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辽宁之行,这些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移动版    时间:2022-08-20 16:31



  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考察。此行踏访锦州、沈阳2座城市,涉及4个考察点,包括革命纪念馆、河湖治理工程、企业、社区。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三次考察辽沈大地。《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行程之中的重要信息。
  联播视频丨习近平在辽宁考察
  第一站:辽沈战役纪念馆
  在这次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7年、2020年考察过解放战争时期另外两次重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纪念馆。
  一路走来,获得的启示也愈发鲜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同国民党的大决战,既是兵力火力之战,更是民心向背之争。


  辽沈战役纪念馆。(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总书记说,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由此观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黑龙江省兰西县人民送粮用的轱辘大车。(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在纪念馆,总书记会见了老战士老同志和革命烈士亲属代表。有一个词,他提了很多次——“江山”。总书记说,我们的红色江山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我们决不允许江山变色,人民也绝不答应。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第2纵队第5师第15团8连战士梁士英舍身炸地堡留下的爆破筒残片。(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这是梁士英烈士的孙女梁丹丹,现在是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还有一个词值得关注——战略。
  今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谈到“重视战略策略问题”,举的就是东北的例子。他说,“抗战胜利后,我们党迅速调集2万干部和11万军队抢占东北,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总共77人,其中派往东北工作的就达20人。这是多么富有远见的战略决断!”


  辽沈战役纪念馆内,锦州攻坚战沙盘展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这次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总书记再次指出,辽沈战役的胜利,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高超的战略眼光和战略谋划。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功臣号”坦克。(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第二站:锦州东湖森林公园
  4年前赴吉林查干湖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
  这次在辽宁锦州的东湖森林公园,面对着两河交汇之处的这个滨河公园,他再次强调了这一优势。




  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迟波拍摄)
  防汛抗旱也是总书记的关切事。在东湖森林公园,他现场听取了辽宁省防汛工作汇报,并指出,8月仍是北方地区防汛关键期,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针对当前一些地方遇到严重干旱,他要求切实做好抗旱工作。


  锦州东湖森林公园,,帆船帆板运动展示。(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在上个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曾经重点谈到“中国式现代化”。他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次在东湖森林公园调研时,总书记同正在休闲娱乐的市民亲切交流,再次谈到“中国式现代化”。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皆大欢喜。总书记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定义越来越清晰,道路越走越坚定。


  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成为当地居民健身休闲好去处。(总台记者迟波拍摄)
  第三站:沈阳新松公司
  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这也是我们越来越坚定的选择。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辽宁之行的第三站。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2014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从他看到的一份材料说起了“机器人”。他说,“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新松公司,140万吨乙烯三机模型展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在新松公司,总书记对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表示新松公司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水平。
  总书记指出,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新松公司,十万等级空分装置压缩机组模型局部展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一个多月前,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关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总书记当时强调,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
  从“刻不容缓”,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这种紧迫感,正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攀登者和赶路人。


  新松公司,双臂协作机器人演示调制鸡尾酒。(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第四站:沈阳牡丹社区
  沈阳牡丹社区,是总书记此次辽宁之行的最后一站。他先后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还来到居民李水家中察看、交谈。


  沈阳牡丹社区。(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2020年4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他当时指出,“在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停车场建设,托幼、养老、家政、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


  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这次在牡丹社区,总书记重点谈到城市居民非常关心的几件事,其中就包括老旧小区改造。
  总书记说,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


  牡丹社区老年餐厅取餐口。(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这也是总书记关注的重点。
  关于“一老”,总书记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牡丹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总台央视记者姚瑶拍摄)
  关于“一幼”,总书记说,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他指出,教育“双减”工作开展后,社区要多开展公益性校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首先把身体锻炼好,确保身心健康。


  牡丹社区的照片墙。(总台央视记者李炜拍摄)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在牡丹社区,习近平总书记祝愿大家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振兴东北,关乎国家发展的大局,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此次辽宁之行,总书记说,我们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辽宁行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刘瑞琳
  记者丨彭汉明 郭晓龙 李炜 覃思
  责编丨侯艳 蔡靖骉 刘会民 马喆 李晋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王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金鑫】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7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