘,文化强国建设步履矫健。


  2022年3月23日,话剧《八廓街北院》在西藏自治区藏戏演艺中心上演。该剧展现了一座多民族聚居院落的美好亲情和邻里深情,描绘了当代西藏的新生活、新发展、新变化 姜帆摄
  激发活力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福建考察时的话语,启示我们要牢牢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精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考察朱熹园到敦煌研究院座谈,从察看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点赞非遗项目苗绣、藏毯、沙县小吃……以现代视野接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开拓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
  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20年8月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2021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鼓浪屿演绎万国建筑博物馆风情,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与浓浓乡情,“世遗之城”泉州讲述包容与开放的动人故事……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
  从时隔37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到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再到中央政治局2020年9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集体学习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如今,在各种声光电营造的逼真大场面中穿越历史与前人对话,已是稍具规模的博物馆、展览馆的标配。博物馆文创频上热搜,《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受追捧,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广泛激发爱国热情……国宝、文物走进国人生活。
  ——中华古籍保护成效显著。“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4年来,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登记古籍普查数据270余万条;通过设立古籍修复项目,修复了370万叶珍贵古籍;通过影印出版,使一大批古籍得到再生性保护;为全国2000多家古籍存藏单位培养古籍保护人员超过1万人次。仅修复专业人员,就从不足100人发展到目前的超过1000人。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贯通中华文脉、诠释生态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人们徜徉于国家文化公园,感受国家伟大、历史震撼,体会静水深流、海纳百川。这将是又一幅盛世文化图景。
  ……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激发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
  贵州毕节化屋村土生土长的苗家子弟彭艺,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乡创业。忆起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所在的化屋村扶贫车间的场景,仍难抑激动。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与期许,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传承这门手艺。背靠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彭艺和乡亲们正自信地走在致富路上。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部署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在切实加强保护的基础上盘活用好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
  2021年6月,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等上榜。关注少数民族项目,服务民生、惠及百姓、助力振兴,96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103个项目列入名录。
  图什业图刺绣、海伦剪纸、奉节木雕、佤族织锦技艺、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在脱贫攻坚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数据显示,各地依托当地资源在原国家级贫困县建设了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更名为非遗工坊,在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非遗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融入现代生活、滋养当代心灵。
  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随着太极拳、送王船申遗成功,我国以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位居世界第一。
  赓续五千余年不断的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绵延勃发,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底气和深厚滋养。


  返乡大学生施林娇(右一)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学习苗绣(2020年4月25日摄) 薛宇舸摄
  和而不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演绎“中国式浪漫”,人民大会堂呈献精华版新春“庙会”,八方来客领略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味道;各国运动员写“福”字、贴春联、看“春晚”、吃饺子,在“中国红”与“冰雪白”的交织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东方神韵;吉祥物“冰墩墩”成为赛场之外最令人瞩目的焦点,化身海内外人士争相抢购的全球“顶流”产品……连接东西方文明的这场新春“冬奥之约”,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018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这样指出。
  文化之“强”,绝不意味着文化霸权,而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进而形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合力。
  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的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如今,这一植根于历史沃土的中国智慧,让“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再现于世,也为沿线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举世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以文化之魂,凝聚人类价值共识——
  2019年5月15日,浩瀚夜空下,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各国艺术家欢歌曼舞、激情飞扬,献上精彩的亚洲文化嘉年华,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这次大会带来的新理念、新主张,凝结出思想之花,人们开始展望一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亚洲大花园,并为之努力奋斗。
  “今天的对话不仅限于亚洲,而是开放的。”一位外国政要表示,“西方人民也在向东看。我们要通过文明对话进行合作。”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起而行之。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一场场主场外交,彰显开放自信的大国胸怀。
  亚洲、欧洲、非洲、拉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用一次次紧急驰援,展现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
  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
  “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春节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书法、太极、武术、中医等活动广受欢迎;大量文艺精品走出国门,让外国观众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中国网络文学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与智慧,正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深刻启迪。
  2021年9月,雕塑家吴为山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揭幕,落成于其文化核心之地古市集遗址。
  “古老的丝绸之路曾为我们示范了文明对话和合作共赢带来的辉煌,同时更向我们示范了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吴为山说。
  在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鲜活实践中,中华文明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和理念,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来源:《瞭望》2022年第13期 记者周玮史竞男)
  【编辑:商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0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