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社科院專家:中國人口紅利拐點已現 經濟增速趨降

移动版    时间:2022-05-18 22:11

社科院專家:中國人口紅利拐點已現 經濟增長將減速

圖一:估計的各個時期GDP潛在增長率

社科院專家:中國人口紅利拐點已現 經濟增長將減速

圖二:人口紅利消失前后日本經濟走勢

  核心閱讀

  人口紅利趨于消失,導致未來中國經濟要過一個“減速關”。對此,我們必須正視趨勢、做好準備、積極應對。潛在增長率下降不可怕,危險的是人們想盡辦法一定要把經濟增速拉到潛在增長率之上

  拐點已經出現

  從2010年至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2900多萬人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里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近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新聞發布會上提醒記者“要高度重視這個事情。”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拐點已在2012年出現,將對經濟增長產生顯著影響,我們應當在心理和政策上做好足夠準備。

  “判斷一國是否擁有人口紅利,要看兩個指標,一是勞動年齡人口,一是將勞動年齡人口作為分母、其他年齡組如年幼、年老者作為分子得到的人口撫養比。”蔡說,如果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人口撫養比下降,就會帶來人口紅利,反之就沒有人口紅利。

  過去相當長時間里,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人口撫養比一升一降,生之者眾,食之者寡,我們得到了人口紅利。“自2012年起,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逐漸減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認為,從2010年至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2900多萬人;與此同時,人口撫養比相應上升。生之者寡,食之者眾,中國的人口紅利將趨于消失。”蔡坦言。

  經濟增勢將截然不同

  潛在增長率“十二五”將降至7.19%,“十三五”將減為6.08%

  蔡認為,人口紅利趨于消失,將使中國經濟增長趨勢出現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變化。“潛在增長率由勞動力投入、資本投入、生產率進步決定,人口紅利趨于消失對這三個方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不言而喻,人口紅利趨于消失,會使勞動力減少。除此之外,還會使資本投入增長率放慢。蔡解釋說,過去我國撫養比低,人口負擔輕,可以維持高儲蓄率,從而帶來高投資,今后的情況正好相反。另一方面,如果勞動力短缺,就會出現資本投入報酬遞減現象。“打個比方,如果勞動力充裕,1台機器對應10個勞動力,那麼有多少資本就可以買多少機器;一旦勞動力不足,1台機器對應1個勞動力,,甚至10台機器才能對應1個勞動力,這個勞動力的體力、智力能照顧得過來嗎?買相同數量的機器,其產出自然會減少。”蔡說,“報酬遞減,資本投入就會減少。”

  生產率進步,既來自技術進步,也來自勞動力等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如果把勞動力從生產率低的部門配置到高的部門,生產率就能得到改善。“過去,我們把勞動力從農業大規模轉移到第二和第三產業,整體經濟的生產率因此提高。但是,隨著人口紅利趨于消失,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漸減少,用這種方式獲得的生產率提升可能會越來越少。”蔡說。

  “一句話,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會因人口紅利趨于消失而減速。”蔡說,“‘十一五’時期,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為10.5%。我們預計,‘十二五’時期將降至7.19%,‘十三五’時期更是減為6.08%。”(見圖一)

  不該做的應對之策

  勿用過度擴張投資增加需求的方式人為把經濟增速拉上去

  “人口紅利趨于消失,導致未來中國經濟要過一個‘減速關’。對此,我們必須正視趨勢、坦然接受、積極應對。”蔡說,“應對之策,可以分為不該做的和應該做的兩塊。”

  不該做的,就是不甘心經濟減速,企圖用過度擴張投資、增加需求的方式人為把經濟增速拉上去。“今后,一些人或許會提出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等等。這些有駕輕就熟的手段、有實施的抓手,而且過去干得也很成功。”

  “問題是,這種刻意超越潛在增長率的做法會造成產能過剩、通貨膨脹、產業結構偏離比較優勢、資源環境超出承受能力等嚴重后果。”蔡說,“打個比方,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受到他身體能力和人類身體極限制約,這種體能和人類極限相當于潛在增長率。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實際已不具備參賽的身體能力,在各種壓力下硬要上場,其結果必然事與願違!”

  “在這方面,日本的教訓值得借鑒。”蔡說,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中,日本人口撫養比不斷下降,經濟也實現了年均9.2%的高速增長。當人口撫養比行至低點並在低點上持續20年左右時,日本經濟增速也大幅回落至3.8%。從政府到民間都不願看到經濟減速,就動用了各種手段,貨幣政策始終寬松,財政政策保持擴張,大力實施區域發展政策、產業政策和宏觀經濟刺激方案。1990年之后,日本人口撫養比開始上升,人口紅利消失,上述刺激性政策產生了惡果,例如造成了嚴重的泡沫經濟,以致隨后陷入了年均增長僅為0.85%的“失去的20年”(見圖二)。

  “日本人口撫養比的走勢像‘平底鍋’,我們的走勢會像‘漏斗’,連平台期都沒有,這意味著我們的潛在增長率可能掉得更快,我們也可能更不甘心。”蔡說,“潛在增長率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想盡辦法一定要把經濟增速拉到潛在增長率之上。”

  該做的應對之策

  潛在增長率不能超越,但可以通過改革的辦法科學地加以提高

  面對人口紅利趨于消失,應該做的,就是科學地提高潛在增長率。“潛在增長率不能超越,但可以提高。”蔡說,勞動力投入方面還能挖潛,比如,今后勞動力數量雖然減少了,但勞動參與率可以提高。“1.6億進城農民工沒有城市戶口,從而沒有均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他們通常40歲左右就退休回鄉了。如果能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農民工就能干到60歲。這樣一來,勞動參與率增加了,潛在增長率也能因此提高。”

  生產率進步方面也有空間。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無效率的“僵屍企業”淘汰退出,有效率的企業能得到更多資源發展壯大,導致整體經濟的生產率提高。美國的研究表明,這種“創造性破壞”所帶來的生產率進步,約占全部生產率進步的30%—50%。“如果能通過改革打破壟斷、扶持中小企業,讓企業平等競爭、優勝劣汰,也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

  人口紅利趨于消失,計劃生育政策是否該因此調整?蔡認為,現在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即使人們還願意生,要“長成”勞動年齡人口也得15年或者更久,難以改變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趨勢。“不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期待,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應該研究適當調整人口政策。我個人認為,目前的政策底線應當是放開二胎。”蔡說。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3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