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
威廉·曼彻斯特 著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翻译组 译
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美国梦的另一种形态二条——说不尽的《光荣与梦想》
⊙曾靖皓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的皇皇巨著《光荣与梦想》出版至今已经40余年,引进到中国也有30多年了。最初它是被当作一部新闻纪实性作品被翻译过来,不意竟成了中国大学新闻学系师生心目中的经典,同时也成了当时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认知美国的一条重要途径,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单纯从文字角度而言,曼彻斯特细腻生动的描写,幽默而深刻的评论确实如新闻从业者所说的那样有一种“新闻的美感”,就算从今天的媒体标准来看,《光荣与梦想》也仍然不过时,极强的画面感、极高的趣味性和易读性都让它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常读常新。同时书中包罗万象的丰富信息,细致入微的各种材料,不仅如百货橱窗一样将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二战、冷战、麦卡锡主义、婴儿潮、越战、阿波罗登月计划、肯尼迪总统被刺等重大事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还巨细无遗地描述了大量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细节,甚至包括不少流行元素的变迁,这些都使得《光荣与梦想》又可被视作介绍美国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正如有媒体评论的那样,这简直就是一副文字版的美国“清明上河图”。
近几十年来,基于美国的国际霸主地位,美国始终是中国社会关注世界的焦点,研究国际问题,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总要占去最大比例,看看媒体的言论,学者的著述,谈经济、谈金融、谈企业治理,几乎到了言必称西方,言必称美国的地步,这也让介绍美国社会、美国文化、美国法政制度成了一种潮流,诸如何帆、薛涌、刘瑜、林达等学者的作品热销不衰。不过即使这样,一个真实的美国离我们其实还是很遥远。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谈论的美国,其实是我们心中所构想的美国,而并非现实的美国。难怪学者们都在感叹,今天中国人依然很难理解美国社会,巨大的文化差异和了解上的不少误区,让他们在介绍美国时仍然要从零开始,还要从诸如区分“克林顿领导的行政分支”和“克林顿政府”这样的名称开始。大概是因为,我们口中的美国要么是一个纯粹的批评对象,要么是一个借以批评国内某些现实问题的想象参照物的缘故。由此可见,了解美国还是大众没有完成的一个过程,因而至今《光荣与梦想》这样的通俗作品仍不失为大众知晓美国的一个渠道,它当初进入中国的使命似乎还在继续。
不过,这样单纯的阅读需求也限制了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按以往的看法,曼彻斯特遵循了这样一个套路:经历了镀金时代的美国,虚假繁荣在一瞬间破灭,国内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其惨状可以用不忍直视来形容,国外大英帝国衰而不倒,美国国力不进反退,千钧一发之际,罗斯福总统断然抛弃了美国社会信奉的自由放任信条,领导强力政府出手干预,使美国得以喘息,经历二战的洗礼,美国不仅获得胜利并激发出了经济潜能,一跃成为领导西方的超级强国,虽偶有政策上的失误,但在后续的30年中美国保持了战后获得的优势,真正成了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度。虽然曼彻斯特在结尾呼吁美国社会克制狭隘的冲动,继续保持一个宽容的心态,构建一个兼容并蓄和平等的理想社会,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作者要交代的就是一个美国社会突破万难的成功史。
然而曼彻斯特真的就只是把它当作一部追忆美国辉煌岁月的叙事史诗吗?如果摆脱旧有的阅读背景的束缚,你会发现曼彻斯特除了描绘一副美国社会的画卷以外,他真正要诠释的是美国梦所有用的力量,1932至1972这40年的激荡史正是这个永无止境的梦想的最佳注解。
曼彻斯特也说过,《光荣与梦想》所记录的事件不过是美国大起大落历史中的一个缩影。他还说,美国无论作为一个国家还是社会,任何时期都没有出现一个直线式的崛起过程,其历史往往充斥着混乱、残酷、破败、坎坷、危机甚至是倒退。曼氏的这个论断已被最近20年美国经历的种种不顺所证明。反过来再仔细看曼彻斯特笔下那难以忘怀的40年,暗流涌动的美国时刻有脱轨的危险,作者揭露出的美国的种种不堪,其实并不是为了衬托其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的巨大成功,而是在为重新阐释什么是美国梦。说到美国梦,从个人层面而言,就是在美国这个社会里,无论什么人都会得到公平的机会,只要够努力,就有可能成功,退一步也会获得富足而稳定的生活;从国家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通过法治,构建自由、民主、公平的国度与社会。
但在曼彻斯特笔下,美国梦却呈现出了另一种样子。它不在于19世纪镀金时代的繁荣与伟大,不是在于一个自由制度下,每个人都有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更不是美国站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巅峰,宣称自己成为历史发展的终极形态,而是在日不落帝国的阴影下,在大萧条的冲击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山姆大叔依然能再一次走在主权国家前列,而是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美国仍能凝聚成一团爆发出巨大的潜力赢得战争,而是在传统保守势力的顽固抵抗下,能够正视自身的缺陷和顽疾,不断消除社会歧视和贫困?
的确,美国从来就没有达到甚至是接近过一种完美或理想社会状态,很多时候得到的结果离美国的人想象差得很远,越战、冷战都是典型的例子。但是,美国社会每次都能在重创之后回到正轨,尽管伴随反复和争吵,这种不完满,不明确、不彻底的状况正凸显出美国社会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也许正如一个拳手的伟大不在于他能承受多少次重击,而在于承受了数不清的重击之后依然能站起来一样,美国梦同样如此。它不是能获克服多少困难,获得多少成就,而是一种制度、文化与精神追求能保证个人与国家无论在何种危机之下,都能涅槃重生。依笔者之见,这应该才是《光荣与梦想》超越自身单纯叙事的最有价值之处。
(责任编辑:H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