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丨叹为观纸”暨牡丹江恒丰纸业集团成立70周年展览相约牡丹江
移动版 时间:2022-07-19 06:11
由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举办,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云南中心、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中国造纸博物馆(黑龙江),昆明信息港,成都乾锦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支持,“文明互鉴”展览相约牡丹江,走进中国造纸博物馆(黑龙江)。
展览时间: 2022年7月22日-8月22日
展览地址: 中国造纸博物馆(黑龙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光华街90号
策展人: 姜涛 陈波 林国成 李易澄 徐艺玮
教学实践负责人: 杨灼、熊焰、李果霏、张磊、姜衡
中国造纸博物馆(黑龙江)
无数的典籍构筑了我们的历史长河,从洪荒天地之初,对珍视之物留存的渴望,使我们努力地去描绘它,而纸张的出现使这些变得更加从容,使留存的图像更精细,文字描写更详述,事物超越时空的传播成为了可能。中国四大发明中纸张的创造,还有印刷术的推进,使纸作为文字的载体,知识与美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想象当最初屈原喊出“天问”!在一遍遍“上下而求索”,这些灵魂呐喊之声,通过一代代人的接力,把这些诗歌从在竹简到纸张的记录传播,流传至今。而李杜,苏轼的诗篇也依赖于在纸张上的留存,把生命的顿悟,,倚仗纸张的力量超越时间的传播。
在本次展览中,有来自遥远的埃及莎草纸,在这些工艺之上描绘了一个人归宿的想象。而来自中国西南清代瑶族的瑶画,把儒释道和未知世界的理解变成一个天师道梅山法坛。 给了现在我们理解各种文化混合的入口。日本的神道教吸收了中国道家的神符,在 18 世纪并做了木刻各种符的印刷出版。老挝缅甸的贝叶经,想象庙宇下的僧侣一针一刻的在昏暗的灯火下,把经文刻在贝叶纸上。而清代漂洋过海的通草画较大规模把大清的形象和民俗向欧洲传递,这成了欧洲理解中华形象的一个窗口,并且体现在19 世纪末意大利出版的中国人物形象的石版画上,本次也将并列展出。
在其它版画的纸品上,更有18世纪卢浮宫的沙龙绘画大展铜版画的场景。里面依稀见到目前还在博物馆陈列的各种传世名画,而达芬奇的作品在1810 年的卢浮宫(彼时叫法兰西画廊),被欧洲最好的雕刻师用珍贵的铜板技术复制出来。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难得一见,也已不可能相遇,但它的柯罗版与达芬奇的圣母铜版画将金风玉露一相逢,纸张的传播让这个成为可能。东西最高文艺跨时空的再聚。二十世纪初金色的日本屏风述说着中国敦煌的故事,板仓星光这个不甚知名的艺术家,但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里汤屋真实世界,原型的壁画正出自他的手笔,而展品也能证实敦煌飞天这个造型在二十世纪上半页的日本也同样风靡。
当代的水墨画家林国成把钢笔线与毛笔线融合在一个山水画的感受里,把这中国水墨审美的天地与都市的场景,用混合技法创新式呈现。而欧洲文艺复兴拉斐尔的绘画在中国艺术家刘和焦的再创作里得到另外的解读,贯休和尚罗汉画被画家苏家喜以一个个小水彩重新被描述,这些都是发生在纸上的故事。文字的历史,精美的绘画,纸品的其它更多延伸性的应用,包括生活里外,日常品,文化的衍生品,无一不彰示着纸张的意义。而把这些不易被觉察的伟大,用一个艺术展来呈现也是本次展览的意义:《叹为观纸》与人类生生不息地同行。
展览作品: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珂罗版》
达芬奇《圣母、圣婴和圣安娜》铜版画——1810卢浮宫出品
埃及莎草纸绘画
清代外销通草水彩画
通草画展示场景
清代外销通草水彩画
意大利《各国服饰》1880年 石版画
1787 《卢浮宫沙龙展场景》
二十世纪初卢森堡博物馆的封面 木刻版画
《清代瑶族道教神像画》
《飞天屏风绘画》板仓星光
《梅杜萨之筏》珂罗版画
董其昌对联拓片
林国成作品《树下达摩,褶皱与波》
刘和焦作品《变体圣母子》
苏家喜《罗汉系列》
文创展区:
【见习编辑:赖俊】
更多新闻 >>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