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移动版    时间:2022-06-05 00:46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亿万人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4月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山林蓊郁,空气清新。
  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蜿蜒山道,深入五指山片区。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海南热带雨林是“国宝”。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谈及设立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相关工作,总书记说:“自然界的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在为历史、为民族做这件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引领亿万中国人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坚定走生态文明之路,源自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
  一个故事耐人寻味。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带队到平潭调研,途经一个村子时,他跟随行同志谈起一段历史:乾隆十四年,,当地发生了“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惨剧,无人幸免于难,只逃出一只小猪。
  习近平沉痛指出:“我们应该在这里建立一个生态环保的反面教育基地,让子孙后代都明白生态保护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放眼世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规律。
  2016年新年伊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长江巫山段曲尺乡一带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今天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许多参会人员感觉“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前往长江上、中、下游调研,三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刻阐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
  6年多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共抓大保护不仅没有影响发展速度,还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南有长江、北有黄河。
  在三江源头,反复叮嘱要保护好“中华水塔”;在甘肃,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宁夏,赋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们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
  自古文明依水而兴。习近平总书记的“江河战略”,正是着眼国家发展大局,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谋划。
  祖国的山山水水,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与牵挂。
  秦岭,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的第一站。


  这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违建别墅“群贤别业”拆除后建设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2019年7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曾经,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如块块疮疤令人痛心。为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推动问题整改解决。
  迎着清冽山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这些都是要写入历史的,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针对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腾格里沙漠污染、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洞庭湖区下塞湖非法矮围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零容忍的态度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生态保护方面我无论是鼓励推动,还是批评制止,都不是为一时一事,而是着眼于大生态、大环境,着眼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一”系统阐发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更加系统。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系统部署数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立法设定六五环境日,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50多年前,年仅13岁的习近平到了漓江。“当时感觉江面是湛蓝色的,泛光见底。江边渔民鱼篓里的鱼都是金鲤鱼,感觉就像神话故事里一样。”习近平后来这样回忆。
  2021年4月,到广西考察,在漓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负责同志说:“这次来,我最关注的就是你们甲天下的山水。什么能比得上这里的生态好?保护好桂林山水,是你们的首要责任。”


  这是2021年4月25日拍摄的漓江广西阳朔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桂林山水也曾面临非法采石采砂等带来的生态危机。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治理漓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很早就给出了回答。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县余村村考察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他在随后发表的“之江新语”专栏文章中阐释道:“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
  远处群山苍翠、竹海连绵;近旁草木掩映、溪水潺潺。村民们高兴地向总书记介绍了农家乐经营和白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降至8%以下,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5%,单位GDP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
  一场“爬坡过坎”的硬仗,在燕赵大地拉开帷幕。以“断腕”之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一次次调研、一次次思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和保护关系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人们的认识: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有科学和系统的谋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坚持生态系统性和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科学方法。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之后,总书记又将“草”和“沙”纳入其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仲夏时节,杭州西溪湿地。河湖港汊,鸟鸣声声,野趣盎然。
  20多年前,这里的河道遍布垃圾,大量居民因环境恶劣无奈搬家。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支持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游船行驶在西溪湿地水道上(2021年3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西溪,沿着绿堤、福堤,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一再叮嘱:“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回应人民群众对更优美环境的新期盼,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问:“空气质量优良的能占多少?”
  “70%。”
  有人插话说,“有时候是靠天吃饭”。
  习近平总书记接过话说:“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向污染宣战,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今年4月21日,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的小学生们收到一份珍贵礼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他们的回信。
  习近平主席在信中说:“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
  习主席还向小朋友们发出亲切的邀请:“欢迎你们同中国的小学生们进行交流,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心中扎下根,长大后成为人类美好家园的积极建设者。”
  收到回信,学校师生非常高兴。8岁学生玛农想告诉习爷爷:“同学们十分关心气候变化,大家认为帮助世界变得更好非常重要。”校长露西·埃尔芬斯通说,回信承载着习近平主席对青少年参与共同应对世界问题的殷切期望。


  志愿者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灵峰街道灵峰湖中清理垃圾(2020年8月13日摄)。新华社发(夏鹏飞 摄)
  共建地球家园,有主动作为的中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对应对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2015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抵达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
  会上,习近平主席阐明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达成巴黎协议方面的立场主张;会下,利用活动间隙,进行多场双边会见,同各方深入交换意见。
  2016年9月3日,杭州西湖国宾馆如意厅,一场特殊仪式引人注目——
  习近平主席郑重地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递交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是中国政府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努力呵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又提出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内的6条全球发展倡议,并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事不避难、迎难而上。中国“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陆续发布,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


  这是贵州省威宁县平箐光伏电站和大海子风电场(2018年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多次提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国际主张,森林资源增长面积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合作,加快构筑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与世界各国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之声”,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2年1月17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用3个“全力以赴”,再次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新时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携手同心、不懈奋斗,一定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伟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更加美丽美好的家园。
  文字记者:高敬、胡璐、侯雪静、伍岳
  海报设计:殷哲伦
  新媒体制作:王文源
  (来源:新华社)
  【编辑:商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4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