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网销过亿元, 湖北宜城红薯逆袭之路
移动版 时间:2022-09-27 20:31
眼下,正是湖北宜城红薯的丰收时节。每天,高速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红薯的大卡车络绎不绝,将宜城红薯发往全国各地,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宜城,这座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的小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宜城板鸭、皮蛋、西瓜、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因农产品电商在当地蓬勃发展,短短几年,就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版图:本地农民迅速自发规模化种植宜城红薯,宜城成为新电商平台上红薯头部商家的聚集地,甚至其他产业带的红薯也被“吸引”过来,各地商家都前来采购发货,一个辐射全国的新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
据宜城邮政管理局统计,宜城红薯一年网络销售量达5000万公斤,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宜城红薯产业异军突起,吸引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一场拼多多等新电商与薯农的双向奔赴,在此交汇。
薯农在田地挖红薯。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 摄
新农人返乡创业卖红薯
9月19日上午,宜城随南路8号,一辆厢式大货车缓缓驶进,4000余件红薯被打好包,发往武汉后送达全国各地。收货、分拣、打包、发货……这个季节是陈奎最忙碌的时候。
80后的陈奎是宜城本地人,大学读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外闯荡。2014年,农村电商在宜城渐渐兴起,他决定回乡创业。刚开始他开网店卖过坚果、大米等,但因为没有产地或价格优势,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成果。
2018年,宜城皮蛋在电商平台上卖火了,带动了红薯的销售。陈奎盘算,宜城本地种的红薯,货源和价格可控,可以发展电商销售。于是他找农户收购一批,没想到上架就卖完了。尤其是在拼多多上,一天能卖出两三千单,没有佣金,推广费用也低,收益可观。
打包分拣红薯。方向 摄
这让陈奎重拾信心,专门开着拖拉机到周边农户家里收红薯。几年下来,陈奎的网店越做越红火,去年成交近1000万单,今年跃居红薯类目第一。现在店铺日均成交上万单,高峰期一天可以发2万多单。
91年的段梦阳也看准宜城的红薯商机,比陈奎早一年进军红薯产业。大学毕业后,段梦阳曾在广东干过销售,看到宜城电商风生水起,他果断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卖红薯之前,他也尝试过柑橘、猕猴桃等很多农产品,但一直不温不火。
2017年,段梦阳转战卖红薯后,开店一个星期就做到了几千单的业绩。2021年,他在拼多多店铺交易额达到4000万到5000万元。
宜城这座小城,不仅吸引本地新农人扎根家乡,还引来了外地金凤凰。90后的刘雄是湖南益阳人,曾是一名医生,后来转行做电商,先后卖过母婴产品、麻辣零食,2019年最终选择卖红薯,去年日销量有1.5万单。
学中医出身的刘雄认为,健康养生饮食是大趋势。去年底,他将业务从长沙搬迁到了货源更足、成本更低的湖北宜城。
线上年销售额过亿元
红薯也叫番薯,原产于南美洲,于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是一种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深受人们喜爱。红薯在 中国种植面积很广泛,山东、福建、云南、河南、广东等传统产区在市场上占有优势。而质优价平的宜城红薯,则是经过当地电商发掘推广,才得以受到市场认可。
一箱箱红薯发往全国各地。方向 摄
陈奎说,宜城红薯品种主要是龙薯9号、西瓜红等,属于沙地种植红薯,粉而不干,甜心软糯,口感好。借助拼多多电商平台,聚集大量消费需求,产地直发,实现快速匹配,迎来不少回头客。
2018年陈奎向周边农户收购红薯,地头价三四毛一斤,算上包装、运输等成本,他在网店打出9.9元5斤包邮的价格,这在全国都有优势。
陈奎对选果有一套严格标准,红薯外形匀称,不能有划痕裂口,单枚重量在5-8两之间。在打包前要经过两次筛选,精品红薯淘汰率接近50%。
以前刘雄采购宜城的红薯,拉到长沙打包发货。去年,他考察河南、河北、福建等地,还是选择把业务直接放在宜城,“因为这里性价比高,人工成本低,口感最好。”
每年8-11月,是宜城本地红薯成熟的季节。段梦阳表示,他们把宜城红薯放在网上卖火了之后,全国各地数十个商家找他代发宜城红薯。现在,段梦阳在拼多多上开了5家店,主要发往以浙江、广东为主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今年,在拼多多红薯类目排行榜中,宜城红薯排名第一,销量超过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宜城成为电商平台上红薯销售的集聚地。
宜城市邮政管理局介绍,今年以来,宜城每天发运的红薯快递包裹已超过3万件,重量超过10万公斤,不仅卖光了本地红薯,还带动了河南、山东等地的红薯销售。预计红薯类产品全年发货1200万件,销量达5000万斤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
来自宜城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65家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30%。
红薯变金果 薯农喜增收
邓林村是宜城远近闻名的“红薯村”,全村300余户农户累计种植红薯、紫薯4000亩,户均产量在10万斤以上。尽管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这里的红薯却不愁销。
“这个季节宜城的薯农两天不挖红薯,全国电商全急了。”刘元锋调侃道。在邓林村种了十多年红薯,刘元锋以前一直走线下市场。他说以前红薯不值钱,种红薯的人很少,一个星期卖不了2万斤货。现在有了电商,他专供线上,红薯基地面积扩大到500亩。
农户在收红薯。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 摄
刘元锋算简单账,和其他农作物相比,红薯经济收益很明显,种西瓜一年一亩地赚2000元,种红薯至少赚4000元。
彭俊是红薯经纪人,专门到农户家中收红薯。他说,红薯电商单量增加,需求量随之暴涨。这四、五年宜城红薯价格攀高,从最初三四毛一斤,到七八毛一斤,周边农户们看到种红薯赚钱,都由以前的种西瓜、棉花改种红薯。
“宜城以前种植红薯的人很少,一天最多收购1万斤,现在一天可收购10万斤。”陈奎回忆,四年前挨村挨户找红薯,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有种红薯。
电商崛起,带动红薯品种改良升级。据宜城市农业农村局介绍,目前宜城种植品种主要有龙薯9号、西瓜红、紫薯鄂薯6号等,通过改良品种和技术,宜城红薯亩产翻一倍,提升到8000斤。全市有5000户农民种红薯,2021年,全市甘薯实际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平均亩产鲜薯4000公斤,总产约40万吨。
红薯产业异军突起,为当地就业带来新机会。在陈奎的仓库里,十余名50多岁的女工忙着给红薯分拣、装箱、称重、打包、贴面单。在宜城,每家红薯电商都有不少这样的熟练打包工。
陈奎说,目前雇佣的产业工人有30-40人,基本是当地的60后或70后,人工费每人每天150-200元。旺季,农民在红薯产业兼职,月收入可以达到近万元。
电商造就产业新星
因为便宜的人工成本和健全的基础交通设施,宜城更是全国的红薯交易中心。在农闲时,广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红薯也会被运到宜城,在当地分拣、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8月-11月,陈奎卖宜城红薯;12月-次年2月,他卖山东红薯;每年3-6月卖广东红薯。收购农户红薯的同时,陈奎还发展自建基地。刘雄说,他将红薯产业搬迁到宜城后,与当地村委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向农户下订单,农户依据订单购买红薯苗,他们以保底价收购,更好提升红薯品质。
宜城沙地种植的红薯。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 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奇表示,,由于电商平台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群,像宜城红薯这种品质不错、且价格不高的商品,商家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取得规模利润。总而言之,利用平台,商家扩大最终用户群,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并节省固定资本投入。
8月,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调研组到宜城调研电商引发宜城红薯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案例,“发现当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改革创新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红薯产业数字化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宜城市不仅拥有电商产业园,还有网状布局的电商村。借助电子商务的普及,当地实现了特色农业的‘换道超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冯楚军认为,基于宜城的禀赋条件,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在生产端可以迅速提升当地红薯产量和产值;在销售端电商把宜城以外的产品拿回当地交易,增加当地销售额,提升农民、相关农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收入,为开拓当地农业产业,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冯楚军认为,电商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平台直接把电商与农户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改变了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户可以更快地获取市场反馈,根据反馈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这进一步提升了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编辑:殷茵】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8280-1.html
宜城,这座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的小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宜城板鸭、皮蛋、西瓜、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因农产品电商在当地蓬勃发展,短短几年,就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版图:本地农民迅速自发规模化种植宜城红薯,宜城成为新电商平台上红薯头部商家的聚集地,甚至其他产业带的红薯也被“吸引”过来,各地商家都前来采购发货,一个辐射全国的新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
据宜城邮政管理局统计,宜城红薯一年网络销售量达5000万公斤,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宜城红薯产业异军突起,吸引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一场拼多多等新电商与薯农的双向奔赴,在此交汇。
薯农在田地挖红薯。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 摄
新农人返乡创业卖红薯
9月19日上午,宜城随南路8号,一辆厢式大货车缓缓驶进,4000余件红薯被打好包,发往武汉后送达全国各地。收货、分拣、打包、发货……这个季节是陈奎最忙碌的时候。
80后的陈奎是宜城本地人,大学读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外闯荡。2014年,农村电商在宜城渐渐兴起,他决定回乡创业。刚开始他开网店卖过坚果、大米等,但因为没有产地或价格优势,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成果。
2018年,宜城皮蛋在电商平台上卖火了,带动了红薯的销售。陈奎盘算,宜城本地种的红薯,货源和价格可控,可以发展电商销售。于是他找农户收购一批,没想到上架就卖完了。尤其是在拼多多上,一天能卖出两三千单,没有佣金,推广费用也低,收益可观。
打包分拣红薯。方向 摄
这让陈奎重拾信心,专门开着拖拉机到周边农户家里收红薯。几年下来,陈奎的网店越做越红火,去年成交近1000万单,今年跃居红薯类目第一。现在店铺日均成交上万单,高峰期一天可以发2万多单。
91年的段梦阳也看准宜城的红薯商机,比陈奎早一年进军红薯产业。大学毕业后,段梦阳曾在广东干过销售,看到宜城电商风生水起,他果断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卖红薯之前,他也尝试过柑橘、猕猴桃等很多农产品,但一直不温不火。
2017年,段梦阳转战卖红薯后,开店一个星期就做到了几千单的业绩。2021年,他在拼多多店铺交易额达到4000万到5000万元。
宜城这座小城,不仅吸引本地新农人扎根家乡,还引来了外地金凤凰。90后的刘雄是湖南益阳人,曾是一名医生,后来转行做电商,先后卖过母婴产品、麻辣零食,2019年最终选择卖红薯,去年日销量有1.5万单。
学中医出身的刘雄认为,健康养生饮食是大趋势。去年底,他将业务从长沙搬迁到了货源更足、成本更低的湖北宜城。
线上年销售额过亿元
红薯也叫番薯,原产于南美洲,于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是一种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深受人们喜爱。红薯在 中国种植面积很广泛,山东、福建、云南、河南、广东等传统产区在市场上占有优势。而质优价平的宜城红薯,则是经过当地电商发掘推广,才得以受到市场认可。
一箱箱红薯发往全国各地。方向 摄
陈奎说,宜城红薯品种主要是龙薯9号、西瓜红等,属于沙地种植红薯,粉而不干,甜心软糯,口感好。借助拼多多电商平台,聚集大量消费需求,产地直发,实现快速匹配,迎来不少回头客。
2018年陈奎向周边农户收购红薯,地头价三四毛一斤,算上包装、运输等成本,他在网店打出9.9元5斤包邮的价格,这在全国都有优势。
陈奎对选果有一套严格标准,红薯外形匀称,不能有划痕裂口,单枚重量在5-8两之间。在打包前要经过两次筛选,精品红薯淘汰率接近50%。
以前刘雄采购宜城的红薯,拉到长沙打包发货。去年,他考察河南、河北、福建等地,还是选择把业务直接放在宜城,“因为这里性价比高,人工成本低,口感最好。”
每年8-11月,是宜城本地红薯成熟的季节。段梦阳表示,他们把宜城红薯放在网上卖火了之后,全国各地数十个商家找他代发宜城红薯。现在,段梦阳在拼多多上开了5家店,主要发往以浙江、广东为主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今年,在拼多多红薯类目排行榜中,宜城红薯排名第一,销量超过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宜城成为电商平台上红薯销售的集聚地。
宜城市邮政管理局介绍,今年以来,宜城每天发运的红薯快递包裹已超过3万件,重量超过10万公斤,不仅卖光了本地红薯,还带动了河南、山东等地的红薯销售。预计红薯类产品全年发货1200万件,销量达5000万斤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
来自宜城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65家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30%。
红薯变金果 薯农喜增收
邓林村是宜城远近闻名的“红薯村”,全村300余户农户累计种植红薯、紫薯4000亩,户均产量在10万斤以上。尽管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这里的红薯却不愁销。
“这个季节宜城的薯农两天不挖红薯,全国电商全急了。”刘元锋调侃道。在邓林村种了十多年红薯,刘元锋以前一直走线下市场。他说以前红薯不值钱,种红薯的人很少,一个星期卖不了2万斤货。现在有了电商,他专供线上,红薯基地面积扩大到500亩。
农户在收红薯。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 摄
刘元锋算简单账,和其他农作物相比,红薯经济收益很明显,种西瓜一年一亩地赚2000元,种红薯至少赚4000元。
彭俊是红薯经纪人,专门到农户家中收红薯。他说,红薯电商单量增加,需求量随之暴涨。这四、五年宜城红薯价格攀高,从最初三四毛一斤,到七八毛一斤,周边农户们看到种红薯赚钱,都由以前的种西瓜、棉花改种红薯。
“宜城以前种植红薯的人很少,一天最多收购1万斤,现在一天可收购10万斤。”陈奎回忆,四年前挨村挨户找红薯,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有种红薯。
电商崛起,带动红薯品种改良升级。据宜城市农业农村局介绍,目前宜城种植品种主要有龙薯9号、西瓜红、紫薯鄂薯6号等,通过改良品种和技术,宜城红薯亩产翻一倍,提升到8000斤。全市有5000户农民种红薯,2021年,全市甘薯实际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平均亩产鲜薯4000公斤,总产约40万吨。
红薯产业异军突起,为当地就业带来新机会。在陈奎的仓库里,十余名50多岁的女工忙着给红薯分拣、装箱、称重、打包、贴面单。在宜城,每家红薯电商都有不少这样的熟练打包工。
陈奎说,目前雇佣的产业工人有30-40人,基本是当地的60后或70后,人工费每人每天150-200元。旺季,农民在红薯产业兼职,月收入可以达到近万元。
电商造就产业新星
因为便宜的人工成本和健全的基础交通设施,宜城更是全国的红薯交易中心。在农闲时,广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红薯也会被运到宜城,在当地分拣、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8月-11月,陈奎卖宜城红薯;12月-次年2月,他卖山东红薯;每年3-6月卖广东红薯。收购农户红薯的同时,陈奎还发展自建基地。刘雄说,他将红薯产业搬迁到宜城后,与当地村委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向农户下订单,农户依据订单购买红薯苗,他们以保底价收购,更好提升红薯品质。
宜城沙地种植的红薯。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 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奇表示,,由于电商平台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群,像宜城红薯这种品质不错、且价格不高的商品,商家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取得规模利润。总而言之,利用平台,商家扩大最终用户群,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并节省固定资本投入。
8月,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调研组到宜城调研电商引发宜城红薯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案例,“发现当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改革创新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红薯产业数字化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宜城市不仅拥有电商产业园,还有网状布局的电商村。借助电子商务的普及,当地实现了特色农业的‘换道超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冯楚军认为,基于宜城的禀赋条件,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在生产端可以迅速提升当地红薯产量和产值;在销售端电商把宜城以外的产品拿回当地交易,增加当地销售额,提升农民、相关农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收入,为开拓当地农业产业,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冯楚军认为,电商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平台直接把电商与农户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改变了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户可以更快地获取市场反馈,根据反馈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这进一步提升了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编辑:殷茵】
更多新闻 >>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