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寄哀思,这些祭扫方式你怎么看?
移动版 时间:2022-04-04 20:32
今年清明节期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群众无法如愿返乡祭扫。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公墓也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了预约、限流甚至闭园等防疫措施。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新型远程祭扫方式因而广受群众欢迎,成为在异乡寄托哀思的重要手段。
代祭礼仪师:我们是使命是“寄情”
扫除落叶杂物、擦拭墓碑、摆放鲜花、点亮电子香烛、鞠躬、拍照录像反馈家属……在浙江杭州南山陵园,身着黑色西装的礼仪师康指赫正一丝不苟地代远在上海的何先生祭扫亲人之墓。
杭州南山陵园工作人员介绍,陵园推出代客祭扫已有多年。今年清明期间,代客祭扫订单较往年有所增加,陵园的3位礼仪师每天都要完成30多个代客祭扫订单。在北京天寿园,今年清明节前夕已接到400余个代客祭扫订单。
礼仪师成为连接思念的重要纽带。“有时候客人会提出摆放挽联、代念祭语等需求,特别是一些客人经历结婚、就业,会委托我们在祭扫时表达,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康指赫告诉记者,帮助客人“寄情”是礼仪师的重要使命。
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期间,在河北香河,天香园公墓的12名工作人员为墓区1200余座公墓擦拭墓碑、放置鲜花,并举行了简单庄重的共祭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当地民政局积极引导有需求的群众向公墓申请代客祭扫服务。
北京天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原则,增加更多具有人文气息的服务,比如现场演奏一段逝者喜欢的音乐等。”
一“网”情深:“云”端祭扫情也真
今年清明,不少地方也采取措施,便利群众网络祭扫。
北京市民政局在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上设置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在相关服务页面,人们可选填祭奠对象、纪念私语,勾选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等虚拟祭奠物品。
清明节假期,在南京市栖霞区一家外资机构上班的刘云轻点鼠标,为逝去的爷爷奶奶建起一座“网上纪念堂”,弥补今年清明期间无法去陵园祭拜先人的遗憾。刘云将“网上纪念堂”的链接发给亲友,亲友们可以通过点击网页上设置的送花、鞠躬等按钮,在网络上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我们已推出数字化生命遗产库,通过技术手段留住逝者的音容笑貌,方便市民实现绿色网络祭扫。”雨花功德园负责人阮峰介绍。
湖南南县也推出“云上缅怀”小程序,只需把自己亲属生前的照片、生平等信息在小程序上传,就能建起专属“云纪念馆”,供亲人寄托哀思。
“缺少真实感”是此前网络祭扫方式常被诟病的一点。记者发现,随着技术创新,网络祭扫的现场感正不断增强。
浙江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香炉产品。身在远方的亲人只需打开APP,设置在香炉上的摄像头就会将墓地情况实时展现在亲人眼前。此外,,香炉还可通过将收集的雨水雾化,营造出“香烟袅袅”的视觉效果。
“只要心中保有对亲人的眷恋,无论是墓前祭扫还是代祭遥祭,都是最好的纪念。”刘云说。
专家:加快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副院长徐晓玲认为,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员流动频繁,代祭扫、网络祭扫等新型祭扫形式将成为数字时代满足人们祭扫需求的必要补充。但对于与之俱来的一些问题,社会公众应当保持警惕,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落实规范监管。
切实打击天价代祭等乱象。多地警方提醒,部分电商平台上由私人或组织标售的代祭服务中,不乏诈骗团伙以代祭扫为名骗取定金。专家指出,动辄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所谓“代祭”“代哭”服务不仅涉嫌违法违规,而且也与当前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生命文明的主流价值观不符,建议监管机构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的同时抓紧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一些地方的正规代祭服务价格也并不便宜,且缺少可选择的低价套餐。在北京的一些墓园,包含一束鲜花、一份点心等祭品的代祭套餐标价300余元;包含玫瑰礼盒、各式水果、巧克力等祭品的套餐则标价1000余元。专家指出,增加价格更亲民的代祭服务类型是市民的切实需要,也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食物浪费。
对于网络祭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精武提醒,不少此类网站或APP会要求用户上传相关个人信息、音视频材料等,这其中包含了用户大量重要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人脸信息等,一定要注意选择具备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网站或APP,否则容易出现个人信息泄漏,造成损失。
他建议网信部门应在相关时间节点和民政等部门联动,对相关网站、APP进行专项检查,切实保障公众个人信息安全。
“相较于形式,祭祀更应看重的是心意。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形式,当人们在内心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就是一种家风和精神的传承。”徐晓玲说。
(来源:新华社)
【编辑:侯方隅】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0635-1.html
代祭礼仪师:我们是使命是“寄情”
扫除落叶杂物、擦拭墓碑、摆放鲜花、点亮电子香烛、鞠躬、拍照录像反馈家属……在浙江杭州南山陵园,身着黑色西装的礼仪师康指赫正一丝不苟地代远在上海的何先生祭扫亲人之墓。
杭州南山陵园工作人员介绍,陵园推出代客祭扫已有多年。今年清明期间,代客祭扫订单较往年有所增加,陵园的3位礼仪师每天都要完成30多个代客祭扫订单。在北京天寿园,今年清明节前夕已接到400余个代客祭扫订单。
礼仪师成为连接思念的重要纽带。“有时候客人会提出摆放挽联、代念祭语等需求,特别是一些客人经历结婚、就业,会委托我们在祭扫时表达,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康指赫告诉记者,帮助客人“寄情”是礼仪师的重要使命。
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期间,在河北香河,天香园公墓的12名工作人员为墓区1200余座公墓擦拭墓碑、放置鲜花,并举行了简单庄重的共祭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当地民政局积极引导有需求的群众向公墓申请代客祭扫服务。
北京天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原则,增加更多具有人文气息的服务,比如现场演奏一段逝者喜欢的音乐等。”
一“网”情深:“云”端祭扫情也真
今年清明,不少地方也采取措施,便利群众网络祭扫。
北京市民政局在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上设置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在相关服务页面,人们可选填祭奠对象、纪念私语,勾选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等虚拟祭奠物品。
清明节假期,在南京市栖霞区一家外资机构上班的刘云轻点鼠标,为逝去的爷爷奶奶建起一座“网上纪念堂”,弥补今年清明期间无法去陵园祭拜先人的遗憾。刘云将“网上纪念堂”的链接发给亲友,亲友们可以通过点击网页上设置的送花、鞠躬等按钮,在网络上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我们已推出数字化生命遗产库,通过技术手段留住逝者的音容笑貌,方便市民实现绿色网络祭扫。”雨花功德园负责人阮峰介绍。
湖南南县也推出“云上缅怀”小程序,只需把自己亲属生前的照片、生平等信息在小程序上传,就能建起专属“云纪念馆”,供亲人寄托哀思。
“缺少真实感”是此前网络祭扫方式常被诟病的一点。记者发现,随着技术创新,网络祭扫的现场感正不断增强。
浙江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香炉产品。身在远方的亲人只需打开APP,设置在香炉上的摄像头就会将墓地情况实时展现在亲人眼前。此外,,香炉还可通过将收集的雨水雾化,营造出“香烟袅袅”的视觉效果。
“只要心中保有对亲人的眷恋,无论是墓前祭扫还是代祭遥祭,都是最好的纪念。”刘云说。
专家:加快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副院长徐晓玲认为,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员流动频繁,代祭扫、网络祭扫等新型祭扫形式将成为数字时代满足人们祭扫需求的必要补充。但对于与之俱来的一些问题,社会公众应当保持警惕,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落实规范监管。
切实打击天价代祭等乱象。多地警方提醒,部分电商平台上由私人或组织标售的代祭服务中,不乏诈骗团伙以代祭扫为名骗取定金。专家指出,动辄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所谓“代祭”“代哭”服务不仅涉嫌违法违规,而且也与当前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生命文明的主流价值观不符,建议监管机构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的同时抓紧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一些地方的正规代祭服务价格也并不便宜,且缺少可选择的低价套餐。在北京的一些墓园,包含一束鲜花、一份点心等祭品的代祭套餐标价300余元;包含玫瑰礼盒、各式水果、巧克力等祭品的套餐则标价1000余元。专家指出,增加价格更亲民的代祭服务类型是市民的切实需要,也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食物浪费。
对于网络祭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精武提醒,不少此类网站或APP会要求用户上传相关个人信息、音视频材料等,这其中包含了用户大量重要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人脸信息等,一定要注意选择具备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网站或APP,否则容易出现个人信息泄漏,造成损失。
他建议网信部门应在相关时间节点和民政等部门联动,对相关网站、APP进行专项检查,切实保障公众个人信息安全。
“相较于形式,祭祀更应看重的是心意。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形式,当人们在内心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就是一种家风和精神的传承。”徐晓玲说。
(来源:新华社)
【编辑:侯方隅】
更多新闻 >>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