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以古鉴今以史育人 看总书记的“人文之约”

移动版    时间:2022-08-10 18:11

  巍巍华夏,千载文明源远流长。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源头活水”滋养着华夏大地,指引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登古城、寻文脉、看非遗……2022年以来,他频频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对于守护中华文化,他始终饱含深情、念念不忘。


  登古城
  活化保护 再现烟火人间
  一座古城,连接古今。
  走进平遥古城,如同徜徉于大型的历史博物馆,新与旧交融于此。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在这里,保护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文物、文化、文旅深度融合。
  今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自迎薰门步行入城,登上城墙俯瞰全貌,随后乘车来到平遥县署,听取古城历史沿革、建筑布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汇报。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习近平用三个“敬畏”指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保护这座“活着的古城”,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立法为先——《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1998年出台,2018年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从规划与保护、传承与利用、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对古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指引。
  科技为翼——滑落、裂缝、坍塌、风化……历经2800余年岁月风霜,古城保护面临着一道道难题。2022年1月,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初步搭建,通过系统分析、传输、响应,重点监测裂缝和倾斜状况,科技“护航”文物保护与管理。
  人文为本——在保留平遥古城完整性的同时改善民居功能、发展文旅产业是“活态保护”的难点所在。注重“古今兼顾”、分级分层保护,今日之平遥,既留存了千年古韵,又带着浓浓的烟火气,再现昔日商贾繁华的市井气息。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完善制度体系,根据遗产项目属性、特点及存续情况划分名录、分类保护,并对特色鲜明、保存完整的遗产进行专项支持以提高传承水平;要强化宣传力度,扩大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扩大传承人群、扶持产业发展;要推动创新应用,加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5月19日,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设在平遥古城,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服务和推介展示活动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增强旅游市场活力。
  面向“十四五”,打造非遗文化展览馆、推动推光漆器产业创新发展、开展古城研学旅游、建立文创产业创新基地……一项项举措逐步在文物、历史与人文之间架起多元的沟通桥梁。
  千年古城,未来可期。
  寻文脉
  故里寻踪 阐发古今文化之思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坐落于此。
  故里寻踪,三分水、二分竹,红墙碧水、古木参天,处处体现着历史的厚重感。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
  回望千年,苏轼笃行“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理念,为百姓友、为疾苦书。
  以史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各个场合引用苏轼名句,对党员干部提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的要求。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深有感触。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近年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等文件相继印发,为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立柱架梁。
  洪向华表示,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良好家风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如何涵养良好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是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五千年上下求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推动文化发展延伸根脉、拔节生长,沉淀文化自信的力量。
  千年文脉,照亮未来。
  看非遗
  薪火相传 织就锦绣未来
  纺布、染色、编织、绣花,彩色的纱线层层穿梭,综杆提花、断纬织彩,经过多道繁复的工序,,一寸寸织就密实的布匹、织出非遗传承的“春天”。
  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岛中南部的五指山市考察调研,在水满乡毛纳村,沿长廊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点赞苗绣传承人、考察藏毯生产车间、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时代命题,一代代传承人弦歌不辍、探索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承,让非遗“活”起来——
  成立织锦公司、开办培训班、开设实践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40多年来专注于黎锦技艺的传承和推广。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为文化的承继提供了有效路径。
  融合,让文化“火”起来——
  提包、衬衫、领带、靠垫……刘香兰还将传统黎锦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在不断探索中,转型日臻成熟、产业链不断拓展。
  通过建立黎锦技艺传承村、传承馆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及推进黎锦技艺进校园等,越来越多的人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书写薪火相传的故事新篇。
  如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成为通过保护、传承而改变自身濒危状况最为显著的项目之一。“脱危”的黎锦如同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缩影,无声细述中华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千年黎锦,指尖传承。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符樱】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7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